额窦炎
概述
额窦炎是发生于额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前额部周期性疼痛、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
可能由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等引起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额窦炎是什么?
定义
额窦炎是发生于额窦黏膜的炎症。
额窦是鼻窦的一部分。鼻窦共有4对,依鼻窦所在颅骨命名,分别称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分类
急性额窦炎:是额窦黏膜急性化脓性感染,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内。
慢性额窦炎:多为急性额窦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所致,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
额窦炎为什么会引起头痛?
致病微生物感染、气压损伤、额窦引流不畅或额窦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障碍发生时,使额窦引流受阻,可出现头痛,可有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射性头痛。开始为全头痛,以后逐渐局限在患侧眼眶内上角和前额部。
疼痛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每天晨起后发作,渐加重,中午最重,午后逐渐缓解,至晚上头痛消失。触压眼眶内上角有明显压痛。
额窦炎引起的头痛怎么快速缓解?
额窦炎引起头痛时,因其发病原因较多,在明确具体病因的同时,常根据病情使用鼻用减充血剂、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黏液溶解促排剂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鼻腔冲洗、鼻内镜下吸引等手段来缓解症状,而无统一的快速缓解头痛的办法。
治疗目的为尽快消除病因,促进鼻窦的通气引流,控制感染,避免并发症和转为慢性。
额窦炎可以治愈吗?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一般预后较好。
如处理不当,急性额窦炎可能会转变为慢性额窦炎,应予以注意。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额骨骨髓炎、眶内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
病因
致病原因
鼻部因素
鼻部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属。
有鼻外伤、鼻窦气压伤(由于飞行或潜水时,由于外界气压变化过快引起的鼻窦黏膜损害)及异物残留等,也可引发本病。
全身因素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遗传因素:慢性鼻窦炎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缺陷患者鼻窦炎复发概率大。免疫力低下者,如有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脑垂体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烟酒嗜好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患鼻窦炎。
其他
牙源性疾病:长入上颌窦的根尖炎症可以导致慢性上颌窦炎。各鼻窦的窦口窦壁相邻较近,一个鼻窦发炎易使相邻的筛窦和额窦受累。
症状
主要症状
头痛
疼痛部位:表现为全头痛或眶上神经痛。随后自觉眼球后方、眼眶内上角和前额部疼痛。
周期性疼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中午最重,午后开始减轻至消失,次日重复出现。
鼻塞
多为持续性鼻塞。因鼻黏膜炎性肿胀、黏脓性分泌物蓄积所致。
流涕
鼻腔内大量脓性或黏脓性鼻涕,常位于中鼻道,难以擤尽,脓涕中可带有少许血液。一般上午流涕明显。
嗅觉减退
多因鼻塞而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嗅神经功能受损,成为永久性嗅觉减退。
其他症状
急性额窦炎可有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畏寒、发热、便秘、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效率降低等全身症状。
慢性额窦炎的全身症状较轻缓或不明显。
并发症
骨髓炎
表现为发热、局部剧痛、虚弱,以及受伤部位的肿胀、压痛。
眶内并发症
致病菌和脓液进入眶内所致。
严重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眼皮闭合不全。
还可出现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颅内并发症
致病菌侵入颅内所致。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前额疼痛、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时,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鼻腔清洁,可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但切忌挖鼻孔、用力擤鼻及一起擤两个鼻孔。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鼻塞?持续存在还是交替存在?
是否流脓涕?是否有臭味?
是否有嗅觉障碍?
是否有头面部胀痛?什么时候出现?
什么情况会加重症状或缓解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变应性(过敏性)鼻炎、哮喘、口腔疾病等?
