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下型喉癌
概述
一种发生在喉部声门下区的恶性肿瘤,较少见
主要症状有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烟酒过度、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影响等有关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也可联合应用化疗、靶向治疗等
定义
声门下型喉癌属于喉癌的一种,发生在喉部声门下区,其分化较差、病情发展较快。
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在呼吸系统肿瘤发病率中位列第二,仅次于肺癌。
根据发病部位,喉癌可分为三种类型: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声门下型早期症状不明显、恶性程度高、局部侵袭性强, 其预后远不如声门型和声门上型。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声门下型喉癌是喉癌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 仅占全部喉癌的不足10%。
2008年WHO统计,我国喉癌发病率男性为2.2/10万,女性为0.5/10万,死亡率男性为1.2/10万,女性为0.4/10万。
喉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全球范围内,以中欧、东欧、古巴、西班牙及乌拉圭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较高的吸烟率有关,我国发病率较低,但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好发人群
喉癌多发于50~70岁男性。
由于烟草消费的低龄化,喉癌的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势。
女性吸烟人数的增加也使女性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解剖结构
喉是人体的发声器官,位于颈部的前方正中,在舌骨下方,上方连着喉咽,下方连着气管,后方是食管入口。
喉以声带为界可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声门下区包括声带下缘和环状软骨下缘之间。
喉有呼吸、发声、保护、吞咽等功能,喉部病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功能。
疾病类型
按大体分型
溃疡浸润型:肿瘤组织向黏膜表面突出,可见向深层浸润的凹陷溃疡,边界多不整齐,界限不清。
菜花型:肿瘤主要呈外突状生长,呈菜花状,边界清楚,一般不形成溃疡。
结节型或包块型:肿瘤表面为不规则隆起或球形隆起,多有较完整的被膜,边界较清楚,很少形成溃疡。
混合型:兼有溃疡和菜花型的外观,表面凹凸不平,常有较深的溃疡。
按细胞形态分型
鳞状细胞癌:96%~98%为此类,其他类型少见。
腺癌。
淋巴肉瘤。
纤维肉瘤。
软骨肉瘤。
病因
致病因素
声门下型喉癌目前尚无确切病因。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与声门下型喉癌的发生有关。
吸烟
据统计,约95%的喉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而且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数量越多、吸粗制烟越多、吸入程度越深和不戒烟者的发病率越高。
一般估计,吸烟者患喉癌的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3~39倍。
吸烟者戒烟5年后患喉癌的风险下降,戒烟10年后得喉癌的风险接近非吸烟者。
饮酒
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显示,慢性乙醇摄入与喉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饮酒者患喉癌的风险是非饮酒者的1.5~4.4倍。
病毒感染
成年型喉乳头瘤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肿瘤。目前认为是喉癌的癌前病变。尤其是高危型(HPV 16 型、HPV 18型)与喉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
环境因素
喉癌的发生,可能与长期接触以下物质有关。
各种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香烃、亚硝胺。
化学烟雾,如氯乙烯、甲醛。
生产性粉尘和废气,如二氧化硫、石棉、重金属粉尘。
烷基化物,如芥子气等。
放射性核素:长期接触镭、铀、氡等放射性核素可引起恶性肿瘤。
性激素水平
喉癌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研究表明,喉癌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而雌激素水平则降低。
微量元素缺乏
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等缺乏可引起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导致基因突变。
发病机制
从根本上说,喉癌是由喉部细胞DNA异常引起的。
有助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存活的基因被称为原癌基因。
控制细胞生长,修复DNA错误或在适当的时间导致细胞死亡的基因被称为抑癌基因。
如果DNA突变导致原癌基因开启或抑癌基因关闭,造成细胞生长失控,出现癌变。DNA突变有些是个体自己产生的,也有些是从父母遗传获得的。
症状
声门下型喉癌因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痰中带血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主要症状
咳嗽、咽喉不适及异物感:肿瘤刺激正常黏膜,可引起咽喉部不适感及异物感,导致刺激性咳嗽。
声音嘶哑:声门下型喉癌向声门区生长时可出现声音嘶哑。
咳痰、痰中带血
一般表现为痰多。
当周围血管受侵犯或肿瘤自身破溃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及咯血。
如果喉上动脉等大血管受侵犯出现严重的出血,可因大出血而死亡,但这种情况极罕见。
呼吸困难
声门下型喉癌在肿瘤较大时,可影响呼吸。
环杓关节、喉返神经及喉内肌受侵犯影响声带的外展运动,可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
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多由于肿瘤影响环杓关节运动所致。晚期喉癌侵犯梨状窝甚至食管入口等,也可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并多伴有呛咳。
疼痛
肿瘤侵犯深部组织或其表面溃疡合并感染等可引起颈部疼痛。
晚期可出现持续性放射性耳痛。
颈部包块:由肿瘤突破喉体,侵犯肌肉、甲状腺等颈前软组织所致。
其他症状
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体重下降、乏力:肿瘤可能引起消耗、食欲不振等,导致患者出现乏力伴体重下降。
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声门下型喉癌多转移至喉前及气管旁淋巴结,可在颈部摸到质硬、无痛的结节。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咽喉科
头颈外科
若已经确诊为声门下型喉癌,也可前往肿瘤专科医院的头颈外科进行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声门下型喉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所以有喉癌家族史者,应做好定期防癌体检检。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咽痒、异物感、吞咽不适感?
