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出汗
概述
手部(包括手掌、手指间及指端等)汗液产生过多称为手出汗
可表现为手掌、手指间及指端多汗,汗液分泌量较多时,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汗珠
需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不同原因引起的手出汗,预后存在较大差异
定义
在环境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手部(包括手掌、手指间及指端等)汗液产生过多即为手出汗。
发生机制
汗腺分为大汗腺、小汗腺和顶汗腺三种,小汗腺占比最高,且手部只有小汗腺。手部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手出汗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情绪中枢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等有关。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有研究发现,手出汗患者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进而手部皮肤舒缩反应增加,导致手出汗。
情绪中枢调节障碍:情绪性出汗和体温调节性出汗都是由交感神经胆碱能神经触发的。情绪性出汗完全受大脑皮层影响,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异常兴奋,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等物质分泌过多,手部汗腺过度收缩,出现手出汗等。
遗传因素:手出汗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部分手出汗患者,其父母、兄弟姐妹可能也有类似情况。
类型
手出汗按出汗程度分类,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按发生原因分类,可分为生理性手出汗和病理性手出汗两类。
按照出汗程度分类
轻度:手掌潮湿看不到明显汗滴。
中度:指端有出汗。
重度:可见汗液滴下。
按照发生原因分类
可分为生理性手出汗和病理性手出汗。生理性手出汗可见于湿热天气、精神紧张、食用辛辣食物等;病理性手出汗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手出汗无明显诱因,可能与自主神经中枢调节障碍有关,也可能与遗传等有关。
继发性手出汗可继发于机体系统性疾病,包括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感染发热类疾病如疟疾、结核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震荡、偏瘫、脊髓神经病变等,精神因素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表现
手出汗一般表现为手掌、手指间及指端多汗,汗液分泌量较多时,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汗珠,严重时可伴随腋窝、腹股沟和面部等部位的多汗。
症状特征
生理性手出汗
手出汗通常表现较轻,存在明显诱因,去除诱因后症状通常会减轻或消失。
可发生在炎热潮湿的环境、精神紧张、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情况下。
病理性手出汗
手出汗通常表现较重,持续存在,一般不会自行缓解。
可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表现,如多食、消瘦、心悸、高血糖、激动、焦虑不安、短暂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虚弱乏力、寒战高热咯血等。
伴随症状
伴多食、消瘦、心悸,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伴高血糖、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可见于糖尿病。
伴激动、焦虑、不安、急躁易怒、失眠健忘等,可见于垂体功能亢进。
伴月经紊乱、潮热、心悸头晕、情绪波动等,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
伴外伤、短暂的意识障碍、近事遗忘等,可见于脑震荡。
伴同侧上、下肢瘫痪、言语不利等,可见于偏瘫。
伴肌肉瘫痪、关节挛缩畸形等,可见于脊髓神经病变。
伴全身汗出、寒战高热等,可见于疟疾
伴全身汗出、咳嗽咯痰、咯血等,可见于肺结核。
伴心慌、胸闷、排尿异常、焦虑抑郁等,可见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原因
手出汗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导致手出汗的原因众多,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炎热潮湿的环境、精神紧张、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所致。
通常需要结合手出汗的特征、伴随症状、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手出汗的原因。以下为手出汗的常见原因,并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就医。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导致的手出汗可见于原发性手出汗和继发性手出汗两类。
原发性手出汗
原发性手出汗通常无明显原因,有遗传倾向,如患者父亲、母亲及兄弟姐妹可能患有此病。
继发性手出汗
内分泌代谢障碍性手出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可以局部表现为手出汗,也可以全身出汗,伴随消瘦、多食、多饮、多尿、消瘦、情绪急躁等。
感染发热性手出汗:如疟疾、结核等。主要表现为手出汗,甚则全身汗出,伴随发热、消瘦等。
神经源性手出汗:如脑震荡、偏瘫、脊髓神经病变等。主要表现为相应神经节段的感觉、运动异常,可以表现为手出汗,严重时伴全身汗出。
精神因素性手出汗: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主要表现为手出汗,合并有足部、腋窝等部位汗出,严重者全身汗出,伴心慌、胸闷、排尿异常、焦虑抑郁等症状。
非疾病因素
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情绪紧张、饮食因素等引起的手出汗。
环境因素,如长时间处于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导致的手出汗。
情绪紧张,如情绪紧张引起的手出汗。
饮食因素,如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出现的手出汗。
就医
如手出汗伴有环境、情绪紧张、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等因素,祛除以上因素后手出汗消失,可无需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手出汗持续未缓解,同时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就医:
手出汗持续未缓解,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如足底、腋窝等,甚则全身汗出。
伴有多食、消瘦、心悸等。
伴有高血糖、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
伴有激动、焦虑不安、急躁易怒、失眠健忘等。
伴月经紊乱、潮热、情绪波动等。
伴有活动不利、言语不利等。
伴肌肉瘫痪、关节挛缩畸形等。
伴有虚弱、乏力等。
伴有全身汗出、咳嗽咯痰、咯血、寒战高热等。
伴有心慌胸闷、精神紧张等。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伴有外伤、意识障碍等。
伴有血糖突然升高、昏迷等。
伴有胸闷喘憋,服药后症状未缓解。
就诊科室
出现手出汗时,建议首诊就诊于全科医学科、皮肤科、内分泌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就诊于相应科室:
伴有咳嗽咯痰、咯血、全身汗出、寒战高热等,可能需就诊于感染内科。
伴有同侧上、下肢瘫痪、言语不利、肌肉瘫痪、关节挛缩畸形、焦虑不安、急躁易怒、失眠健忘等,可能需就诊于神经内科。
伴有心慌、胸闷、排尿异常、焦虑抑郁、头晕、面色苍白、过度换气、肢体麻木、抽搐等,可能需就诊于精神心理科。
伴有胸闷喘憋,服药后未缓解,可能需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伴有虚弱、乏力等,可能需就诊于营养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儿科,更年期女性建议就诊妇科。
由于导致手出汗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手出汗有无诱因(如处于炎热潮湿的环境下、情绪紧张、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处于更年期等)?
