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D缺乏
概述
概述
小儿维生素D缺乏是指小儿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体内维生素D不足,包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表现为骨骼畸形、运动发育迟缓、惊厥、手足搐搦等,通过增加日晒、补充维生素D等治疗可改善症状。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小儿外科、骨科
临床症状
骨骼畸形、运动发育迟缓、惊厥、手足搐搦等。
危害
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骨骼畸形可影响美观及活动。
检查
体格检查、X线片、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测定等。
诊断
根据骨骼畸形等临床表现,结合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低于正常值诊断。
治疗原则
抗惊厥药物处理急症,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治愈性
治疗可缓解症状,骨骼畸形需较长时间才能改善。
饮食建议
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病因
病因
可能与日晒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需求量大,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等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好发于3个月~2岁小儿。患儿首先出现易激惹、睡眠不安、夜惊、多汗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可因摇头擦枕导致枕秃,继而可出现骨骼畸形和运动发育迟缓,重症患儿表现为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感情、语言及动作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等。
(1)骨骼畸形:颅骨软化、方颅、前囟过大或闭合延迟、乳牙萌出延迟且釉质发育不全、串珠状肋骨、肋骨软化形成肋膈胸或肋外翻、鸡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骺处膨大呈手镯或脚镯征、“O”形腿或“X”形腿、脊柱后凸或侧弯、扁平骨盆、易骨折。
(2)运动发育迟缓:全身肌张力低,肌肉、关节松弛,坐、立、行走功能较晚,腹部膨隆如蛙腹。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患儿出现无发热时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四肢抽动、双眼球上翻、面肌颤动、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不等;患儿还可出现突发手足痉挛,呈弓状,双手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紧贴掌心,强直痉挛,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等手足搐搦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喉痉挛,出现吸气时喉鸣,严重者因窒息导致死亡;无典型症状发作时,经体格检查可发现面神经征、腓反射、特鲁索征阳性。
诊断依据
1.患儿出现骨骼畸形、运动发育迟缓、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等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面神经征、腓反射、特鲁索征等体征阳性。
2.实验室检查中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测定具有诊断意义,缺乏维生素D的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减低。血钙、血磷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可有助于诊断。
3.X线片可明确骨骼畸形的存在,可见干骺端宽大、凹陷呈杯口状,鸡胸,串珠肋,方颅,下肢畸形等。
治疗
治疗方针
抗惊厥药物处理急症,维生素D治疗、钙剂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发生惊厥、喉痉挛等急症的患儿应首先紧急对症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剂。还可选择葡萄糖酸钙葡萄糖合用至惊厥停止,后可改口服钙剂。钙剂不宜与乳类同服。
2.急症控制后或无手足搐搦症的患儿,给予维生素D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无法改善的骨骼畸形,可行矫形术进行纠正。
其他治疗
增加日晒时间,有助于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
预后情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过治疗后,其症状和体征可逐渐改善、消失;如骨骼畸形严重可影响外观及活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在补充维生素D后治愈,如伴发喉痉挛不及时处理可因窒息导致死亡。
护理
日常护理
1.安抚患儿,减少其哭闹,避免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2.鼓励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
3.骨骼畸形影响活动的患儿,应加强保护,防止外伤。
4.矫形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恢复。
饮食调理
1.病期可多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2.如需矫形术纠正骨骼畸形的患儿,可在术前及术后恢复期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有助于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度、促进恢复。
3.恢复期后及维生素D含量正常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均衡膳食,避免营养素缺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