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便
概述
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质地清稀呈稀水样,但不伴黏液、脓血等
多由病毒感染为代表的胃肠道疾病引发,还可见于食物、药物、精神心理因素
腹泻量大或长期存在,或伴发热、腹痛、便血等,或影响到正常生活时需就医
补液和营养支持是治疗核心。药物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才是治愈关键
定义
水样便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是腹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主要由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所引起,呈自限性;少部分与消化吸收不良、药物、毒素、变态反应、急性肠道缺血相关。
不同于急性腹泻的是,水样便强调粪便中含水量增加,质地清稀呈稀水样,一般无黏液和血便等伴随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易并发脱水。
发生机制
肠道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吸收功能,在生理状态下,吸收了大部分经口摄入及胃肠分泌的液体,约9-10升/天。
因此,任何可导致肠道重吸收水的功能受损(尤其是下降超过1%)或刺激肠道黏膜细胞,促进其分泌的病理性因素,即可在粪便中观察到大量水分,呈水样便。
水在肠道的吸收是跟随NaCl等溶质分子的吸收而被动吸收。肠道感染产生的多种毒素可干扰肠上皮细胞的Na+及水重吸收。
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液中的水分大量进入高渗肠腔,导致形成水样便。
类型
根据水样便成因,其可分为如下三类。
分泌性水样便
外科手术相关的大量肠段切除、弥漫性小肠等引起的肠腔表面积减少,会显著限制肠腔对Na+等重要电解质的重吸收,导致对水的间接重吸收大幅度降低,最终引起水样便。
渗透性水样便
由于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液中的水分大量进入高渗肠腔,如乳糖酶缺乏的患者,摄入的乳糖无法水解即形成肠内高渗,或服用盐类泻剂、甘露醇等所导致的水样便皆为此类。
复合性腹泻
真实世界中,腹泻的发生机制并不单一,多为分泌性与渗透性相并存,只是其中之一占据优势。
表现
水样便是一种对粪便性状的描述,指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呈清稀或稀水样,属腹泻患者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其多急骤起病,排便≥3次/日,但一般每日高达10次以上。排便时常伴腹胀、腹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等不适。
症状特征
根据水样便发病机制的不同,水样便特征存在一定差别
分泌性水样便
因感染等病因导致的分泌性水样便具有以下特点:
便量较高,每日大于1L,多时可高达10L。
大便以水样为首要表现,无脓血,少有臭味。
粪便pH多为中性或弱碱性,少有酸性。
禁食48小时后腹泻仍持续存在,且大便量仍大于500mL/d。
乏明显腹痛、腹胀等不适。
渗透性水样便
因高渗物导致的渗透性腹泻常在去除诱因后,或禁食48小时后腹泻停止或显著减轻。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水样便特征存在一定差别
小肠性水样便:小肠病变伴随的其他不适症状定位多集中于脐周。因小肠主要负责吸收,故该部位病变的粪便量多、烂或稀薄,可见脂肪或不消化物质,黏液少且臭,常见体重减轻。同时因大肠水分重吸收功能正常,故大便次数相对较少,2-10次/天,不伴里急后重等不适。
大肠性水样便:大肠病变伴随的其他不适症状定位多集中于下腹部或左下腹。因肠内容物已经过功能正常的小肠,故大肠处的腹泻伴随的粪便量少,且少见体重减轻。加之大肠功能以吸收水分为重,故大便次数明显高于小肠性水样便。其还可伴随脓液、黏液等物质,同时有里急后重的不适。
伴随症状
腹痛
脐周疼痛多与小肠疾病相关,下腹部或左下腹疼痛多与大肠疾病相关。
里急后重
表现为排便排不尽感,多与结直肠病变相关,如急性痢疾、直肠炎症或肿瘤等。
消瘦
多与小肠病变相关,如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皮疹或皮下出血
腹部肿块
重度失水
多与分泌性腹泻相关,常见于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或尿毒症等。
关节痛或肿胀
原因
疾病因素
感染性疾病
水样便为腹泻的一种特殊表现,多与胃肠道感染相关,呈自限性。病原体包含病毒、细菌和原虫三大类,其中又以病毒最为常见。而重度水样便患者绝大多数则是由细菌性病因引起。原虫感染相关较为少见。
病毒:常见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沙波病毒等。
细菌:常见包括艰难梭菌、弯曲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
原虫:常见包括加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环孢子虫等。
非感染性疾病
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等均可引起水样便。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因肠道蠕动增强,引起肠腔内物质与肠粘膜接触时间大幅缩短,导致大量水分残留于粪便中。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小肠缺乏乳糖酶,无法将乳糖分解为单糖吸收,导致乳糖堆积和发酵,在食用或饮用乳制品后出现腹胀、呃逆、腹痛、腹泻等症状。
炎症性肠病
是一类与自身免疫相关,但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的特发性肠道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回肠、结肠、直肠为主要受累区域,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特点。通常起病缓慢,个体差异大,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等。
肿瘤
其他疾病
包括但不限于血管炎、内分泌疾病、特发性分泌性腹泻等疾病。
