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突综合征
概述
由茎突异常影响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异物感或梗阻感等
多由茎突过长或方向、形态异常等原因引起
药物治疗疗效短暂,主要还是依靠手术治疗
定义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位置、形态异常,或茎突舌骨韧带发生钙化、骨化,压迫和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颈部疼痛、头晕,偶有伴发晕厥和流涎增加等。
茎突是颞骨在颅底面向下伸出的一个细长的圆锥状的骨性突起,位于颈内/颈外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正常茎突长约2.5~3.0厘米,可以是直的,也可以呈弯曲状。长度超过正常范围,就认为是茎突过长。
流行病学
发病率:茎突综合征并不罕见,但具体的发病率国内尚无确切数据。
好发人群:国外研究发现,茎突过长患者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
分型
经典型:主要表现为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
血管型(茎突-颈动脉综合征):由茎突触及颈内动脉所致,以头颈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病因
致病原因
茎突过长
由于茎突较长,当头颈部转动或做吞咽、说话、发声等动作时,茎突刺激、压迫邻近的血管或神经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引发症状。
也有茎突过长,但无症状者。
还有茎突未超过平均长度而引起症状的,但出现症状者大多数是由茎突过长引起的。
茎突位置异常
茎突向内倾斜可压迫颈内动脉,向外倾斜会压迫颈外动脉,引起疼痛。
茎突远端伸向内、前下方,或呈弯曲状伸向扁桃体窝内或其附近者,无论扁桃体摘除与否,均可出现咽异物感等症状。
茎突连接及形态异常
节段型、链状连接的茎突,其活动度大,能随头部运动而摆动,也容易刺激、压迫邻近的血管或神经,引起疼痛。
茎突舌骨韧带钙化或骨化
茎突舌骨韧带钙化或骨化后,在茎突至舌骨之间会形成一较长而较坚硬的条索状物,更易压迫或刺激邻近的血管、神经。
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切除术后
扁桃体炎刺激导致周围组织肿胀,或扁桃体切除术后扁桃体窝的瘢痕牵拉周围组织,使过长的茎突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距离缩短,易引起刺激症状。
咽部炎症
咽部炎症可波及深层组织和茎突邻近组织,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在颈部活动时,更易刺激周围组织结构,出现局部的刺激症状。
其他因素
颈部血管畸形、异位或其他疾病(如颈部创伤、颈椎病变等)导致血管、神经、肌肉等移位,以至于不论茎突是否过长,血管、神经和茎突之间的距离都会变得很近,极易引起激惹、压迫症状。
诱发因素
转头、说话、吞咽、打哈欠等动作,以及感冒,都有可能导致茎突综合征发作,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耳痛、颈部疼痛等表现。
高危人群
茎突发育异常者。
扁桃体切除后有局部瘢痕形成者。
症状
茎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异物感或梗阻感,吞咽困难,耳痛、耳鸣等。经典型和血管型的表现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经典型
主要表现
持续咽部疼痛,咽部异物感。
耳痛。
颈部疼痛,可延伸至口腔和上腭。
发声困难。
吞咽困难,吞咽痛。
眩晕。
耳鸣。
其他表现
舌痛。
转头或点头时咳嗽。
唾液增多。
味觉改变。
声音嘶哑。
上肢疼痛。
面部麻木。
血管型
主要表现
茎突接触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刺激与动脉伴行的交感神经丛时,可引起下列表现。
眼痛。
单侧头痛。
头晕。
看东西模糊。
肢体无力。
累及颈外动脉可导致面部疼痛,特别是眼睛下方的面部疼痛。
耳鸣。
其他表现
可导致颈动脉夹层,引起晕厥、眩晕和脑缺血发作。
并发症
疼痛等症状长期存在,可能引起失眠、耳鸣、流涎等神经衰弱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咽部疼痛、咽部异物感或梗阻感、耳痛、颈部疼痛、头痛、头晕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急诊科
出现晕厥、意识模糊、眼痛伴视物不清等症状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家人陪同就医,以避免自行就医途中出现头晕而晕倒。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阻塞感?
是否有颈部疼痛?
是否有头痛?何时加重?
是否有舌运动不良、味觉异常?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病史清单
是否有咽部疾病?
是否有颈部创伤、颈椎病变?