有没有感觉吞咽痛,向耳部放射(耳朵也感觉疼痛)?
有没有出现声音嘶哑,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喉癌等恶性肿瘤患者?
平时是否吸烟喝酒,量如何?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喉镜检查及活检病理。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检查。
影像检查:头颈部CT、磁共振(MRI)。
诊断
疾病诊断
病史
有长期的吸烟或饮酒史。
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史。
长期接触放射线、有毒化学物质或有害气体。
临床表现
症状
咽部不适、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体征
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可在颈部摸到质韧、无痛的结节。
早期喉部外形无变化,晚期因肿瘤压迫或侵及甲状软骨,可造成喉部增宽、变形和甲状软骨上切迹消失。同时甲状软骨左右推动时与颈椎间摩擦音(甲脊音)消失。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解剖学信息,还可以帮助制订手术计划,对原发肿瘤可切除性做出初步判定。
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观察肿瘤的部位、范围、呼吸道情况,甲状软骨有无破坏及椎前软组织阴影有无增厚等。
超声检查
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等优点。
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能较准确反映颈淋巴结的大小、形状和范围,还可从横向、纵向或斜向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CT检查
增强CT检查能直接显示喉内软组织及声门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声门下区、喉外颈部的结构形态变化,并确定软骨是否破坏,对肿瘤术前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都有很大帮助。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初始选择。
磁共振检查
上自颅底下至锁骨下缘的磁共振(MRI)检查都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选择。
加权的磁共振检查可以敏感地发现会厌前间隙和声门旁间隙的黏膜下受侵。
虽然磁共振检查有帮助判断血管及软组织结构受累情况,但不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应用。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
对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的患者,可行PET-CT检查。 PET-CT结合了CT显示解剖细节和PET显示新陈代谢细微变化的优点,可以发现同期或转移病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新陈代谢活跃区域进行活检,以最终明确肿瘤性质。
病理学检查
病变组织活检是喉癌确诊的金标准,活检可在间接喉镜、纤维(电子)鼻咽喉镜下进行。
有些少见的病理类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活检才能确诊。
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医生会将一个小镜子放到口腔内的软腭部分,观察喉部情况,简便易行,在门诊即可完成。
直接喉镜检查:如果间接喉镜难以进行活检,可以采取电子喉镜、直接喉镜检查。
纤维喉镜检查:纤维喉镜镜体纤细、柔软、可弯曲,光亮强,有一定的放大功能,并具备取活检的功能,有利于看清喉腔及邻近结构的全貌,利于早期发现肿瘤并取活检。
频闪喉镜检查:动态观察声带振动情况以及细微的病变,能够早期发现肿瘤。
分期
根据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7年第8版公布的TNM分类分期方案如下。
TNM分期
主要基于T、N、M三个要素。
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主要指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外侵程度。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的个数和区域范围。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主要是其他器官也出现了癌细胞。
TNM后面会附加阿拉伯数字1~4等,数字越大,一般表示越严重。
临床分期
根据不同的TNM分期,最后确定出患者总的临床分期(预后分组),用罗马字母Ⅰ、Ⅱ、Ⅲ和Ⅳ期表示。
分期数字越大,病情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预后越差。
声门下型喉癌的临床分期与喉癌相同,具体见下表。
喉癌临床分期
临床分期 | TNM分期 |
---|---|
0期 | Tis N0 M0 |
Ⅰ期 | T1 N0 M0 |
Ⅱ期 | T2 N0 M0 |
Ⅲ期 | T3 N0 M0,T1 N1 M0,T0 N1 M0,T3 N1 M0 |
ⅣA期 | T4a N0 M0,T4a N1 M0,T1 N2 M0,T2 N2 M0,T3 N2 M0,T4a N2 M0 |
ⅣB期 | T1~4 N3 M0,T4b N1~3 M0 |
ⅣC期 | T1~4 N1~3 M1 |
鉴别诊断
喉结核
相同点:喉部疼痛、声音嘶哑。
不同点:喉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和喉痛,吞咽时喉痛加重,X线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等有利于鉴别诊断,但最终确诊需要活检。
喉乳头状瘤
相同点:声音嘶哑。
喉淀粉样瘤
