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疼痛
概述
疼痛遍及全身称之为全身疼痛
以全身骨骼、肌肉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全身疼痛原因通常与神经病变、炎症反应等有关
以对因治疗为主,未明确病因前,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治疗
定义
疼痛是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
全身疼痛是许多不同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也可能与剧烈运动、居住地潮湿寒冷、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等有关。
发生机制
全身疼痛原因通常与神经病变、炎症反应等有关。
神经病变:若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如创伤、手术等,致使外周神经或者中枢神经受损,进而感觉传导异常,出现全身疼痛。
炎症反应:炎症发生时,损伤的组织会释放炎性因子如缓激肽、前列腺素、5-羟色胺等,这些炎性因子不断刺激周围正常组织和末梢神经,引起全身疼痛。
类型
全身疼痛按照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大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和剧烈疼痛。
按照发病时间分类
全身疼痛按照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有明确的发病时间,持续时间短,起病急;慢性疼痛一般指疼痛复发持续超过1个月或疼痛时间超过3个月。
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全身疼痛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和剧烈疼痛。临床常用的疼痛程度评估方法有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价量表。
以数字评价量表为例,是用0~10这11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选择一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0级表示无痛;1-3级提示轻微疼痛;4-6级提示中度疼痛;7-9级提示重度疼痛;10级提示剧烈疼痛。
表现
全身疼痛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肉的疼痛,可伴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由于发病原因不同,其发病程度及伴随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症状特征
全身疼痛呈发作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骨骼甚至皮肤的疼痛,用药后通常可缓解;间歇期症状较轻,通常可以忍受。
全身疼痛可伴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
伴随症状
伴四肢麻木、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可见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伴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等。
伴有发热、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等。
伴有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痉挛、脆性骨折等,可见于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等。
伴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可见于恶性肿瘤,如晚期肺癌等。
伴有晨僵、发热、体重减轻、情绪不稳定等,多见于风湿性疾病,如纤维肌痛综合征等。
原因
全身疼痛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导致全身疼痛的原因众多,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生活因素如剧烈运动、居住地湿寒,药物因素如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等所致。
通常需要结合全身疼痛的特征、伴随症状、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全身疼痛的原因。以下为全身疼痛的常见原因,并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就医。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导致的全身疼痛可见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骨科疾病、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全身疼痛主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有关,可伴有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血糖升高等。
感染性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艾滋病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全身酸疼为主要表现。艾滋病患者有发热、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骨科疾病
如骨质疏松。患者以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小腿痉挛等为主要表现;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压缩性骨折等。
恶性肿瘤
如肺癌等,全身疼痛与肿瘤压迫、肿瘤转移等有关,以咳嗽、咯血、胸痛等为主要表现。
风湿性疾病
纤维肌痛综合征等,以全身弥漫性疼痛、发僵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常伴有疲乏无力、睡眠障碍、情绪异常等。
非疾病因素
主要包括生活因素、药物因素等引起的全身疼痛。
生活因素:如剧烈运动、长时间压力大、过度疲劳、长时间居住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全身疼痛。
药物因素:如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
就医
出现全身疼痛症状后,特别是伴有其他不适,常常需要就医进行诊疗。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就医:
伴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升高等。
伴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
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全身酸疼等。
伴有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小腿痉挛等。
伴有咳嗽、咯血、胸痛等。
伴有晨僵、疲乏无力、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情绪异常等。
伴有发热、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伴有骨折时。
伴有胸闷气短、不能平卧等。
就诊科室
出现全身疼痛时,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就诊于相应科室:
伴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升高、体重下降等,可能需就诊于内分泌科。
伴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全身酸疼、咳嗽咯血、胸痛等,可能需就诊于呼吸内科。
伴有发热、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能需就诊于感染内科。
伴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小腿痉挛、骨折等,可能需就诊于骨科。
伴有晨僵、疲乏无力、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情绪异常等。可能需就诊于风湿免疫科或神经内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儿科。
由于导致全身疼痛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全身疼痛有无诱因(有无剧烈运动、有无饮酒、服用他汀类药物等)?
全身疼痛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有无加重或者减轻的因素?
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血糖升高、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咯血、腹泻、行走困难、小腿痉挛、骨折等)。
病史清单
既往有无疾病,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骨科疾病、恶性肿瘤及风湿性疾病等?