手出汗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手出汗是单侧还是两侧?
手出汗什么时间最严重(白天和晚上是否有差别)。
手出汗有无加重或者减轻的因素?
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多食、消瘦、心悸、高血糖、激动、焦虑、不安、短暂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虚弱乏力、寒战高热、咯血等)?
病史清单
既往有无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
近期是否有服药?是怎么服用的?效果怎么样?
近期生活习惯是否有改变?情绪是否有波动?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无结核等病史?是否有手术史?
女性患者是否处于更年期?
家里其他人是否有手出汗?家族中是否有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补充哪些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糖耐量测定、头颅CT及磁共振(MRI)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原因。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视诊:医生会观察头部有无外伤,手出汗的程度;手部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杵状指等;手部有无皮损,有无斑丘疹等;足底、腋窝、胸部等部位是否有汗。
触诊:医生会触诊甲状腺大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抬举样搏动;是否存在心包摩擦感;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肝脏有无肿大;双下肢有无肿胀。
叩诊:叩诊心界大小是否正常;肝区、肾区有无叩击痛;是否有移动性浊音;叩诊膀胱充盈程度。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听诊心音是否正常;有无奔马律,是否有心包摩擦音,有无腹主动脉、肾动脉血管杂音等。
专科查体:检查两侧肌力、肌张力是否正常;触觉、温度觉是否异常;脑膜刺激征(颈强直试验、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异常(巴宾斯基征、霍夫曼征等);指鼻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有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常规主要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过敏等。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或者比例升高,通常提示感染;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常提示过敏。
C反应蛋白:若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等。
尿常规:若尿常规检查出现尿酮体,可能提示血糖升高。
肝肾功能: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可提示肝功能异常;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升高,常提示肾功能损伤。
甲状腺功能:可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若出现FT3、FT4升高,TSH下降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心肌酶升高通常可提示心肌损伤。
性激素六项:主要判断体内激素水平是否下降,可提示是否处于更年期。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主要是为了查看心脏有无器质性病变,如二尖瓣狭窄、心室肥厚等。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可查看肝脏、肾脏的位置及大小等。
X线:头颅X线主要用于观察颅骨的形态,结构,密度的异常表现,有无头部外伤;X线胸片可以查看心脏大小、是否有积液等,如心脏增大,见于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
CT:头颅CT可明确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偏瘫、脑震荡等)、是否有头部外伤等。
磁共振(MRI):头颅磁共振可以检查常见的颅内病变及结构异常,如缺血性脑卒中等。
缓解与治疗
出现手出汗,需明确诱因。如与环境因素、情绪紧张和饮食因素相关,去除相关因素后缓解。
如手出汗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日常中避免炎热潮湿的环境,穿宽松衣服,经常更换袜子和鞋垫,注意休息;更年期患者可适当运动。
饮食习惯
注意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酒等。
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较大,情绪保持稳定。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可给予对症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常用治疗如下。
六水氯化铝:六水氯化铝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外用药物,用于轻中度手出汗患者。常用的药物有20%氯化铝乙醇,6.25%四氯化铝,12%氯化铝碳酸钠水等。
外用抗胆碱能药物:包括丙氨酸东莨菪碱、甲基硫酸二苯甲胺、硫酸阿托品和甘罗罗酯等。
A型肉毒杆菌毒素:A型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常见的、安全的、有效的局部多汗症注射药物。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通过阻止胆碱能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起效,大多数患者每年需要1到2次肉毒毒素治疗。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适用于中重度手出汗,需遵医嘱进行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疾病为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和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甲状腺合成激素,放射碘和手术则是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硫脲类(如丙硫氧嘧啶)和咪唑类(如甲巯咪唑)。
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主要包括“五驾马车”,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常用药物包括双胍类(如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胰岛素(如德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
脊髓神经病变
脊髓炎所致者,治疗原则为减轻脊髓损伤,防治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因脊髓压迫导致者,治疗原则是早期去除压迫病因,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核
抗结核化学药物的使用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合理应用化疗药物,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合理化疗是指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及全程用药。抗结核药物主要包括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