相同点:声音嘶哑。
不同点:喉淀粉样瘤并非真性肿瘤,可能是由于慢性炎症、血液及淋巴循环障碍、新陈代谢紊乱所致喉组织的淀粉样变性,表现为声音嘶哑,需要通过活检来鉴别。
喉梅毒
相同点:声音嘶哑。
不同点:喉梅毒病变多位于喉的前部,常有梅毒瘤,继而出现深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喉畸形。患者声嘶但有力,喉痛较轻。一般有性病史,可行梅毒相关检测,活检可证实。
治疗
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五年生存率?
1
100081
获取详细治疗指南
声门下型喉癌分期自测
治疗原则
声门下型喉癌的治疗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
Ⅰ、Ⅱ期一般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单一的治疗方法,治愈的可能大。
Ⅲ、Ⅳ期可以选择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或免疫治疗等。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手术是治疗声门下型喉癌的主要手段,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部分切除术
近年来,由于手术显微镜、CO2激光的应用,使早期喉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O2激光喉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主要是早期声门下型喉癌。
其优点是疗效可靠,喉功能保全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喉部分切除术
将喉内肿瘤和部分正常喉组织切除,以达到根治肿瘤和尽可能多地保留喉功能的目的。
原发于一侧声门下区的肿瘤,向上累及声带、喉室、室带,对侧喉腔正常,声带活动好,可选择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原发于前连合声门下区的肿瘤,累及双侧声带和室带前端,会厌未受累,双侧杓状软骨未受累,可选择扩大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喉全切除术
切除范围包括舌骨和全部喉结构,主要适应证为:
由于肿瘤的范围或自身情况等原因不适合行喉部分切除术者。
放射治疗失败或喉部分切除术后肿瘤复发者。
T4喉癌已累及并穿通软骨者。
原发声门下癌。
放疗后有放射性骨髓炎或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不良难以纠正者。
喉癌不能保留喉功能者。
颈淋巴结的处理
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依据颈淋巴结转移状态和分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颈清扫策略,手术包括根治性颈清扫术、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扩大颈清扫术,超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及择区性颈清扫术。
术后的发音重建
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失去了发音能力,无论从功能上和心理上对患者影响都是巨大的。目前,常用的发音重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食管发音法:经过训练后,把吞咽进入食管的空气从食管冲出,产生声音,再经咽腔和口腔动作调节,构成语言。其缺点是发音断续,不能讲较长的句子。
人工喉和电子喉:
人工喉是将呼气时的气流从气管引至口腔同时冲击橡皮膜而发音,再经口腔调节,构成语言。其缺点是佩戴和携带不便。
电子喉是利用音频振荡器发出持续音,将其置于患者颏部或颈部做说话动作,即可发出声音。但所发出的声音略欠自然。
食管气管造瘘术:在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造瘘,插入发音钮或以肌黏膜瓣缝合成管道。包括Blom-Singer发音钮法和Provox发音钮法等。
术后并发症
喉癌喉部分切除及喉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嗓音质量下降、进食呛咳、咽瘘、喉瘘、感染、出血、终生佩戴气管套管等。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使用高能量的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并阻止它们生长,能保存患者的发音功能。
根治性放疗
依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分期,原发灶及受侵淋巴结早期病灶的放射总量应≥63Gy,中晚期病灶的放射总量≥70Gy。
术前放疗
对病变范围较广,波及喉咽且分化程度较差的肿瘤,常采用放疗+手术的方式。
术前放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癌细胞活力受到抑制,更有利于彻底手术切除。
术前放疗给予放射总量40~50Gy,2~3周后手术。
术后放疗
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原发肿瘤已侵至喉外或颈部软组织。
多个颈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已侵透淋巴结包膜。
手术切缘十分接近瘤缘(<5毫米)或病理证实切缘有肿瘤残留。
一般在术后4~6周内进行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
肿瘤伴有坏死、感染,呼吸困难者,不宜进行放疗。
腺癌多放疗不敏感。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效果不佳。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诱导化疗
指在手术或放疗前所采用的化疗方法。
