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便
概述
粪便中可见透明、白色、黄色或血色黏液
感染性、炎症性、肿瘤性疾病等刺激导致胃肠道黏膜分泌黏液
停止可疑诱因后黏液便仍持续存在,或严重程度影响到正常生活时,需及时就医
停止诱因或药物对症治疗可一定程度控制症状,对因治疗才是治愈关键
定义
正常生理状况下,粪便中即存有少许黏液,以润滑肠腔并维持肠腔湿润的环境,其通常与粪便混合均匀而不易察觉。
黏液便则指的是粪便中的黏性物质大量增加,肉眼即可察觉,根据内容物性质的不同,可呈透明、白色、黄色或血色,是消化内科常见症状之一。
发生机制
粪便是人或动物的肠道排遗物,由水和固体组成,含有多种未消化废物与代谢废物,其颜色、性质、形状等性质可反映消化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化验指标可辅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
正常情况下,食物经口摄入后,经口腔研磨作用,依次通过食管、胃等脏器,其中含有酶和胃酸和消化液可将食糜进一步消化分解,转变为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进入小肠后,肠道细胞可吸收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未吸收的食物残渣则在大肠中被二次吸收。同时肠道菌群会对肠内容物进行二次消化分解,在产生多种维生素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此期间,食物残渣会逐渐变硬成形。
当蓄积到足够数量(约300克)后,粪便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引起排便反射,经肛门排出体外。
上述过程中,肠道细胞一旦受到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的刺激,亦或病灶自身特性,都可导致肠腔内黏性物质增加,并最终观察到黏液便改变。
此外,当患者存在消化不良时,大量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会作为异物对肠道粘膜产生明显刺激,也可以导致肠道黏液分泌增加。
表现
症状特征
一般情况下,正常粪便软硬适中且成形,为长条状。由于胆红素在肠道经肠道菌群代谢形成粪胆原混入其中,颜色多为黄色或淡黄色。
黏液便则是在大便中出现了超过正常量的黏液,肉眼即可察觉。根据黏液便背后病因的不同,不仅黏液与粪便的关系不尽相同,粪便色泽、内容物等也大相径庭。
伴随症状
发热、呕吐
消化道感染极易引发黏液便,尤见于急性痢疾患者,而慢性肠炎也可有该表现。患者通常有明显的感染征象,即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常见于消化道感染严重者,因感染是造成上述症状的根本性原因,在未解除感染灶时,不适并不随腹泻而缓解。
里急后重
若病变累及结直肠,可频繁引起排便反射,导致患者出现排不尽感,即为里急后重。且相比于小肠病变质地均匀的黏液便,当病变定位于大肠时,由于粪便已逐渐成形,黏液难与粪便相混匀,多浮于粪便表面。
脓血便
显著的炎症反应,肿瘤发生糜烂、破溃或侵犯周围组织,都可在刺激肠道粘膜产生大量黏液的同时,伴随肠道黏膜出血的表现,加之肠道菌群还可进一步继发感染,从而表现为黏液脓血变。
腹部包块
克罗恩病、肠结核等都引起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导致组织间显著粘连,从而出现腹部局限包块改变,或肿瘤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在腹部观察到包块。加之该类疾病多为消耗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消瘦的症状。
休克
短时间内大量液体以黏液成分随粪便排出体外,或慢性黏液便患者未及时补充丢失水分,都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头晕黑矇、尿量减少、四肢发凉、皮肤花斑等改变,严重者还可出现神志淡漠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原因
黏液便本质上是肠道细胞高分泌状态的一种表现,可由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由病理性因素所致,且不同病因之间的发生机制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生理性黏液便与病理性黏液便两大类。
疾病因素
病理性因素多见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此外还可见于以动力障碍如肠易激综合征为代表的其他疾病。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胃不适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你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感染性疾病
这类疾病通常还伴随肠道黏膜细胞的损伤,造成糜烂、出血,引起黏液脓血便。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最为典型,症状包括腹泻伴黏液脓血便、下腹或全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克罗恩病则多累及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黏液便相对少见。
肿瘤性疾病
结直肠肿瘤一方面作为异物,可刺激肠道粘膜细胞大量分泌粘液;另一方面其引发的炎症、继发感染或糜烂破溃等也可作为刺激因素,促进大量粘液形成而引起黏液便。严重者还可见血便等。
肠易激综合征
属于肠道功能性疾病,以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以及腹泻于便秘交替出现为特点起病,部分患者排便后症状可缓解。
因胃肠动力异常,大量肠腔内容物无法被肠黏膜细胞所吸收,造成大量残余在肠腔之中,引起肠管黏液分泌量增加,尤其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常见黏液便。
其他疾病
非疾病因素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也存在一定量的黏液成分,因此相对于其他消化系统常见症状而言,生理情况下黏液便也并不少见。饮食或药物因素均可导致。
黏液便还可见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脱水,随着脱水的发生,肠道黏膜细胞分泌大量黏性物质进入肠腔,而出现黏液便。
此类情况中,黏液便常为伴随表现,黏液便通常可自行消失。并且治疗这些潜在的问题都可促进黏液便的好转。
就医
正常情况下偶然出现的黏液便可能无需特殊处理,患者若存在便秘或脱水等异常状态,可自行服用促排泄药物或补液,通常黏液便可随着上述不适的缓解而自行缓解。
同时,患者可自行回忆近期饮食内容,对其中可疑部分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在停止继续摄入后该症状可自行缓解。
但如果在停止可疑诱因后,该症状仍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或严重程度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黏液便,或伴有以下情况时建议就诊:
发热、畏寒。
腹痛或持续腹胀、腹部僵硬、里急后重。
头晕黑朦、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四肢花斑、神志淡漠。
水样便、腹泻、黑便或便血。
间断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腹部肿块或体重持续降低。
就诊科室
出现上述就医指征后通常建议首诊于消化内科。
若以持续性腹部疼痛、腹部僵硬、里急后重、黑便或便血、头晕黑朦、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四肢花斑、神志淡漠等症状急性起病,建议首诊急诊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儿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黏液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发作频率如何?以及持续多长时间?
