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痰
概述
各种因素作用下呼吸道分泌黏稠的痰液,伴或不伴有特殊气味
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浓痰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胸痛、咯血等
主要采取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是治愈的关键
定义
浓痰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呼吸道分泌的比较黏稠的痰液,伴或不伴特殊气味。
浓痰的主要特点为黏稠,可呈现为无色透明或灰色、白色、淡黄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牵拉成丝。
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会存在一定量的分泌物,用来维持呼吸道湿润及协助呼吸道异物排出。
在呼吸道发生病变时,分泌物的性质发生改变,混杂一些蛋白或坏死组织形成黏稠的痰液。
或长期吸入一些生产粉尘,但无法有效地被呼吸道黏膜系统清除而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气道分泌物增多并变黏稠。
支气管纤毛运动能将痰液从肺部向上呼吸道推动,通过咳嗽将痰液排出体外,形成咳浓痰的症状。
表现
为了科学全面的诊治浓痰,需要重点关注浓痰的量、浓痰颜色和气味及伴随症状等。
症状特征
临床症状
浓痰的量
正常健康人很少有痰液。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液量较多,每天可达50~100ml,具体需根据病情而定。
急性感染较慢性炎症的痰量少,病毒感染较细菌感染的痰量少。
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水肿等痰量较多,每天可超过100ml。
浓痰的颜色
黄绿色或黄色浓痰: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等。
棕红色或红色浓痰: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等。
铁锈色浓痰:多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梗死等。
棕褐色浓痰:多见于长期吸烟、矿工、锅炉工。
烂桃样灰黄色浓痰:多见于肺吸尘虫病等。
浓痰的气味
粪臭味:多见膈下脓肿与肺相通、腹膜炎等。
血腥味: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出血如肺结核、肺癌等。
特殊臭味:多见于晚期肺癌、肺脓肿、化脓性支气管炎等。
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
多见于重症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发热
多见肺结核、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等。
胸痛
常见于支气管肺癌、肺炎等。
咯血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肺癌、二尖瓣狭窄等。
哮鸣音
多见于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哮喘等。
杵状指(趾)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脓肿、脓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等。
原因
浓痰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引起浓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是非疾病因素所致。
疾病因素
常见病因
急性支气管炎
感染病原体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混杂坏死组织或病原菌体产物等形成浓痰。
偶尔也有痰中带血。
支气管哮喘
病原体微生物或变异原等多种途径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和结构重塑,气道反应性增高。
多种炎症介质和炎性细胞相互作用于气道,刺激气道发生收缩,分泌物增多形成浓痰。
合并细菌感染时痰液变得更加黏稠形成脓性痰液。
支气管扩张
各种原因导致支气管阻塞或牵拉,支气管黏膜纤毛清除能力下降、气道分泌物潴留。
呼吸道反复感染,引起肺部慢性炎症,损伤支气管壁。
支气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或支气管软骨在炎症因素的破坏下,削弱了支气管壁的支撑结构,形成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
气道分泌物残留,反复感染与坏死组织混合,形成浓痰。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支气管或肺泡炎性反应,气道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或坏死组织与痰液混合形成浓痰。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即当人体免疫低下时可致病。
感染呼吸道可引起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液性痰。
慢性支气管炎
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支气管、气管黏膜损伤和慢性炎症。
痰液多为白色黏稠样,也可为浆液性泡沫样痰。
清晨排痰较多,起床或体位改变能促进排痰。
其他病因
除呼吸系统疾病以外,某些耳鼻喉疾病也有可能导致咳出浓痰。
慢性咽炎:多数情况下为刺激性咳嗽,几乎不咳痰,偶尔可咳出少量浓痰。
鼻窦炎:产生的脓性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后鼻孔倒流到鼻咽部,然后流到咽喉引起咳浓痰。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如雾霾、粉尘)中,呼吸道黏膜屏障防御会受损,各种微生物容易入侵引起支气管或肺部产生炎症,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度增大而形成浓痰。
生活方式
长期大量吸烟可导致呼吸道分泌大量的蛋白酶与活性氧,其能破坏呼吸道黏膜组织。
此外,这类物质还可通过各种反应来诱导气道上皮组织增生或化生,并分泌大量的黏蛋白,导致气道粘液高分泌,刺激呼吸道咳嗽并排出大量浓痰。
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若有浓痰伴有发热、胸痛、胸闷、咯血、呼吸困难等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指征
门诊就医
伴有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伴有发热、容易疲劳,消瘦、失眠等。
有结核病史或与肺结核的病人有接触史。
肺部可检查出异常呼吸音如干或湿性啰音等。
有其他明显身体不舒服。
急诊就诊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建议直接到急诊科就诊。
呼吸困难,面部或嘴唇青紫。
浓痰伴咯大量的鲜血。
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伴胸痛等。
意识不清者。
就诊科室
浓痰的患者可首诊与呼吸内科。
浓痰同时有呼吸困难可首诊于急诊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入相应科室。
年龄小于14周岁的患儿可首先到儿内科就诊。
咳浓痰伴午后发热、疲倦乏力、出汗多、消瘦等建议去感染科。
患者准备
有浓痰时,建议戴口罩出行,及时保暖。如有慢性疾病的可携带相关的病历资料和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等。有浓痰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
症状清单
浓痰症状出现多久了?