该法的优点是患者未经手术和放疗,其营养和免疫功能状态良好,局部无瘢痕或纤维化形成,肿瘤血供丰富,有利于药物的分布,能最大效率的发挥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
方案:推荐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可选铂类单药(如顺铂),或者顺铂 +多西他赛 +5-氟尿嘧啶方案, 也可联合靶向药物(如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
辅助化疗
指在手术或放疗之后所采用的化疗。
用手术或放疗将肉眼能分辨的肿瘤组织切除或杀灭后,机体可能还存在着肉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癌灶,即所谓的“亚临床灶”。辅助化疗的目的就是抑制或杀灭这样的癌细胞。
方案:化疗药物仍以铂类药物为基础。
姑息化疗
指对复发肿瘤或发现有远处肿瘤转移的患者所采用的化疗。
姑息化疗可在短期内使肿瘤缩小,临床症状改善,但远期疗效差。
方案
联合化疗推荐顺铂或卡铂+5-氟尿嘧啶(5-Fu)+西妥昔单抗;顺铂或卡铂+多西他赛或紫杉醇;顺铂+西妥昔单抗。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指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多肽等物质特异性干预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发展。
分子靶向药物结合放疗或化疗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目前可应用于喉癌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有西妥昔单抗等。
免疫治疗
人体内有一套成熟的免疫系统,在检测到异常细胞是会对其发起进攻,但是癌症细胞能够伪装细胞表面的分子,躲过免疫细胞的检查。
免疫治疗的机制是通过药物使癌症细胞表面的分子暴露,从而使免疫细胞能够正确识别并消灭癌症细胞。
目前在喉癌中可以使用的免疫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单抗。
前沿治疗
预后
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是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患者的存活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情况和个人体质等有关。
肿瘤恶性程度低的患者,预后较肿瘤恶性程度高的好。
肿瘤分期中,属于临床早期的患者较临床中晚期的预后好。
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预后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好。
及早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比晚治疗的患者预后好,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比治疗效果差的患者预后好。
个人身体情况好的患者,较身体差的患者预后好。
生存率
癌症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可以用5年生存率来大致预估,其是指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5年后再次复发概率很低,一般可视作临床治愈。
声门下型喉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40%~60%。
【特别提醒】
5年生存率等统计数据仅用于临床研究,不代表个人具体的生存期,患者的个人生存期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决定,建议咨询就诊医师。
复发与转移
声门下型喉癌在早期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多转移至喉前及气管旁淋巴结。少数在晚期可发生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等处。
声门下型喉癌的复发并无特异性,表现与原发的肿瘤比较类似。复发可能会同时伴转移出现,如果出现了远处转移,可能因为影响相应器官的功能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日常
治疗相关护理
术后护理
喉全切术后留有气管造口的患者,患者及家属要学会家庭护理方法。
保持气管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咳痰后用清洁卫生纸擦拭。气管纱布垫每日更换1~2次,对造口旁皮肤可定期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擦拭。
气管内套管每隔4小时取出清洗消毒一次,家庭消毒可用沸水煮沸30分钟。每天换气管套管垫1~2次,保持清洁,及时检查气管套管系带松紧度和结固定是否牢固,注意切口及气管套管内有无红肿、出血等症状。
出院后如果咳嗽增加,痰液出现污垢或连续混有血液,尤其是感到憋气时,应及时就诊复查。
如果有痰要用力咳出,痰液如黏稠,气管内可滴注等张盐水或套管口用湿盐水纱布覆盖,以湿化气道,使分泌物稀释,便于排出。有条件的还可配备小型吸痰器和雾化机。
出院后,在刮胡须或者是淋浴的过程中要佩戴一种特制的塑料造口保护罩,以避免水进入造口。
放疗护理
放疗前,患者需要去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并穿着宽松、质地柔软的棉制衣服。
放疗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发痒,要避免放疗部位皮肤受到强热或冷刺激,不用热水袋,避免阳光直射。可以用动物油脂局部轻轻按摩(猪油或羊油),出现蜕皮和结痂时,不要用手挠或撕剥。
清洁放疗部位皮肤时,用软毛巾,动作应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如肥皂、酒精等。
化疗护理
