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臭味
概述
概述
正常新鲜尿液具有很微弱的芳香气味,搁置过久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新鲜尿液臭味则多提示躯体疾病的存在,如新鲜尿液带有氨味,表明有慢性尿潴留或慢性膀胱炎;有明显粪臭味,应考虑膀胱-直肠瘘;类似蒜臭味可能是有机磷中毒;恶臭味则多见于肿瘤溃烂、严重感染等。此外,某些食物如葱、蒜等也会使尿液带有特殊气味。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肾内科
常见疾病
慢性膀胱炎、化脓性肾盂肾炎、膀胱-直肠瘘、膀胱癌、有机磷中毒等。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胆碱酯酶活性测定、X线、CT、磁共振成像(MRI)、B超、病理检查等。
原因
常见原因
2.肿瘤如膀胱癌等。
3.其他如膀胱-直肠瘘、有机磷中毒等。
检查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了解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视诊观察患者面容、营养状况、意识和精神状态等,有助于判断患者基本情况。
3.触诊了解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和腹部包块。
4.叩诊叩击体表某部位,使之振动而产生声音,根据声音音调特点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可了解膀胱的膨胀程度。下腹部叩诊,可判断膀胱的充盈程度。空虚时叩诊呈鼓音,过度充盈时叩诊呈浊音。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主要用于临床疾病诊治的初步筛查,可了解有无感染性疾病和贫血性疾病。
3.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胆碱酯酶是有机磷中毒的特异性标志酶,活性降低多提示有机磷中毒。
影像学检查
2.CT可准确探测各种不同组织间密度的微小差别,病变的检查率和诊断准确率高,是观察骨、关节、软组织病变,占位性病变及肿瘤的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方式。
3.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显示器官结构或病变的组织学特征,有助于早期发现微小病变及肿瘤等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4.B超可清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及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膀胱、卵巢、子宫等器官的疾病早期诊断。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可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恶性程度、扩散范围等。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尿液臭味及伴发症状,结合相关检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慢性膀胱炎
女性多见,长期存在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血尿、腰腹部隐痛、乏力、消瘦等表现。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严重者尿液可有恶臭味。
2.化脓性肾盂肾炎
3.膀胱癌
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血尿的颜色由浅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常为暗红色,可为洗肉水样、茶水样。肿瘤溃烂尿液可有恶臭味。少数患者可首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可梗阻膀胱出口,出现排尿困难。
就医
治疗原则
针对引起尿液臭味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