是否有出现发热?
有没有呼吸困难?
有无疲倦乏力或夜间出汗?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有慢性肺疾病、支气管炎等?
是否有吸烟?
家里人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况?
工作的环境或居住的环境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粉尘等?
相关检查
医生询问过患者的病史后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浓痰的患者病因较多,可能还需要较多的辅助检查来辅助诊断和明确病原。通常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有选择性的进行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一般情况主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精神状况等。
观察:查看患者的呼吸节律情况,是否有鼻翼煽动,是否有嘴唇和指甲的青紫。观察患者双手是否有杵状指,指甲床是否发白。
触诊:医生可能会用手触摸患者颈部及锁骨上、下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辅助排查是否有肿瘤及感染情况。
听诊:主要了解患者肺部是否有感染,医生常会使用听诊器聆听患者肺部是否有干或湿性啰音。
叩诊:通过在患者的背部、胸部、肋骨等部位进行适度有力的叩诊来了解患者心肺情况。
常规检查
血生化
能帮助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间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能指导医生使用药物治疗。
血常规
辅助判断是否有感染存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多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
痰液检查
浓痰时会留痰进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帮助判断病原体,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痰涂片及抗酸染色,能快速帮助鉴别病原体。
胸部CT或胸片
CT能较为快速的帮助医生明确肺部或支气管的病变情况和病变的部位。
胸片能迅速的了解患者肺部的病灶,可作为基础的检查。
其他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用于评估呼吸道如肺叶、支气管、气管、声带、会厌等部位是否有感染、有无出血、有无新生物等。
可取支气管或气管内新生物进行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进行局部灌洗,将灌洗液进行标本涂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
肺功能检查
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测定等。
纤维喉镜检测
帮助了解鼻、咽、喉等部位是否有病灶,有无感染,有无出血等。
能观察到两侧咽鼓管咽口、鼻咽隐窝及双侧声带是否有病灶,有无出血等。
缓解与治疗
对于浓痰的治疗,居家期间可采取戒烟、改善生活环境、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来辅助缓解症状。
浓痰多持续存在,或者伴有其他明显身体不舒服,应该及时就诊。专业的治疗又可分为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涉及多种治疗方案。
若病因不明时,建议不要擅自用药,特别是不要滥用抗生素,可及时就诊。
缓解措施
改善环境
改善浓痰患者的工作或居住环境,避免接触粉尘、刺激性气体、雾霾等,有助于改善浓痰。
戒烟
戒烟对于浓痰的改善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饮食
合并有发热、反复咳嗽咳浓痰的患者消耗较大,建议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
大量咳浓痰患者内心存在焦虑和恐慌,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适当进行安抚。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咳出浓痰的重要性。
功能锻炼
通过呼吸控制训练、呼吸肌训练、咳嗽训练及胸廓放松训练等,来辅助患者痰液的排出。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化痰治疗
对于咳浓痰的患者,可予以化痰药物治疗,如氨溴索、溴己新等;必要时可以选择雾化治疗,如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等。
咳浓痰比较多时,不建议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物,防止浓痰积聚加重感染,甚至引起呼吸不通畅。
维持呼吸道通畅
痰液较多难以咳出或无法及时排出时,可进行吸痰。
痰液多造成窒息,可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
抗感染治疗
浓痰合并有细菌感染(常出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首先根据经验选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菌素等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而后根据病原学培养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头孢菌素有头孢曲松、头孢美唑等。
痰培养血培养发现真菌,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
退热治疗
若体温不超过38.5℃,通常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额头、面部、颈部、四肢、躯干、背部等;或冰块敷在前额、两侧腋窝下等。
若体温高于38.5℃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病因治疗
导致浓痰的病因较多,针对不同的病因,实际治疗的方案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具体治疗可查看“病因”中相关疾病对应的词条内容。
日常中,不少人出现感冒咳痰,甚至痰液转黄的情况,下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如果症状不重,通常也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或者其他药物。
如果出现白色浓痰,可以适当吃些具有化痰作用的药物,如甘草片、止咳痰浆等。
如果白色浓痰变黄,常常提示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适当吃些抗菌药物,例如青霉素、头孢拉定等,多数人并不需要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