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发黄
概述
尿液发黄是指尿液颜色加深
表现为尿液颜色加深,甚至为浓茶色、酱油色尿
可见于溶血性贫血、胆管结石、梗阻性胆管炎、横纹肌溶解症等疾病
导致尿液发黄的病因复杂多饮,需针对病因治疗
定义
正常新鲜的尿液清澈而透明,颜色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尿液颜色受食物、尿色素、药物等影响较大。
尿色发黄指的是尿色变深,甚至可表现为茶色尿、酱油色尿。出现尿色发黄可能有两种原因,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
发生机制
生理性尿色发黄常见于平时饮水较少、出汗过多等,尿液当中含有少量的色素,如果喝水太少,尿液浓缩,就会使颜色加深。
尿液在膀胱内潴留时间过长,而膀胱上皮具有弱的重吸收功能,因此会产生尿液浓缩现象。另外,口服某些药物(如核黄素、B族维生素)或食物(如胡萝卜、柑橘),亦可导致尿液黄染。
病理状态下尿液发黄往往见于尿胆红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导致尿色变深,甚至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尿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来源于肝胆系统的问题,导致的胆汁、胆红素排泄异常;另一方面原因是造血系统的问题。
部分泌尿系感染患者,如膀胱炎,亦可出现尿液浓缩,尿色加深。另外,亦可见于横纹肌溶解的患者,由于尿液中存在大量肌红蛋白而表现为茶色尿。
类型
尿色发黄有两种类型,生理性或病理性。
生理性尿液发黄,可见于饮水过少、出汗过多等;病理性尿液发黄可见于溶血性贫血、梗阻性/肝细胞性黄疸、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表现
尿液发黄临床表现为排尿时发现尿液颜色加深,伴或不伴原发病相关的症状。根据病因的不同,伴随症状亦有差异。
症状特征
生理性尿液发黄
生理性情况下,由于饮水过少、出汗过多等引起的尿色发黄,除尿色变黄、尿量减少外,通常无其他症状。
病理性尿液发黄
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除尿色加深外,常常伴有发热、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
梗阻性/肝细胞性黄疸的患者,常常伴有皮肤及巩膜黄染、腹部不适、腹痛、消瘦等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常有他汀类药物服用史或者剧烈运动史,尿色加深常常伴有肌肉疼痛症状。
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患者,除尿色发黄外,通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部分患者甚至表现为脓尿
伴随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
尿液发黄伴皮肤、巩膜黄染,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黄疸,如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发热
尿液发黄伴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等。
贫血
尿液发黄伴贫血,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如疟疾、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肌痛
尿液发黄伴肌痛,多见于横纹肌溶解症患者。
尿频、尿急、尿痛
尿液发黄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常见于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患者。
原因
尿液总是发黄,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疾病因素
溶血性疾病
包括红细胞先天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镰刀性溶血性贫血等;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原虫感染,如疟疾等。
肝脏或胆管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感染性疾病
如泌尿系感染,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败血症、寄生虫感染等。
非疾病因素
生理性尿色发黄原因常见于平时饮水较少、出汗过多等,尿液当中含有少量的色素,如果喝水太少、出汗过多,尿液浓缩,就会使颜色加深。
另外,口服某些药物或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等食物,常用的核黄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口服后可导致尿液黄染,通常只要停止相关药物服用,尿色就可以恢复至正常颜色。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尿液伴有臭味或浑浊。
伴有尿频、尿急、腰痛、寒战等。
伴有皮肤、巩膜黄染、瘙痒等。
伴有右上腹痛、发热等。
伴有肌肉疼痛等。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突然排茶色尿、酱油尿。
伴急性剧烈腰腹部绞痛。
伴有高热、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尿量减少时。
伴有神志不清、意识丧失时。
就诊科室
出现尿色发黄症状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肾内科、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于相应科室就诊:
如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可能需要就诊肾内科、泌尿外科。
如伴有发热、畏寒寒战、右上腹痛等表现,可能需要就诊肝胆外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伴有贫血时,需要就诊于血液科。
如有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可能需要就诊消化内科、肝胆外科、风湿免疫科。
如伴有肌肉疼痛症状,可能需要就诊于肾内科、急诊科。
由于导致尿色加深的原因很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发病前有无诱因?如饮水过少、出汗过多、反复憋尿、剧烈运动等?
最近有大量吃胡萝卜、柑橘等食物吗?
尿液发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有加深吗?
每次尿量有多少升?每日尿量有多少?
是否伴有排尿疼痛、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
是否伴有肌痛、腹痛等症状?
有无加重或减轻的因素?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血液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管内溶血?
是否患有疟疾
是否患有肝胆系统疾病?
近期服用的药物、维生素等有哪些?是怎么服用的?
家族中其他人有无类似病史,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疾病?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进行哪些检查。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患者需要留取尿常规、尿培养明确病原体情况。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除全面系统的体检外,重点注意腹部及泌尿系统区域。
视诊:医生会看皮肤、巩膜颜色,有无黄染。小便颜色、浑浊度,尿道口有无红肿、分泌物。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诊腹部、输尿管压痛点等有无压痛。是否可触及肝脏、脾脏。有无关节压痛,有无活动受限。双下肢是否肿胀、对称。
叩诊:如叩诊肝区、肾区、输尿管点、耻骨上区有无叩击痛,判断膀胱充盈度等。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用听诊器聆听腹主动脉、肾动脉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有助于评估有无炎症及血液系统异常。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提示存在炎症;若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可提示贫血。
炎症指标(PCT、CRP、ESR等):若炎症指标升高,常常提示感染性疾病。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排查有无肝肾功能受损。若出现胆红素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常常提示肝胆系统疾病。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伴有贫血,常提示溶血性黄疸;若出现血肌酐等指标升高,常提示肾功能受损。
心肌酶谱:若出现肌酸激酶明显升高,可有助于横纹肌溶解症诊断。
尿液检查:可发现尿中是否存在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有无白细胞、细菌等。
尿常规、尿涂片、尿培养:可明确致病病原体。在非感染性疾病中常无异常发现。在感染性疾病中,尿常规白细胞增高,清洁中段尿沉渣白细胞>10个/HP。尿液直接涂片检查细菌≥1个/HP。尿培养为阳性,清洁中段尿培养如果菌落数≥105/ml即为真性菌尿。可考虑泌尿系感染。
自身抗体检查:如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抗线粒体抗体等,常常有助于排查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及泌尿系超声、X线、CT、MRI等检查,有助于发现有无肝脏、胆道结构异常及有无占位性、梗阻性病变。
介入检查
如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常用于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胆石症、胆管肿物等。
缓解与治疗
如有明确诱因,如饮水少、运动多、食用过多胡萝卜、柑橘等,无特殊治疗,仅需除去上述诱因即可。如尿色加深伴有上述就医指征时,应积极寻求医师的帮助。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避免憋尿,适当饮水,戒烟限酒等。
饮食方面
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过量食用胡萝卜、柑橘等食物。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需针对病因对症处理,如停服可疑食物、药物,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液等。伴随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因治疗
主要是针对症状出现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因的治疗。
感染性疾病
应结合病原体情况,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用药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等。疟疾患者,需使用氯喹青蒿素伯氨喹等药物治疗。
溶血性贫血
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要切脾;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可能需要化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需要服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治疗,另外常需要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肝胆系统疾病
如为肝胆系统肿瘤,可能需要化疗、手术等。如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需要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横纹肌溶解
治疗需要需要大量水化,积极补液,必要时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