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物模糊
概述
视物时无法进行精确分辨
多表现为视物重影、清晰度下降并难以分辨
主要由眼部疾病引起,部分全身疾病也可诱发
治疗原发眼病或全身疾病可获得较好疗效
定义
视物模糊指视物模糊不清,可由眼部疾病所引起,亦可是全身病的眼部表现,包括急性突发性和渐进性视物模糊。
急性突发性视物模糊常由一过性黑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引起。渐进性视物模糊常由屈光不正、白内障等引起。
发生机制
眼屈光系统及视网膜是人能够正常成像和看清事物的基础,物体发出的光线会先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从而成像在视网膜上,进而又视网膜转化图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进行分析。
任何能够导致眼屈光系统变化及浑浊不清的疾病均可引起视物模糊,如眼轴变化引起的屈光不正,角膜病引起的角膜浑浊,青光眼前葡萄膜炎引起的角膜水肿或房水浑浊,白内障引起的晶状体浑浊,后葡萄膜炎引起的玻璃体浑浊等,但该因素引起的视物模糊多数呈渐进性发展。
同时能够引起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异常的疾病也会造成视物模糊,但多呈一过性,不过一旦引起不可逆过程将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ales病、视网膜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Leber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引起的一过性黑矇等均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引起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
此外,部分颅内病变在压迫视神经传导通路时也会引起视物模糊的症状。
类型
突发性视物模糊
突然发生的视物模糊,包括一过性视力丧失和视力丧失数小时或以上,如一过性黑朦、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
渐进性视物模糊
逐渐发生的视物模糊,常见的原因有屈光不正、白内障等。
表现
症状特征
临床上常见的视物模糊指视物不清、重影或模糊一片。视物模糊是眼科临床最常见症状,最常见病因是近视、远视、老花、弱视等屈光不正,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疾病。
视物模糊出现的缓急
突然出现的视物模糊往往提示眼科急症,如视网膜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青光眼发作等。
逐渐出现的视物模糊多为进展缓慢的疾病,如近视、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等。
视物模糊的持续时间
一过性视物模糊多见于动脉缺血或者体位改变造成的一过性黑朦,干眼也可引起视力波动感,休息后可缓解。
持续进行性的视物模糊多为眼科或颅内器质性病变导致,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
视物模糊的严重程度
轻度的视物模糊多见于近视、散光、早期白内障和青光眼等轻症眼疾或者疾病初期。
严重的视物模糊多见于视网膜动脉阻塞、急性青光眼发作、晚期白内障、晚期青光眼、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科急重症或者病程晚期。
出现视物模糊的年龄
儿童视物模糊多见于近视、散光、远视等屈光不正。
中青年视物模糊常见原因有近视、干眼、视疲劳、角膜炎葡萄膜炎及各种眼底病变等。
老年人视物模糊常见原因有白内障、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变性等。
伴随症状
视物重影
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造成的视物模糊,各种原因造成的斜视也可以导致视物重影。
眼红、眼痛
多见于眼部炎症性疾病和眼外伤等导致的视物模糊,如感染性角膜炎、葡萄膜炎、结膜炎、眼内炎及青光眼发作等。
视野遮挡、眼前漂浮物
视物变形
多见于黄斑病变,如黄斑变性、玻璃体黄斑牵拉,黄斑水肿等。
头痛、恶心、呕吐
多见于急性青光眼发作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视物模糊。
原因
多种因素可以引起视物模糊。以下仅列举部分原因,如您需要确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疾病因素
眼表疾病
干眼症:常见症状有眼睛干涩、眼红、眼痛、眼痒、异物感、痛灼热感、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在泪膜不完整时可造成屈光异常导致视物模糊。
视疲劳:主要表现为眼睛酸胀、眼痛、干涩、异物感,视物模糊多由于视疲劳后眼调节力下降所致。