非疾病因素
食物因素
食用大量无法消化吸收或渗透压大的物质后均可引起粪便含水量增加,严重者可表现为水样便。
药物因素
各类泻药、前列腺素类药物等均可促进胃肠动力,引起粪便含水量增加,严重者可表现为水样便。与此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相关肠道菌群紊乱也可造成水样便。
精神心理因素
大量研究均支持精神心理对消化系统的重要性,以脑肠轴为代表的研究认为个体精神心理状况会显著影响胃肠道,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均可能引起水样便。
就医
水样便多与病毒感染相关,又以诺如病毒为主,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也可见于食物或药物相关,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常在充足支持治疗下可自行缓解。但若不是上述因素引起的水样便,或腹泻量大,有脱水相关表现,或伴发热、腹痛、便血等不适,或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当出现水样便伴随以下情况时建议就诊:
持续发热。
严重腹痛或腹部僵直。
粪中伴脓液,或黑便或便血。
心悸、头晕黑朦、尿量减少或色泽加深、直立性低血压。
炎症性肠病病史者。
就诊科室
根据水样便持续时间的不同,若为急性水样便,通常建议首诊于急诊科、感染内科或肠道门诊。
慢性水样便则建议首诊于消化内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于儿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水样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发作频率如何?持续多长时间?
每日排便次数、便量以及粪便质地、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
是否伴随发热、腹痛、腹胀、腹部僵硬、腹泻、粘液便、头晕黑矇、尿量减少或色泽加深、直立性低血压等不适?
近期或长期内是否存在压力大、情绪紧张等不适?
病史清单
既往慢性病史和消化道病史?
近期是否有不洁饮食,是否服用生冷、辛辣、油腻或糖类食物?
近期共餐者有无类似情况,家庭其他成员有无相似表现?
是否在服用什么药物?
是否接触过禽类动物、疫水?是否外出旅行?
是否有家族性肿瘤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进行哪些检查以明确病变情况,及排除潜在的高危疾病。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视诊:医生会观察腹部是否有异常,如肿块等。
触诊:医生可能还会用手触诊胸前、腹部等区域,主要查看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肿块,以及肝脾脏器、周围淋巴结等是否存在异常等。
叩诊:医生会对腹部进行叩诊以判断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等。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聆听胃及肠道的蠕动情况,以及周围血管是否有异常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
便常规、隐血及病原学检查:主要看是否有便血和特殊病原感染(如寄生虫)。
胃镜及结肠镜检查
胃镜与结肠镜是消化内科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医生通过对患者胃、十二指肠、盲肠以及结直肠进行观察,探查可能病因,检测是否存在消化道系统性疾病,并就部分患者进行活检以做进一步检查。
影像学检查
怀疑存在消化系统肿瘤时,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腹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潜在风险,或完善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水样泻虽多与病毒感染相关,具有自限性特点,但短时间内大量液体丢失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心悸、头昏、乏力、出汗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饮食
补液和维持营养等支持治疗尤为重要,及时饮用含水、盐和糖的溶液补液。病情严重者可使用口服补液盐补液。
生活习惯
推荐清淡、软烂和易消化食物,如煮熟的加盐淀粉食品和谷类食品,如土豆、面条、大米、小麦和燕麦。此外,也可食用饼干、香蕉、汤和煮熟的蔬菜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乳糖不耐受患者避免摄入牛奶或含乳糖食物。若患者厌食,或出现呕吐或恶心,可短期内仅摄入液体。
水样便后应当避免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加量过渡到正常饮食。
家庭常用非处方药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水样便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和维持营养,同时预防电解质紊乱。轻度腹泻患者推荐口服补充,重度腹泻患者推荐静脉输液,待症状缓解后,应及时过渡为口服补充。
持续性腹泻且未出现明显休克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地芬诺酯、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以改善腹泻。
对因治疗
水样泻多见于急性腹泻患者,相关病因众多,治疗手段大相径庭,故此处仅理解部分常见病因的专业治疗方案,具体以就诊医院意见和最新指南为准:
肠道感染:一般不会常规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只有细菌感染明确、且症状严重或有疾病加重风险的特定患者才给予抗生素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通常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即可控制腹泻症状。
食物中毒:洗胃治疗一般可明显控制水样便,严重者可能需要开展血浆置换。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