是否患有扁桃体炎?或进行过扁桃体切除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颈部X线
诊断
疾病诊断
病史
存在咽部炎症,或者曾接受过扁桃炎切除手术,或者头部颈部曾受过外伤等。
临床表现
存在咽部异物感、咽痛、耳痛、颈部疼痛、头晕等症状。
体格检查
医生常用示指触诊两侧扁桃体窝,包括扁桃体的前、后、上、下四个部位。
如果医生在此处摸到坚硬条索或骨性刺状突起,而且不适的感觉也出现在此处,触摸此处时有咽痛或咽痛加重,即为过长的茎突。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颈部X线检查:可显示茎突的长度、方向、形态等异常情况,进一步证实触诊的发现。对触诊可疑者尤为重要,有助于明确诊断。
颈部CT检查:辅助查看茎突长度及周围是否有钙化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超声检查:能准确测量茎突的长度,观察茎突的方位及与颈动脉的关系。
扁桃体窝利多卡因封闭
1%盐酸利多卡因封闭扁桃体窝周围,观察症状是否暂时消失。
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局部封闭注射后,症状可暂时消除或缓解。
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其中3条,可以诊断为茎突综合征。
具有咽痛、咽异物感、颈部疼痛、头痛、耳痛、耳鸣或舌痛等症状之一。
X线正位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显示茎突长度≥2.5厘米。
扁桃体区能摸到棒状茎突尖,或触诊能诱发典型的症状。
用1%利多卡因麻醉扁桃体窝周围组织,可以暂时缓解症状。
鉴别诊断
慢性咽炎
相同点:咽部异物感、疼痛及头颈、耳部的反射性疼痛。
不同点:慢性咽炎患者的咽部黏膜,常明显充血、增厚。
舌咽神经痛
相同点: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等有疼痛感。
不同点:舌咽神经痛患者,冷、热刺激使疼痛加重,一般无咽部异物感,在喷表面麻醉药后疼痛可消除。
扁桃体窝内及咽部异物
相同点:咽部异物感、疼痛。
不同点:常有误咽入异物病史,仔细检查常可发现异物。
三叉神经痛
相同点:头痛。
不同点:三叉神经痛为阵发性放电状或刀割状剧痛,常因洗脸、刷牙、说话、咀嚼而诱发,患者多有扳机点(诱发疼痛的位置)。
喉咽部肿瘤
相同点:咽异物感、咽部疼痛。
不同点:喉咽部肿瘤在相应部位可出现隆起或肿块。主要通过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活检进行确诊和鉴别。
治疗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
治疗原则:无症状者可不进行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如果茎突综合征导致的症状反复发作,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以对症治疗为主,进行个体化用药,多选用镇痛药、抗感染药等。所有药物都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切勿听信偏方、土方。
抗感染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颈深部感染,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
手术治疗
症状明显时,需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尚有部分患者症状不能完全消失。常用的术式有以下两种。
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
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扁桃体窝触及过长茎突的所有患者。
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或切除术
较口内径路应用少。
适用于过长的茎突向外偏斜显著,于扁桃体窝处不能触及而又引起颈动脉等刺激症状者。
手术并发症
经口内径路手术的并发症:咽旁间隙的感染、出血,颈部气肿,术侧软腭麻痹。
经颈外径路手术的并发症:面神经麻痹,腮腺漏,咽旁间隙局部感染、出血,颈部气肿等。
物理治疗
在颈部局部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磁疗设备进行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等症状。
预后
治愈情况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多可治愈,复发率较低。
危害性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茎突长度继续增加,严重时可能会压迫颈动脉。
颈动脉长期受压,会导致大脑缺血,引起偏瘫,身体一侧的感觉消失,甚至昏迷。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护理
经口内径路手术治疗的饮食注意事项
术后应避免进食、过多说话对伤口造成的反复刺激,保证创口得到充分的休息与修复,从而加速愈合。
建议术后1~2周进食冷流食或半流食(无刺激性、无酸味,约20℃),如冷牛奶、藕粉、豆浆等;半流食如稀粥、煮得软烂的面条等。
避免食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咖喱、咖啡等,以及粗粮饭、炒芹菜、萝卜等坚硬多渣的食物。
术后注意观察口腔分泌物情况。若出血较少或痰中带血,一般可不予特殊处理;若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再次行手术止血。
饭后及时漱口。
术后创面恢复一般需要2周,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短期不良反应,如疼痛、吞咽时不适等,上述不适可随身体恢复逐渐消失。
术后伤口愈合和保守治疗的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食入冷、烫、辛辣刺激和煎炸食物。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瘦肉、鱼类、水果、蔬菜等。
运动护理
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慢跑或散步等。
避免激烈的运动,避免可产生身体接触的运动。
不要做快速或大幅度转头的动作。
改正不良习惯
戒烟。
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不少于7小时)。
术后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和紧张。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保持手术创口干净卫生,防止手术后伤口感染。
术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出院后可以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预防
茎突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以下各项对于防止茎突综合征发生有一定帮助。
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防止口腔感染引起扁桃体等部位感染。
饮食宜清淡,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姜、蒜等,以免刺激扁桃体等部位引起病变。
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扁桃体炎、舌咽神经炎等与茎突综合征相关的疾病。
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及早发现茎突方向或形态异常等的情况。
其他
扁桃体手术后应定期检查,查看愈合情况,关注有无瘢痕异常增生、粘连等情况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