既往有哪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是否有鼻部外伤?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额窦炎?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鼻内镜、血常规、血清总IgE检查或特异性IgE、C-反应蛋白、鼻腔和鼻窦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鼻窦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克拉霉素
其他:孟鲁司特、标准桃金娘油、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鼻部感染史。
有阿司匹林服药史、鼻窦气压伤史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表现为额部周期性疼痛、鼻塞、流涕、嗅觉减退。
体征
可有额部红肿,以及眶内上角压痛和额窦前壁叩痛。
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可见来源于中鼻道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水肿。
鼻窦CT检查
鼻窦CT可显示窦腔大小、窦内是否积脓,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否有眶内感染,是否有牙髓炎,是否有骨质破坏等。
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
鉴别诊断
眶上神经痛
相似点:均可有头痛。
不同点:眶上神经痛长时间压迫神经出口处时,疼痛可暂时缓解。可进行鼻窦CT或MRI检查鉴别。
鼻腔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头痛。
不同点:鼻腔恶性肿瘤可反复出现鼻出血,或者脓涕中带血且有臭味。鼻内镜检查有新生物,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额窦炎治疗目标是消除病因,促进鼻窦黏液引流,保持鼻窦清洁,控制感染。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菌药物
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
降低鼻黏膜局部炎症反应程度,缓解鼻塞等症状。
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鼻腔,如鼻部干燥感,有时可有鼻部出血、涕血。
口服糖皮质激素
一般只用于伴有息肉的额窦炎围术期。可迅速缩小鼻息肉体积,但临床疗效难以维持,易复发。
常用药物:泼尼松等。
不良反应: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皮肤的反复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抗组胺药和抗白三烯药
不良反应: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头晕、口干、视物模糊。
黏液促排剂
可稀释鼻腔和鼻窦分泌物并改善鼻黏膜纤毛活性,促进黏液排出和鼻腔、鼻窦生理功能的恢复。
常用药物有欧龙马、标准桃金娘油、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鼻用减充血剂
对减轻鼻腔及窦口黏膜肿胀,改善窦口引流有显著效果。
疗程应少于7天,以减少减充血剂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性鼻炎的发生。
鼻腔冲洗剂
常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分泌物清洗出来。每日可进行1~2次。
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
可以改善鼻窦通气引流,促进额窦炎症消退。
适应证
鼻窦具有明显结构异常。
影响窦口鼻复合体或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超过12周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仍不满意者。
发生颅内、眶内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额窦开口瘢痕、狭窄、闭塞,额窦炎复发。
颅底损伤、脑脊液鼻漏。
眼睑瘀斑。
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
损伤筛前动脉引起眶内血肿,重则可能导致失明。
导管引导下鼻窦球囊扩张术
可促进鼻窦通气引流,缓解炎症症状。
适用于复杂鼻窦炎手术中扩张开放额窦口,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辅助技术。
其他治疗
物理疗法:可用短波透热或红外线改善额窦的血液循环,以起到消肿镇痛的作用;也可采用湿热毛巾敷额部的简便方法,减轻额部的肿痛不适。
正负压置换疗法:吸出鼻窦分泌物,并使药液进入鼻窦内达到治疗目的。
预后
治愈情况
额窦炎患者如能够及时接受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额窦炎可引起头痛、流脓涕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急性化脓性额窦炎未能及时治疗,可变为慢性炎症,导致病程延长。
额窦炎症还可扩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眶内、颅内并发症。
日常
日常管理
运动管理
积极参加运动,增强抵抗力,如慢跑、散步等。
运动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决定,每天不要超过2次,每次最好30分钟左右。
运动时注意安全,小心碰伤和磕伤鼻腔。
游泳、潜水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污染水进入鼻腔。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一天至少1800毫升)。
生活管理
保持个人口腔、鼻腔卫生。
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
不要长期待在空气污染或有刺鼻性气体的地方。
乘坐飞机或潜水前,使用喷雾鼻腔减充血剂或者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以保持窦口通畅。
随诊复查
额窦炎需要定期复诊,并做一些检查。
手术后,3~6个月内,需要每隔半个月复诊一次;3~6个月后,需要每年在体检的时候复诊一次,直到痊愈或者病情稳定。
如果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或者出现头痛难忍等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复诊时依然要携带个人疾病档案和报告单等。
复诊时可能会做前鼻腔镜、鼻内窥镜、鼻窦CT等检查,请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空气污染的环境应戴口罩。避免吸入烟雾或污染的空气。
及时增减衣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使用加湿器:如果家中空气干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但要定期彻底清洁加湿器,确保加湿器清洁、无真菌。
正确擤鼻: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积极治疗变应性疾病和牙病等。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者,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