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麻木
概述
双侧手、脚同时出现麻木症状
主要与神经系统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当突然出现四肢麻木,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头晕、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结合局部理疗、营养神经治疗
定义
四肢麻木指双侧手、脚部位同时出现异常感觉。
通常表现为四肢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少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感觉过度敏感。
四肢麻木主要与神经系统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有关。原发疾病不同,发生机制也有所差异。
发生机制
手脚部位的皮肤有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的感受器。
当手脚在受到触碰、温度等刺激后,信号会沿着不同神经通路向大脑传送。经过末梢神经、神经干、神经后根、脊髓等多部位传递,最终到达大脑的感觉功能区,由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并形成感觉。
能同时引起双侧手、脚麻木的原因主要包括:
颈部脊髓、脑干、广泛脑部病变,引起四肢感觉神经传导异常。
广泛的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全身周围神经末梢损害。
类型
根据四肢麻木的分布形式可分为以下类型:
末梢型,即双手、双脚的周围神经末梢损伤引起麻木。
脊髓型,因颈部脊髓损伤导致躯干、四肢麻木。
脑型,因脑干、广泛的脑部病变导致双侧肢体麻木。
其他类型,包括癔症、皮肤病变等原因导致的麻木。
表现
症状特征
患者感觉双侧手脚皮肤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正常感觉,对痛觉、温觉、触觉的阈值增高,需要接受比正常时更强烈的刺激时才能有感觉,甚至无法感知。
多伴有“过电样”、“蚁爬感”等主观感觉异常,部分可伴有皮肤痛觉过敏。
不同类型的四肢麻木表现有所差异:
末梢型表现为双侧手脚同时出现麻木,麻木程度较为一致,感觉像戴了手套或袜套,指(趾)尖重于近端(腕部、踝部)。
脊髓型表现为四肢麻木,颈部及上胸部可有明确的感觉异常平面等。
脑型常表现为双侧面部、手、脚、躯体麻木,但两侧麻木程度可不一致。
其他类型,麻木范围常不符合神经分布,可不固定,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精神紧张、皮疹等表现。
伴随症状
如为周围神经受累引起,可伴随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精细动作欠灵活、行走不稳、皮肤苍白、变薄、粗糙、汗毛稀疏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如为脊髓受累引起,可伴随四肢无力、大小便障碍、剪刀步态。
如为脑部受累引起,可伴随面部麻木、口角歪斜、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
如为皮肤病变,可伴随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损。
原因
疾病因素
可由神经系统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及精神心理问题所致:
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
颈部脊髓病变
脑部病变
脑干部位的卒中、肿瘤。
全身系统性疾病
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出现四肢麻木。
肿瘤:常见于肺癌、淋巴瘤,以及出现的副肿瘤综合征、POEMS综合征等相关疾病。
营养障碍:常见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
精神心理疾病
部分有抑郁症、焦虑症、癔症、精神障碍患者可自感四肢麻木。
非疾病因素
过度换气多见于年轻女性,在情绪波动或者紧张情况下,持续呼吸过快导致体内二氧化碳过低,出现面部、口周、四肢麻木。放缓呼吸后多可自行缓解。
此外周围环境过于寒冷也可造成暂时的四肢麻木。进入温暖环境后可自行缓解。
就医
就医指征
四肢麻木多为疾病所致,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的四肢麻木。
四肢麻木持续存在,逐渐加重,范围逐渐扩大。
合并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疼痛、大小便异常。
合并发热、头晕、头痛。
就诊科室
出现不能自行缓解的四肢麻木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全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四肢麻木的起病和持续时间。
四肢麻木的部位、范围,部位是否固定?
是否有面部麻木、无力、肢体疼痛、无力、大小便障碍?
是否有口角歪斜、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吗?
病史清单
之前有什么诱因吗,比如情绪紧张?
是否受过头颈部外伤?
以往有什么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肺癌?
平时服用哪些药物,近期是否接种疫苗,是否长期接触化学品?
家族中其他人是否有类似情况?
相关检查
身体检查
一般情况:需重点关注体温,是否存在发热。
详细皮肤查体:全身皮肤是否存在皮疹、破溃、红肿、脱屑、皮肤划痕征。
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
需重点关注全身肌肉力量、感觉、肌张力。
全身皮肤感觉,包括针刺觉、浅触觉、音叉振动觉是否减退,减退的分布范围。
皮肤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包括皮肤是否光滑、温度如何、有无汗液等。
常规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等:排查有无感染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抗核抗体、代谢筛查:排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
有毒物质的检测:各种有毒物质的特殊检测能确定外源性中毒。
其他检查
皮肤检查:如患者存在明确的皮损、溃疡、红肿等,可进一步行皮肤镜,必要时可行皮肤活检。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针极肌电图等,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性质、程度、部位。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扫描、头颅磁共振检查、脊柱脊髓磁共振,有助于发现脑、脊髓结构异常,如梗死、出血、炎症、肿瘤等。
脑脊液检查:检查脑脊液是否出现蛋白、细胞种类、抗体等异常。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宣传教育,避免因精神紧张引起四肢麻木,放缓呼吸改善过度通气,离开寒冷环境等。
通过按摩、热敷有助于缓解四肢麻木的不适感。
可尝试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缓解精神压力。
专业治疗
引起四肢麻木的疾病众多,治疗方法差异较大,以下仅举例部分常见疾病治疗原则。
对因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急性期应注意休息,佩戴颈托,病情不缓解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中毒性疾病:脱离有毒物质,祛毒治疗。
代谢性疾病:补充、纠正代谢紊乱。
脑、脊髓肿瘤: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尝试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必要时可使用免疫抑制剂。
脑血管病疾病: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如伴有肢体无力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对症治疗
目前尚无直接缓解麻木症状的药物,可通过药物、物理因子治疗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如叶酸、B族维生素、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修复。
康复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如微波、红外线、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改善神经营养状态,缓解麻木症状。
感觉训练,如对四肢皮肤进行针刺、触觉、冰-温水交替温度刺激,对实物进行触摸筛选等,有助于改善感觉减退。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