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脑膜脑疝
概述
耳内脑膜脑疝是指多种原因引起鼓室乳突部骨质缺损,使脑膜脑实质疝入鼓室或乳突腔内。此症比较少见。
耳内脑膜脑疝是什么病
耳内脑膜脑疝是指脑组织和脑膜疝入鼓室和乳突气房之内,临床表现为发热、外耳道流脓等感染症状。
耳内脑膜脑疝的病因包括脑脓肿、脑膜炎或者化脓性中耳炎等。这些疾病会破坏中耳鼓室以及乳突气房的颅骨骨质。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外耳道流脓、脑脊液漏、恶心、喷射性呕吐等。
治疗首选抗感染(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等),酌情使用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等),如可行手术治疗,可将病灶内的肉芽肿、死骨、胆脂瘤清除等。
耳内脑膜脑疝疾病凶险,需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建议医院就诊。
病因
见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胆脂瘤的广泛骨质破坏和严重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和侧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使颅内压持续增高,大脑颞叶或小脑外侧经骨质缺损而疝入鼓室或乳突腔内,脑组织发生梗塞坏死,又促进了颅内感染和高颅压,形成恶性循环。手术处理不当,如去除乳突脑膜板和乙状窦骨板过多,脑脓肿时切开脑膜过多,或脓肿长期引流不畅,均可诱发。
症状
脑脓肿脑膜炎久治不愈,有低热、头痛。耳内有脑膜脑组织充塞鼓室和乳突腔内,并坏死流脓,甚至可形成脑脊液漏。不久即可发生颅内感染而死亡。
检查
紧急予CT检查。
诊断
本病有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胆脂瘤的广泛骨质破坏和严重颅内感染病史。本病主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疝相鉴别。
治疗
首先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可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然后做耳内或耳后切口,将鼓室乳突腔内残留病灶,如死骨、胆脂瘤、肉芽等清除干净,然后将疝出脑膜、脑组织切除,不能还纳颅内,否则坏死变性的脑组织形成脓肿,将加深感染。随后取阔筋膜或颞筋膜缝合修补脑膜缺损处。另取带蒂颞肌瓣或胸锁乳突肌瓣填塞术腔。如颅骨缺损较大,可采用自体肌片或肋软骨片移植。该修补术必须在感染彻底控制之后才可进行。近年来颅内并发症已明显减少。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