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瘤
概述
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人体各个腔道部位,如乳管、泌尿生殖道、消化道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接触化学物质、吸烟、病毒感染、慢性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多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定义
乳头状瘤(papilloma),为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根据病理特征而命名的疾病,可在多个部位发生。
本病病理特征为上皮组织高度增生,鳞状上皮向外过度生长形成乳头,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团块,中心有疏松而富有脉管的结缔组织。
本病发现后积极治疗,通常可治愈。但有一定的复发和恶变风险,需要定期复查。
分类
部位分类
以下为乳头状瘤的多发部位: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可分为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外生性乳头状瘤(exophytic papilloma)和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oncocytic Schneiderian papilloma)三型。
其他部位
外耳道乳头状瘤、喉部乳头状瘤、食管乳头状瘤及乳腺乳头状瘤等。
组织学分类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常见于舌、口腔黏膜,也可见于皮肤、外耳道等处。
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发生于肾盂或膀胱,儿童罕见。
柱状细胞乳头状瘤
常由胃肠黏膜过度增生形成,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蒂如息肉样,临床较少见。
发病情况
乳头状瘤是一种病理诊断,临床较常见,但目前没有关于乳头状瘤发病情况的具体数据。
以下为各部位乳头状瘤的发病情况,可供参考。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0%,总患病率为每年(0.75~1.5)/10万,主要发病年龄为40~60岁,儿童少见。
外耳道乳头状瘤在外耳道良性肿瘤中最为常见,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可分为鳞形细胞乳头状瘤和基底细胞乳头状瘤,以前者多见,多发生于外耳道,后者多发生于耳廓。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成年人多发于20~40岁。
食管乳头状瘤,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位置,在我国,其发病率为0.05%~0.25%,女性发病率要略高于男性。
乳腺导管内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
病因
致病原因
乳头状瘤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接触化学物质、吸烟、病毒感染、慢性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
接触化学物质
研究发现有机溶剂、焊接、烟雾、镍化合物的接触与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的发病关系很大。
吸烟
被认为是鼻腔乳头状瘤的诱因之一。
病毒感染
现在普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乳头状瘤的发生及癌变有关。
慢性刺激
一些慢性刺激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的脓液、异物长期存留和经常挖耳朵。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异物堵塞、狭窄食管反复地探条扩张、食管支架置入、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等慢性刺激。
遗传因素
有乳头状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本病。
症状
不同部位乳头状瘤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以常见部位为例,列举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鼻塞:多为单侧持续性鼻塞,进行性加重,可伴有流涕。
鼻出血:多为单侧,轻者可为涕中带血,重者可有反复鼻出血
嗅觉缺失:肿瘤压迫嗅区时可出现嗅觉缺失。
头痛:尤其是前额部位。
溢泪:表现为间歇性或经常性流泪,眼泪时不时地流下来,入冬或遇风时流泪加重。
突眼和复视:鼻腔内瘤体不断增大,使眼球移位,可表现为突眼,也可影响视物,出现双眼视物成双。
外耳道乳头状瘤
肿瘤早期多无症状,充满外耳道时阻塞感、痒感或听力减退。
常有挖耳出血或挖出“肉块”样物质者。
继发感染时可有耳痛、流脓。
喉部乳头状瘤
声嘶:多为进行性声嘶,肿瘤较大者甚至失声,可伴有痰中带血,也可出现喉喘鸣及呼吸困难。
喉阻塞:由于儿童喉腔较小,肿瘤生长较快,且倾向于多发性,易发生喉阻塞,表现为呼吸困难、喉鸣等。
食管乳头状瘤
本病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可有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胃部灼热感等表现。
少数患者可有呕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一般无自觉症状,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常为血性或浆液性。
部分患者体格检查时可触及乳腺肿块,多位于乳晕周边,挤压肿块所在区域,乳头相应乳管开口处可有血性或其他性质液体溢出。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当出现鼻塞、鼻出血、嗅觉缺失、外耳道阻塞感、痒感或听力减退、声嘶、喉鸣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消化内科
当出现吞咽困难、胃部灼热感等症状时,建议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乳腺外科
当出现乳头溢液、乳腺肿块等症状时,建议前往乳腺外科就诊。
肿瘤外科
若已经确诊为乳头状瘤,也可前往肿瘤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就诊时,可能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请选择方便穿脱的衣服,以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记录出现的症状、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鼻塞、鼻出血、嗅觉缺失等表现?
有没有感觉外耳道阻塞感、痒感或听力减退?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胃部灼热感?
是否有乳头溢液情况?溢液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是否能在乳晕区扪及肿块?
病史清单
是否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支架植入等基础疾病?
是否有长期吸烟?多长时间了?每天大概多少支?
有无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焊接、烟雾、镍化合物等物质?
有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史?
