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形腹
概述
概述
蛙形腹是指腹部对称地向两侧膨出,腹部横径超出胸壁,中央部分较扁平,形似蛙腹者。又名蛙腹。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儿科、消化内科
部位
腹部
常见疾病
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核菌素试验、B超、CT、X线片、组织病理检查等。
原因
常见原因
2.其他:佝偻病先天性巨结肠等。
其他原因
蛙形腹也可见于某些正常婴幼儿。
检查
体格检查
佝偻病在进展期,由于肌肉、肌腱变松软,紧张度低下,腹壁及肠管肌肉松弛,导致肠腔积气,腹部膨大,形如蛙状。晚期肝硬化和结核性腹膜炎出现腹水,平卧时液体积于腹腔两侧而使腹呈蛙腹状。先天性巨结肠由于结肠管扩张,可出现蛙形腹。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肝硬化示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2.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佝偻病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多,且随病情进展不断上升。
3.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影像学检查
1.B超肝硬化B超检查示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静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佝偻病患者尺骨和桡骨远端及肋骨干骺端各部位的改变,并可反映机体钙缺乏由轻到重的过程。
2.CT肝硬化CT检查示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静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
3.X线片佝偻病X片示钙化带毛糙,干骺端增宽呈杯口畸形,骨皮质变薄,长骨变曲或有病理性骨折等表现。
病理检查
取距肛门齿状线3cm以上直肠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有异常增生的神经节纤维束,但无神经节细胞,此为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金标准。肝穿刺活检可确诊肝硬化。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鉴别诊断
1.先天性巨结肠
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吸收,造成患儿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儿。结肠管扩张,可出现蛙形腹。
2.肝硬化
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失代偿期有肝功损害及门静脉高压表现。全身症状有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有出血倾向及贫血、内分泌障碍、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平卧时液体沉于腹腔两侧而使腹呈蛙腹状。
3.佝偻病
佝偻病在进展期,由于肌肉、肌腱变松软,紧张度低下,腹壁及肠管肌肉松弛,导致肠腔积气,腹部膨大,形如蛙状。
4.结核性腹膜炎
本病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腹痛、腹水,亦有畏寒、高热骤然起病者。腹腔若有中量积液,平卧时液体沉于腹腔两侧而使腹呈蛙腹状。
就医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引起蛙形腹的原发病。
1.先天性巨结肠一旦确诊,均需进行巨结肠根治术解除症状。
2.肝硬化改善肝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降低门静脉压力;引流腹水;积极治疗并发症。
3.佝偻病防止骨骼畸形,根据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4.结核性腹膜炎早期、联合、全程、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