近期是否有服药?是怎么服用的?效果怎么样?
近期饮食、生活习惯是否有改变?
有无结核、肝炎等病史?是否有手术史?
家里其他人是否有全身疼痛的情况?家族中是否有上述疾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补充哪些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便常规、抗核抗体、胸部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原因。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步态,体型,有无浮肿,巩膜是否有黄染、皮肤是否有皮疹蜘蛛痣,手部是否有肝掌、关节是否肿胀,有无杵状指等。
触诊:医生会触诊脉率是否过快或过慢;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甲状腺大小是否正常;有无抬举性搏动;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肝脏有无肿大;双下肢有无肿胀。
叩诊:叩诊心界大小是否正常;肝区、肾区有无叩击痛;是否有移动性浊音;叩诊膀胱充盈程度。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听诊甲状腺部位是否有血管杂音、心音是否正常;有无奔马律,是否有心包摩擦音;双肺有无干湿啰音;肠鸣音是否正常;有无腹主动脉、肾动脉血管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主要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贫血等。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或者比例升高,通常提示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升高,通常提示病毒感染;若血红蛋白降低,通常提示贫血。
尿常规:主要明确有无蛋白尿、血尿等,若出现蛋白尿、血尿,则提示可能存在肾脏疾病。
C反应蛋白:可明确是否存在炎症。如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常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血沉:若血沉加快常提示结核、肿瘤及各种慢性感染的存在。
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等。肝功能包括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升高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等;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升高常提示存在肾功能异常。
病原学相关检查:如甲型流感抗体等,甲型流感抗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流感病毒感染
感染八项: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筛查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阳性,可能提示艾滋病。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主要用于筛查心肌疾病,心肌酶谱异常见于心肌梗死、剧烈运动、肌肉病变等。
风湿系列: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等,主要用于筛查风湿疾病,如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CCP抗体等,主要用于筛查免疫疾病,如抗核抗体阳性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主要是为了查看心脏有无器质性病变,如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心室肥厚等。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可查看肝脏、肾脏的位置及大小等,如双肾萎缩可能提示慢性肾衰竭等。
胸部X线:胸部X线可以查看是否有积液、肺纹理有无异常、肺部有无感染等,如胸部X线示肺部斑片状影,常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
胸部CT:胸部CT可明确有无肺部感染、肺间质病变、有无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肌肉磁共振(MRI):肌肉磁共振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肌肉水肿。如肌肉MRI示水肿信号,常提示可能存在肌炎或肌肉损伤。
其他检查
骨密度:可明确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如骨密度T值小于-2.5,常提示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
缓解与治疗
出现全身疼痛,需明确诱因。如与生活因素(如剧烈运动、居住地湿寒等)、药物(如他汀类等)相关,去除相关因素后常可缓解。
去除诱因后,全身疼痛未见缓解,且伴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戒酒、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不要剧烈运动,多晒太阳,避免过度劳累,尽可能居住在向阳、不潮湿的屋子里。
饮食方面
均衡饮食,补充营养,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如绿色蔬菜、番茄、苹果、胡萝卜等;避免辛辣刺激、高盐高脂的食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的食物,如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豆制品等。
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较大等。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可应用药物对症治疗。伴随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非甾体抗炎药:全身疼痛较轻者,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具体包括布洛芬、洛索洛芬、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
中枢性镇痛药:全身疼痛较重者,可予非阿片类和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药常用的有吗啡、哌替啶、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等;非阿片类药物有曲马多和氯胺酮等。
对因治疗
针对引起全身疼痛的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列常见疾病为例:
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即五驾马车,包括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自我监测。
在饮食运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药物降糖。常用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等;注射药物包括胰岛素、利拉鲁肽等。
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细菌感染。
发热患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
骨质疏松
其治疗目的包括解除骨痛、增加骨量,进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钙剂和维生素D二者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用药。补钙可延缓骨丢失,减少骨折发生率。维生素D增加钙、磷吸收,增加骨的矿化以及改善骨质量。除此之外,还包括降钙素阿仑膦酸唑来膦酸特立帕肽等药物。
肺癌
肺癌的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而定,进而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具体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
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以综合治疗为主,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加巴喷丁等;非药物治疗包括需氧运动、柔性训练等,常见的需氧运动有步行、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柔性训练项目有一字马、劈叉、低头摸脚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