是否有乳头状瘤家族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CT、磁共振(MRI)等。
专科检查: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活检。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支架置入等基础疾病史。
长期吸烟史。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焊接、烟雾、镍化合物等物质。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史。
乳头状瘤家族史。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鼻塞、耳道发痒、声嘶、吞咽困难、乳头溢液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本病没有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以下常规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基础状况。
血常规
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如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有感染。血红蛋白降低,则提示可能有贫血等。
血生化检查
帮助初步判断肝肾功能是否异常,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血脂异常等情况,指导下一步治疗。
影像学检查
可应用超声、X线、CT、MRI(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块的所在部位、肿块的大小与形态,还可以判断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明确性质,有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内镜检查
内镜对诊断极为重要,包括鼻内镜、耳内镜、电子喉镜、食管镜等。
通过内镜可以充分显露病变部位,有利于发现早期微小病变,并可进行活检。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乳头状瘤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可以在内镜下完成活组织的采集,钳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乳头状瘤可与鼻咽部结核、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增生性病变、外耳道胆脂瘤乳腺纤维腺瘤等疾病相鉴别。
鼻咽部结核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涕中带血表现。
不同点:
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鼻咽镜检查可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
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结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粘连、无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PPD试验强阳性。
X线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鼻咽血管纤维瘤
相似点:两者都可能出现涕中带血、听力减退表现。
不同点:
鼻咽血管纤维瘤以青年人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鼻咽镜下可见肿物表面光滑,黏膜色泽近似于正常组织,有时可见表面有扩张的血管,触之质韧实。
需病理活检才能最终诊断。
鼻咽增生性病变
相似点:均可出现涕中带血表现。
不同点:正常情况下鼻咽顶部的腺样体在30岁前大多已萎缩。有的人在萎缩的过程中发生较严重的感染,致使局部形成凹凸不平的不对称结节,形成鼻咽增生性病变,一旦产生溃疡、出血则需活检予以鉴别。
外耳道胆脂瘤
相似点:均可出现外耳道阻塞感、听力减退、耳流脓等表现。
不同点:外耳道胆脂瘤可见外耳道内有角化物阻塞外耳道。表现为外耳道纤维组织包裹的白色鳞屑状物、灰褐色或淡黄色豆腐渣样团块。
乳腺纤维腺瘤
相似点:瘤体较大时均可扪及乳腺肿块
不同点: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肿物,有时可有小分叶存在。乳腺X线检查可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等或略高密度肿物影。
治疗
治疗目的:有计划、合理地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症状,避免病情进展。
治疗原则:乳头状瘤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开始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手术治疗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以手术为主,要求彻底切除肿瘤,完整暴露肿瘤的基底部。
常用鼻侧切开或上颌窦根治术的变通术式行肿物全切除术,对于局限性肿瘤,亦可在鼻内窥镜下切除。注意避免伤及鼻部和面部组织,保留鼻腔通气功能。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一般不作为首选,但以下情况需考虑行放疗。
手术无法完全切除。
多次复发(次数≥3次)。
恶变者。
其他不适合手术者。
癌变者可考虑术前放疗。
外耳道乳头状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为主,在局部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
有继发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消除炎症后再行手术切除。
肿瘤较大且基底较广者术后需植皮修复创面。
如病变已侵入中耳乳突应行乳突根治术,有恶变者行术后放疗。
切除范围不彻底者易复发,术后可用硝酸银、鸦胆子油、25%八角莲酯酊或干扰素涂布创面减少复发风险。
喉部乳头状瘤
支撑喉镜下应用CO2激光切除肿瘤是喉部乳头状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手术时应注意保护喉内正常黏膜,防止瘢痕粘连。
儿童患者易复发,常需多次手术治疗。
食管乳头状瘤
目前临床上针对食管乳头状瘤主要采用内镜下治疗。根据食管乳头状瘤瘤体直径或者其长度的大小,分别选择不同的内镜治疗措施。
常选用的内镜治疗方案有内镜下微波凝固或冷冻治疗、热活检钳灼除、高频电圈套器切除术等。
内镜下取活检的同时可以将可能残余的病灶清除,避免二次复发。同时回收切除病灶送病理检查。
内镜下治疗时,为了避免食管黏膜较大撕裂及穿孔。必要时可能需要抑酸及保护黏膜治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治疗以手术为主,对单发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
切除组织常规做病理检查,术后病理如有恶变,应酌情施行相应手术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目前关于乳头状瘤的治愈情况还没有具体数据,但乳头状瘤为良性病变,治愈情况较好,发现后积极治疗,通常可治愈。
但有一定的复发和恶变风险,需要定期复查。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促进恢复。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
生活管理
避免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日常生活中需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免疫力低下。
保持健康的体重,适当活动,如慢走、太极拳、气功、呼吸操等。
心理支持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学会向朋友和家人倾诉,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疾病,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生。
患者要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积极接受治疗,在治疗间期和治疗结束后,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角色。
家人给予患者充分的陪伴,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安慰患者,帮助其渡过难关。
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应注意观察身体表现,若出现鼻塞、耳道发痒、声嘶、吞咽困难、乳头溢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定期随访动态观察对于乳头状瘤患者很重要,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复发和恶变病灶。
复查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常规复查项目包括问诊与体格检查、内镜检查等。其他检验、检查项目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注意:若有不适,请随时就诊。
预防
根据乳头状瘤可能的致病因素,通过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尽量避免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焊接、烟雾、镍化合物。
戒烟,减少吸烟引起的患病可能。
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病毒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异物堵塞等疾病时应及早就医诊治。
有乳头状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