排便的频率以及粪便的质地、形状、色泽、气味等特征?
是否伴随发热、腹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不适?
是否伴腹部肿块、体重降低、营养不良等改变?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服用药物?
近期是否有不洁饮食史?
既往有无过类似情况,如果有的话,是否接受过治疗以及具体方案和疗效?
家庭其他成员有无相似表现?
是否有家族性肿瘤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进行哪些检查以明确病变情况,并排除潜在的高危疾病。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视诊:医生会观察腹部是否有异常,如肿块等。
触诊:医生可能还会用手触诊胸前、腹部等区域,主要查看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肿块,以及肝脾脏器、周围淋巴结等是否存在异常等。
叩诊:医生会对腹部进行叩诊以判断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等。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聆听胃及肠道的蠕动情况,以及周围血管是否有异常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根据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果判断是否有贫血和感染发生,并提示背后的病因。
便常规、隐血及病原学检查:对粪便中细胞、隐血和特殊病原感染(如寄生虫)进行检查,可辅助诊断原发疾病。
动脉血气检查:严重腹泻起病,或伴黑便、便血或出现头晕、黑朦的患者可能会接受动脉血气分析,以检查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指导临床补液等治疗。
胃镜及结肠镜检查
胃镜与结肠镜是消化内科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医生通过对患者胃、十二指肠以及结直肠进行观察,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疾病,并就部分患者进行活检以做进一步检查。
影像学检查
怀疑存在消化系统肿瘤时,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腹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缓解与治疗
正常情况下偶然出现且不伴异常或不适的黏液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可对近期饮食、用药等进行回忆和适当调整,即可得以缓解,平日多注意饮水和休息即可。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或伴发就医指征中的症状的患者,应当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耽误病情。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患者可对近期饮食、用药等进行回忆。若认为饮食是可疑因素,则可减少可疑食物的摄入,合理设置每餐摄入量及调整饮食结构,按时三餐,避免不洁饮食。
若认为药物是可疑因素,可按照医嘱或咨询家庭医生,对其种类和剂量进行适当调整。
家庭常用非处方药
如果水分丢失严重,甚至出现头晕、心悸、肢端发凉等不适,应大量补充水分,有条件者可采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体液,或自行配置糖盐水以补充。
专业治疗
病理性黏液便成因复杂,不同病因对应的专业治疗大相径庭,只有在结束问诊、明确病史、完善检查,并明确病因后,方可开展对因治疗,取得最大疗效,避免因不当治疗掩盖病情而耽误诊治。
感染性疾病
以细菌性痢疾为代表的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多为传染性疾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与其他治疗。
一般治疗:以降温止痛、饮食调整、补液治疗等支持治疗为主,考虑到细菌性菌痢为传染性疾病,还应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且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炎症性肠病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营养健康,调节精神和体力等。根据患者的状态采取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腹痛腹泻等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抗炎药为该病治疗根本,根据严重程度,可选用氨基水杨酸类制剂如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免疫抑制剂如羟氯喹、环丙酰胺等。目前还有英夫利昔单抗等生物制剂类药物。
手术治疗:针对并发大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等,或慢性持续性且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大而无法耐受者。
肿瘤性疾病
根据肿瘤病理、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受累或远处播散等,可选择内镜下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或放化疗等。
功能性疾病
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代表的一组非器质性病变相关的疾病,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排便后症状多改善。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为主。
一般治疗:帮助患者了解肠易激综合征基本信息,消除顾虑。通过与患者交流,发现是否有相关诱发因素,并设法予以去除。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过量碳水化合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