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霉虫霉病
概述
病原菌为冠状耳霉,系土壤腐生菌。冠状耳霉感染的患者几乎全部来自非洲热带雨林地区,主要是尼日利亚。患者大多20~40岁,男性为主,与从事农业劳动有关。
病因
冠状耳霉(Conidiobolus.coronatus)是引起耳霉病的主要病原体,属于虫霉目-新月霉科-耳霉属-德拉霉亚属的菌种,是分布较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可存在于各种植物的腐烂组织甚至活组织中,以及蚜虫、毛朦、稻田植株上飞虱的尸体中,通常引起昆虫疾病,极少感染人。
症状
主要为鼻肿。始发于下鼻甲黏膜,逐渐扩散至黏膜下层、鼻中隔、鼻窦等,通常累及双侧。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鼻塞或鼻溢液,伴面颊、前额、口唇和眼睑水肿。肿块与深部组织粘连,不能推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
检查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结果可确诊。
治疗
首选口服碘化钾,或复方磺胺甲噁唑。上述药物均应服至皮损消退1个月以后。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