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气
概述
概述
双吸气是表现为在连续两次较短的吸气后出现较长的呼气,类似于哭泣时的抽泣动作。又称抽泣样呼吸,是呼吸困难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因呼吸中枢受增高的颅内压和供血减少刺激引起,常见于重症颅脑疾病,如脑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就诊科室
急诊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
部位
头部、胸部
常见疾病
脑出血、脑膜炎、脑炎。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凝血功能检测、血糖测定、病原体检测、超声检查、X线片、CT、磁共振成像、组织病理学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等。
原因
常见原因
1.血管损伤如脑出血等。
2.炎症如脑炎脑膜炎、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等。
3.其他如脑外伤、脑肿瘤等。
检查
体格检查
1.视诊视诊可了解患者面容、姿势、意识情况、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等,发现双呼吸等呼吸困难,为诊断提供初步参考。
2.听诊听诊可了解患者呼吸音、心音等,初步评估患者心、肺情况,排查心、肺疾病。
3.触诊触诊可了解患者有无肿大的浅表淋巴结、肿块等。
4.专科体格检查专科体格检查可了解生理反射是否存在、有无病理反射等,为评估患者意识情况等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常规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可提示炎症及其严重程度,在脑出血重症患者的急性期也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包括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脑脊液压力测定等,可了解有无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等。可明确诊断脑出血患者多不行脑脊液检查,以免发生脑疝
3.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可了解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为脑出血等疾病提供病因及治疗的参考。
4.血糖测定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5.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包括病原体培养、病原体DNA检测、病原体抗体检测等,可作为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依据,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结合药敏试验还可为治疗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脑血管血流情况,发现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判断颅内高压和脑死亡。
2.X线片X线片可用于发现肺部脓肿、骨髓炎等感染病灶,为诊断等提供参考。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
3.CTCT可了解颅脑情况,发现脑肿瘤、脑室扩大、脑移位、脑脓肿等。注射造影剂可进行血管造影,显示静脉闭塞等血管改变。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对颅脑等软组织病变更敏感,可显示脑膜渗出、皮质反应、脑干及小脑出血等,还可显示微小病变,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也可作为肿瘤同其他疾病鉴别的依据。
其他检查
1.心电图心电图可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危重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是必要的,可实时反映患者心脏情况,有助于治疗。
2.脑电图脑电图可显示脑电活动情况,在脑炎等患者可发现脑电异常。
诊断
诊断原则
双呼吸的临床表现,结合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等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脑出血患者常有高血压等病史,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双呼吸等呼吸困难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不等大等体征。重症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糖浓度增高等。凝血功能检测可有异常,提示凝血功能障碍。颅脑CT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等,为诊断提供依据;磁共振成像在脑干和小脑出血及监测出血进程上更有优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可检出脑动脉瘤等,明确病因。
2.脑炎
脑炎患者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双呼吸,体格检查可发现神经系统异常。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可提示颅内感染及其严重程度。X线片可用于排查胸部等部位的感染病灶。CT、磁共振成像可显示颅脑炎症改变的范围等。病原体检查则具有诊断意义,并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3.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可有发热、呕吐、头痛、烦躁等症状,神经症状可逐渐加重出现嗜睡、昏迷、双呼吸等。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可提示感染及其严重程度。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影像依据,并排查肿瘤等疾病;X线片则可发现胸部等其他部位感染灶。病原体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具有诊断意义。
就医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