感染性眼病
感染性角膜炎:常会出现眼痛、眼红、流泪和眼睑痉挛等,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视物模糊多出现在感染后角膜浑浊或角膜水肿时。
眼内炎:常出现睫状充血、眼痛,畏光流泪等,视物模糊则出现在炎症导致角膜水肿,或炎性分泌物导致房水及玻璃体浑浊时。
葡萄膜炎:常出现眼痛,眼红,畏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多出现于炎症或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时。
眼部其他疾病
眶内肿瘤:常会出现眼球突出,眼内疼痛,酸胀,视物模糊出现于眶内肿瘤压迫视神经时。
眼眶炎症:常出现眼痛,眼眶红肿,发热,有时可出现全身发热寒战症状,可伴眼球突出,视物模糊出现于视神经被炎症侵犯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突然发生的眼痛,眼胀,头痛,可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则因眼压急剧升高导致角膜水肿所致。
白内障:渐进性视力下降,初期常表现为视物模糊。
眼外伤:突发的头面部或眼部外伤可导致眼球损伤,如角膜裂伤、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等,均可导致屈光间质混浊。
屈光不正:角膜曲率、眼轴、屈光指数、屈光介质位置的异常,或屈光系统中某种屈光介质的缺如等。
视网膜病:视网膜退行性变主要为遗传性疾病,视网膜缺血、炎症等损伤视神经可导致视物模糊。
球后视神经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常为自身免疫性相关,慢性球后视神经炎多由中毒引起,可引起眼痛,视物模糊出现于炎症侵犯压迫视神经。
全身性疾病
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突然直立后出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主要由突然起立后造成的眼及大脑短暂缺血所致。
一过性脑缺血: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和一过性栓塞,血管痉挛等均可导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压迫视神经通路可导致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非疾病因素
药物因素
皮质类固醇、吩噻嗪、缩瞳剂、胺碘酮、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均可引起视物模糊。
环境因素
照明不足或户外运动不足等,可增加近视的发生率。
生活方式因素
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近视,出现视远物模糊。吸烟及饮酒等均可使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就医
就医指征
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突发单眼视物模糊(需要警惕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突发视物模糊伴有眼红、眼痛、头痛、恶心、呕吐(需要警惕急性青光眼发作、各种颅内病变)。
眼外伤导致的视物模糊伴眼红、眼痛、流泪感(需要警惕各种外伤导致的眼部组织损伤)。
视物模糊伴有闪光感、幕样遮挡、眼前漂浮物增多等(需警惕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
尽快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视物模糊进行性加重。
视物模糊伴有反复发作的眼红、眼痛。
视物模糊伴有视物变形
就诊科室
眼科
视物模糊多与眼科疾病相关,应去眼科就诊。
其他科室
当伴有其他疾病或症状时,除了眼科,还应到相应科室就诊:
如伴头痛、恶心、呕吐、眼睑下垂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时,还需要神经内科就诊。
如有糖尿病病史,伴有飞蚊症、视力下降者,还应到内分泌科就诊。
如有高血压病史,伴有视力下降者,还应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视物模糊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否有诱因?
视物模糊是突然出现还是进行性加重的?
是否伴有眼红、眼痛、头痛、恶心、呕吐?
是否伴有视物变形、视野缺损、闪光感、遮挡感?
是否伴有头晕、心慌等全身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颅内肿瘤等全身疾病?
是否有眼部外伤、手术史、颅内肿瘤病史?
既往是否配镜?眼镜度数大约是多少?
既往接受过哪些眼部和全身的检查?
发病后曾接受过哪些药物治疗?治疗是否有效果?
是否有相关家族史或相关遗传病史?