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时,更容易发生感染,化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着凉,减少与人群的密切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厌食、恶心呕吐:少食多餐,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止吐的药物。
发热:低于38℃的发热,可不用退热药物,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如体温超过38℃,并有明显头痛或全身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复诊。
全身乏力:这种乏力往往和贫血有关,需要充足的休息并且加强营养,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能帮助缓解不适。必要时,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纠正贫血。
脱发:放化疗时可能会出现脱发,在治疗结束后,头发还会再长出来,不用过于担心。
生活管理
心态与情绪调整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确诊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感,会害怕疼痛、被遗弃和死亡等。家人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症状。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在治疗间期和治疗结束后,建议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角色。
生活起居
保持气道通畅,留意是否出现呼吸不适、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如有呼吸道分泌物滞留,需要自行或请家属帮忙清理。
可以适当抬高床头,帮助排痰,保持呼吸通畅。
进行呼吸和声音训练,练习排痰技巧,如果有无法排出的痰液也可以请医生帮忙。
合理控制环境湿度,可以室内放置空气加湿器,预防空气干燥。
饮食调节
饮食原则
饮食宜富含营养,易消化,提供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
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
食物宜多样化,可以增加一些开胃的食品。
避免食用高糖、生、冷、过烫、粗硬、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少吃烟熏、油炸、烘烤类食物,食物以清蒸、清炖、白灼为佳。
少食多餐,每日6~7顿为宜,进食不宜过快。
有食欲时可尽量多吃,不必给予过多限制。
不勉强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不吃咸鱼、咸菜、熏肉、腊味。
术后饮食
声带、室带等部位微创手术切除后不影响饮食,可进食普通食物。
切除全喉、部分食管上端等,需采用经胃管注入流食。
如果胃管也无法使用,需全静脉输注营养。
根据医生意见,开放性手术一般术后5~10天后可喝粥,粥里可添加蔬菜、水果、肉类,也可吃鸡蛋羹。之后可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其间需进行吞咽训练。
放、化疗期间饮食
口腔黏膜干燥,可进食汤、布丁、高蛋白奶酪等软食或用汤搅拌的半固体食物。
主食以小米、胚芽米、麦片等为主。
蔬菜可以选择红薯叶、菠菜、莴笋等。
可以吃任意水果,不过最好榨成汁或做成果泥。
治疗间歇期饮食
成人每天应摄入70~100克的瘦肉、蛋、禽、鱼等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
每人每天应补充豆类50克,奶类100克。
每人每天应摄入400~500克蔬菜、水果,其中绿叶菜应保持在1/2以上。
蔬菜可选用苦瓜、胡萝卜、菠菜、大白菜、黄瓜、冬瓜、百合、竹笋等。
休息与运动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有气管切开的患者不要进行水上滑板、游泳以及类似的水中运动。
复查随诊
治疗后要进行长期的复查,遵医嘱按时、规律进行复诊。
手术后居家护理时,需要注意出血、呼吸困难等问题,一旦出现,需要立即到医院复查。
一般治疗结束后1年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喉镜和影像(CT或磁共振检查),1年之后复查时间可以稍微延长,比如4~5个月一次,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按时、规律进行随访。
预防
因为喉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只能针对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减少和消除危险因素
戒烟,饮酒要适量。
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化学物质。
远离粉尘、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
改变生活方式
改善饮食习惯,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保持情绪稳定,尽量避免愤怒、抑郁、忧愁等不良情绪。
生活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保持内分泌稳定,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二级预防(发病学预防)
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筛查。如果存在长期吸烟或饮酒,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史,长期接触放射线、有毒化学物或有害气体,需要高度警惕喉癌的发生。建议尽早进行筛查。
三级预防(康复预防)
主要通过临床治疗,定期复查随诊,防治转移,监测新的病灶。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