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起小红点
概述
因手背皮下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出血等引起的现象
常见于特应性皮炎,也可见于肝硬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当手背起小红点明显增多,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应及时就医
通过药物、物理等治疗病情可缓解症状,但明确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定义
手背起小红点是指由于感染、血管发育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出血,表现为手背小红点,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皮下出血。
手背起小红点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可局限于某处,也可逐渐扩散至全身,累及程度不尽相同。
发生机制
手背起小红点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因素所致和非炎症因素所致。
炎症因素:由于感染、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等,导致手背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周围产生炎症反应,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致手背出现小红色。
非炎症因素:由于皮肤血管发育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皮内出血或皮内注入染料等,导致手背出现小红点。
表现
手背起小红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疾病或原因引起手背起小红点有各自的特征。因此,其病情程度及伴随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症状特征
不同人手背起小红点在开始的时间、手背红点的部位、严重程度、持续的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特征上,会有所不同。
部分手背起小红点患者,出生时即可出现。程度较轻时,其部位可较局限,持续时间一般较短,通常可自行消退;程度较重时,其持续的时间一般会延长,并散在分布,大多不能自行消退。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瘙痒、局部红肿、溃烂、出血等临床症状。
通常在系统治疗后症状缓解,当再次接触某些药物或疾病发作时,手背可再次起小红点。
伴随症状
伴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发黄、腹水等,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硬化等。
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淤斑等,多见于血液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伴发热、面部红斑、肌肉酸痛等,多见于结缔组织病,如变应性血管炎等。
原因
手背起小红点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导致手背起小红点的原因众多,可能是疾病导致,也可能是生活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所致。
疾病因素
皮肤疾病
特应性皮炎
可突然出现手背部红点,瘙痒明显,继而在红点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和结痂等。
皮损可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如面部、头皮、额、颈、腕、四肢等),病情时重时轻,环境(花粉)等因素可使病情加剧。
荨麻疹
常表现为迅速出现的红点,俗称“风团”。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局部常扁平发红,几个相邻的环状损害可以融合成地图状,偶可形成水疱、大疱。红点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在24小时内同一部位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
湿疹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
疥疮
好发于指缝、手腕、肘窝、腋窝、乳晕、脐周、外生殖器等皮肤薄嫩部位,成人很少累及头皮和面部,但在免疫受损者和婴儿可累及所有皮肤。
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疹、丘疱疹,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可表现为手腕处红点形成,病程较长者可有湿疹样、苔藓样变,剧痒。
消化系统疾病
手背小红点大小不一,小者直径2~3mm,大者可达1cm以上,其中心稍隆起,用笔尖按压中心红斑,则其周围毛细血管褪色,移去压力后即刻复原。
血液疾病
常见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多半发生于小腿,有时发生于股部及前臂,在儿童也常发生于颈部及躯干,数日后逐渐消退。可突然出现下肢、手背等部位小红点,但小红点往往分批出现,约2~3周之久,以后容易复发,往往在数月或数年后才停止。
结缔组织病
常见疾病如变应性血管炎等。
好发于下肢和臀部,尤以小腿为多,亦可见于上肢和躯干,常对称分布。可表现为手背红点形成,亦有溃疡、坏死和小结节,多数患者在祛除诱因后能缓解。
肿瘤疾病
常见疾病如海绵状血管瘤等。
好发于头颈部和躯体皮肤,约半数患者可有内脏、肌肉和骨骼等深部组织受累,内脏中尤以肝脾最多见。表现为手背处红色、紫红色或深紫色的小红点,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扁平或是分叶,用手压按时,像海绵似地可被压缩。
非疾病因素
生活因素
如手部过多的洗涤刺激、摩擦等,部分人可表现为手背小红点,大部分离开接触物后可自行消失。
药物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如情绪紧张、焦虑的思想会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手背出现小红点。
就医
如手背起小红点确因生活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所致,且除去上述因素后手背红点消失,并且无明显不适感时,可无需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如手背红点明显增大,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常需及时就医,进行诊疗。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就医:
手背红点瘙痒剧烈,扰乱睡眠,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伴皮疹、局部破溃、红肿、瘙痒等。
伴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发黄、腹水等。
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淤斑等。
伴发热、面部红斑、肌肉酸痛等。
伴关节畸形、活动障碍、局部隆起等。
就诊科室
出现手背红点建议首诊于皮肤性病科、全科医学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就诊于相应科室:
伴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发黄、腹水等,可能需就诊于消化内科。
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淤斑等,可能需就诊于血液内科。
伴发热、面部红斑、肌肉酸痛等,可能需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伴关节畸形、活动障碍、局部隆起等,可能需就诊于肿瘤内科。
由于导致手背红点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手背起小红点前有无诱因(如过多的洗涤刺激、应用青霉素等)?