相关检查
出现视物模糊的病人可根据相关病史及伴随症状,分析可能病因,选择进行眼科专科查体,如考虑全身性疾病所致,则还需要进行全身体格查体。
眼科专科检查
裂隙灯检查:可检查眼部的体征,包括眼前节及眼底情况,以便结合其他症状及病史,明确视物模糊的病因。
眼底检查:检查眼底是否有血管或视神经、视盘、黄斑异常,及周边视网膜有无渗出、出血、脱离。
眼B超检查:检查是否有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异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明确眼后节病变及视网膜各层情况,
眼电生理检查:VEP和ERG等可明确视神经病变情况。
眼压测量:可协助判断是否有青光眼
显然验光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屈光不正
视野检查:可评估是否有视神经损伤表现并初步判断视神经损伤部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当出现视物模糊,且可能存在感染性因素时,可行血常规检查,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影像学检查
眼眶CT:可明确是否有眶壁骨折,眶内病变及肿物等。
视神经管CT:可明确是否有视神经压迫或外伤后视神经损伤情况。
颅脑CT:可明确是否有颅内病变对视路造成影响。
缓解与治疗
视物模糊为主观性症状,需通过视力检查明确视力下降的程度,再根据病程、病史、伴随症状、裂隙灯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再行针对性治疗。当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外伤,如颅脑外伤或肢体骨折时,需要先稳定生命体征,再行眼科治疗。
缓解措施
合理用眼
注意用眼卫生,当出现症状时,切勿揉眼,减少局部刺激。
平衡饮食
增加纤维素及优质蛋白摄入,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饮食。
规律作息
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当诊断患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时,应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停留,以免青光眼急性大发作的发生。
专业治疗
眼表疾病
干眼症:适当闭眼休息或通过人工泪液、免疫抑制等治疗方式进行缓解,并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干眼原因,进行相应处置,必要时行手术及激光治疗
视疲劳:通过适当休息及按摩等方式缓解视疲劳,或用治疗视疲劳、干眼等药物,如无明显缓解应在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
感染性眼病
感染性角膜炎:在明确病因后进行抗炎或抗感染治疗,如角膜瘢痕化浑浊影响视力还可行角膜移植改善视力。
眼内炎:根据具体的病因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局部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来控制炎症,如抗生素滴眼液点眼,眼内注射抗生素,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全身静滴抗生素等,如感染严重无法控制可行玻璃体切除和冲洗术。
葡萄膜炎: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如为感染引起,则参考眼内炎抗感染治疗方案,如为免疫因素引起,可应用抗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点眼、注射或静脉滴注等方式治疗,如仍难以控制则考虑玻璃体切除术预防视网膜脱离等情况。
眼部其他疾病
眶内肿瘤:如在发现眶内存在肿瘤但无明显症状时,可定期随访观察,如肿瘤近期增大较快或压迫引起视物模糊或眼球突出,应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物,术中应严格注意保护眼外肌和视神经,并明确病理结果以指导治疗。
眼眶炎症:如为感染引起,则可进行抗生素球后或静脉滴注治疗,如为免疫因素,则进行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注射治疗,对于炎症引起的眼球突出、发热症状则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予局部应用滴眼液、口服醋甲唑胺、静脉或口服脱水剂、或行前房穿刺等方法降眼压治疗,同时可局部应用缩瞳剂以缓解瞳孔阻滞
白内障:对于白内障患者,影响生活时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伴有晶状体脱位者,尤其是全脱位于前房的晶状体,应尽早摘除。
眼外伤:开放式眼外伤者,应暂时局部包扎,避免眼内容进一步脱出,尽快明确损伤部位后,尽快行眼球破裂伤缝合,以还纳眼内组织,减少感染可能。闭合式眼外伤患者应行对症治疗,对于前房积血者,应嘱其制动、高枕卧位,并予止血药。对于房角后退或继发性青光眼者,应行降眼压治疗。
屈光不正:在明确病因后,予戴镜矫正或手术治疗。
视网膜病:眼底血管疾病则进行对因或扩血管药物治疗,如为黄斑疾病或视网膜变性等则可进行相应药物球内注射或玻璃体手术治疗。
球后视神经炎:完善相关病因后进行激素抗炎或抗感染治疗。
全身性疾病
体位性低血压:如平时血压偏低,可以口服生脉口服液或者多进食食盐,运动及动作要放缓,如果体位低血压是由药物引起的,则应减少或停止相应药物服用。
一过性脑缺血:本病主要因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等所引起,因此在明确病因后,应至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或脊柱外科就诊,治疗原发病。
颅内肿瘤:当颅内肿瘤无明显症状时可定期观察,如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物模糊则可根据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治疗,但应评估全身情况并权衡手术价值。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