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手麻
概述
睡眠过程中发生的手部麻木,往往在醒来时发现
原因众多,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长时间麻木不缓解,进行性加重或伴有肢体无力、失语等症状时需尽快就医
积极查找原因,针对性治疗,结合理疗、营养神经药物通常能获得较好效果
定义
睡觉手麻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手部麻木症状,往往在醒来时发现并缓解,但也可持续到日间。
睡觉手麻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可因压迫、受凉等生理原因,也可见于颈椎病、周围神经病变甚至脑血管病
生理性原因造成的睡觉手麻通常持续时间短、症状轻,可自行缓解。
而严重、长时间无法缓解的睡觉手麻不仅会严重地影响睡眠和工作质量,还往往提示发生了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发生机制
皮肤是身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整个皮肤都布满了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的感受器,而手部所分布的感觉神经末梢最为密集。
当手部皮肤接受感觉刺激后,感觉信号会沿着神经末梢、神经干、神经根、脊髓、脑干一路上升,向大脑皮层传送,并由大脑皮层综合分析。
此传导通路中任意部位的损伤均可引起手部出现麻木症状。
而睡眠时,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果睡姿不当,手部受压、受凉,可引起皮肤感受器、手部的末梢神经、神经干受压,引起麻木症状。
枕头高度不适合,颈部姿势不良,或已患有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疾病,可牵拉、刺激颈部神经后根、支配手部的神经,引起手部麻木。
一些脑血管病、颈部脊髓病变如在睡眠中发病,也可出现睡觉手麻,最典型的是脑梗死。
因糖尿病、药物中毒、上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低钙血症等原因引起的手部麻木,可因睡觉时缺乏活动,血液循环较日间差,而表现为睡眠时症状较日间更为明显。
类型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睡觉手麻:
生理性睡觉手麻:多伴有明确的诱因,如姿势不当,长时间压迫手臂或者手掌、外界温度过低等,一般在解除诱因后即可快速缓解,不必特殊处理。
病理性睡觉手麻:由皮肤、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常持续不缓解,可伴有皮肤感觉减退、肢体无力等症状。
表现
症状特征
睡觉手麻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除了麻木外,还可有烧灼感、针刺感、蚁爬感等异常感觉。
生理性麻木多持续时间较短,一般调整姿势,并适当活动上肢后,即可自然逐渐缓解。
病理性麻木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于单侧或者双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一般无法自主缓解。
伴随症状
如为皮肤病变,可伴随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损。
手指发凉、发白、酸痛,常见于上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颈部疼痛、头晕、上肢麻木、疼痛,常见于颈椎占位病变、颈椎外伤、颈椎间盘突出等。
睡眠中突然发生手部麻木伴肢体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常见于脑卒中,尤其是脑梗死。
双侧手足麻木,常见于糖尿病、药物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
伴有手足抽搐,可见于低钙血症
原因
导致睡觉手麻的原因众多,包括脑、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也会存在一些生理性因素,如长时间受压、固定的姿势等。
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睡觉手麻的多项因素,不代表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疾病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颈脊髓内肿瘤等。
颈椎疾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
周围神经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腕管综合征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等。
全身系统性疾病: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非疾病因素
睡姿不良压迫上肢、手部,睡眠环境过于寒冷都可能引起睡觉手麻。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且可迅速消失,也不伴有其他症状。
就医
偶发的、短时间的睡觉手麻且不伴随其他症状的可能无需特殊处理,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发其他症状,则常常需要就医进行处置。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睡觉手麻持续较长时间不缓解或逐渐加重。
睡觉手麻已明显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
合并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损。
合并颈部、上肢疼痛、肢体无力等表现。
睡觉中或睡醒后突发的手麻,伴随肢体活动无力或者言语不清,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病,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紧急送急诊科救治。
就诊科室
出现睡觉手麻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于相应科室就诊。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需就诊于内分泌科。
由于导致睡觉手麻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手部麻木的起病和持续时间。
有没有什么情况下可以缓解?比如改变体位等。
症状是间断出现还是持续出现?是否延续到日间?
严重程度如何?
是单侧还是双侧?部位、范围?部位是否固定?
是否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损?
是否伴随肢体活动无力或者言语不清?
病史清单
日间是否有长时间低头、使用鼠标等情况?
之前有什么诱因吗?比如枕头高度、睡觉时的环境温度?
以往有什么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头颈部是否受过外伤?做过什么手术?是否接受过放射治疗
平时服用哪些药物?
家族中其他人是否有类似情况?
相关检查
身体检查
详细检查手部皮肤及关节是否存在皮疹、红肿、触痛、压痛、关节活动范围如何。
详细检查手部肌肉力量、皮肤感觉、肌张力。
常用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微量元素等:排查有无低钙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可完善血糖谱监测,包括静脉血、指端血;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其他检查
颈椎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X线、CT、MRI,可判断是否存在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部神经根、脊髓是否有受压、损伤及病变等。
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可判断是否存在颅脑占位病变、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是否存在上肢动脉闭塞以及大动脉炎
神经肌电图:可检查是否存在神经损伤及病变程度,如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缓解与治疗
对于睡觉手麻的治疗,有明确病因的一定要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可适当应用药物、理疗等方法缓解症状。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注意保护颈椎,日间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看手机、使用鼠标、打麻将等。
选择适当高度、质地的枕头。
注意睡姿,避免长时间一个方向侧卧。
注意睡眠环境温度,手部注意保暖。
饮食建议
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糖尿病患者注意三餐规律,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可适当食用动物肝脏、蛋黄、麦麸等食物补充B族维生素。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可尝试使用改善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补钙的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如叶酸、B族维生素、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修复。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依帕司他等。
对于低钙血症的患者使用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补钙治疗。
康复治疗
颈椎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等有助于改善神经受压、改善神经营养状态,缓解麻木症状。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以下仅以部分疾病为例:
颈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应注意休息,佩戴颈托,病情严重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行颈椎椎间盘切除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通常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为主,如胰岛素、二甲双胍、那格列奈等。
腕管综合征:主要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受压。
脑梗死:及早进行溶栓治疗,此外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如伴有肢体无力需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