手背的红点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手背的红点是单个还是多个?
手背的红点大小如何?是否对称?
手背的红点持续多长时间,是否可自行消失?
有无加重或缓解因素?
除手背的红点,是否还伴有其他症状(如瘙痒、局部红肿、溃烂,出血等)?
病史清单
近期有没有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
家族中是否有成员存在相同或类似的病史或症状?
近期有没有采取过相关治疗?是否可以改善症状?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补充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
视诊:观察皮肤及口唇黏膜颜色,判断是否存在苍白等颜色改变,手背及全身皮肤有无小红点、破溃、水疱、出血等。手背红点是否高于皮肤表面,个数及大小,是否对称,体型是否消瘦。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诊皮肤温度是否增高,手背红点处按压有无褪色,红点高于平面时质软还是质硬,是否可推动。
叩诊:叩诊心肺,判断是否存在心肺结构异常;叩诊腹部,判断是否有移动性浊音。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用听诊器听诊心肺,判断是否存在呼吸音异常及心脏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沉、C反应蛋白:可明确是否存在有潜在的炎症或免疫疾病。如血沉或C反应蛋白阳性,常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免疫疾病。
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用于明确有无血液疾病。若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影像学检查
彩超:腹部超声可用于观察肝脏器官有无实质性的病变。若腹部超声示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脾大、门静脉扩张、腹水等表现,可提示肝硬化。
CT:腹部CT可用于明确有无肝脏等疾病。如CT表现为肝脏密度高低不均、肝脏缩小等,可提示肝硬化。
磁共振(MRI):可明确皮肤红点情况,若表现为不均匀的强化、明显高信号、团块影像,可提示海绵状血管瘤。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及变应性血管炎的金标准。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了解组织细胞数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细胞等。但由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属于有创操作,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除外操作禁忌。
骨髓象检查
骨髓穿刺是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骨髓常规检查等可以了解骨髓中各种血细胞数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细胞等。但由于骨髓穿刺属于有创操作,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除外操作禁忌。
缓解与治疗
出现手背红点,需明确诱因,若与生活方式、药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去除诱因后大部分可在短期内自行消退。
如手背红点持续存在,且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保持适宜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以免在过冷、过热的环境下工作及居住,如需在寒冷、炎热环境生活或工作,需提前做好保暖、降温等防护,当出现扬沙、花粉时,可佩戴口罩、太阳镜等减少粉尘、花粉的接触。
饮食方面
规律合理饮食,避免挑食,可适当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饮酒,如对洗涤剂、肥皂等过敏,可更换洗涤剂或使用时佩戴手套。
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尽量改善焦虑、悲观等情绪,必要时建议咨询心理医师。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手背红点经医生诊断后,需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应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来进行改善。伴随其他系统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一般治疗:如小面积的红点且不伴随其他症状者,通常可暂时观察,一般短期内即可消退。
物理治疗:可用激光、红外线、紫外线等辅助治疗改善皮肤颜色。
手术治疗:如出血明显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止血。
对因治疗
针对引起手背红点的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列常见疾病为例:
特应性皮炎
治疗原则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
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软膏)抑制炎性渗出,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抗过敏治疗,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肝硬化
治疗旨在改善肝功能、治疗并发症、延缓或减少对肝移植需求为目标。
变应性血管炎
治疗原则为寻找并祛除可能的致病原因,采取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
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减轻疼痛,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软膏涂抹于皮损处缓解症状;如皮损范围广泛、症状较重者给予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者可加用沙利度胺;如仍不能控制可联合环磷酰胺等细胞毒药物。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原则为提高血小板水平,减少出血的风险。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外伤。若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可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不能耐受激素或激素治疗无效时可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环孢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
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用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血管内硬化治疗、激光治疗、弹力套保护等,如瘤体巨大、有恶变倾向,可手术治疗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