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
概述
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中耳鼓室、鼓窦、乳突的炎症性疾病
多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甚至流脓
主要与感染、解剖因素、机械性阻塞、免疫等因素有关
常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解除症状
定义
小儿中耳炎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中耳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的炎症性疾病,通过积极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
中耳介于外耳和内耳之间,是位于颞骨中的不规则含气腔和通道。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
分型
根据疾病性质及病程可分为以下3类。
急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在48小时之内突然发生。
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期最常见的耳科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伴胆脂瘤型中耳炎和不伴胆脂瘤型中耳炎。
发病情况
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检出率为1.16%~30.7%。
约90%的学龄前儿童至少患过一次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其中50%发生在1岁之前,到2岁时该比例升至60%以上。
小儿急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冬春季节为高发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83%的患儿在3岁内至少患过一次急性中耳炎,其中46%至少有3次发作。
病因
致病原因
感染
以细菌感染为主,常见的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
也可因麻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是小儿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与小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生有关。
机械性阻塞
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可导致长期后鼻孔及鼻咽部填塞,易诱发中耳炎。
解剖因素
儿童咽鼓管短而宽,近似水平,容易使鼻部和咽部的感染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婴幼儿咽鼓管的管腔短、鼓室口位置低,所以咽部细菌或分泌物容易逆行侵入鼓室,当平卧哺乳时,乳汁及胃内容物可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免疫因素
小儿的免疫系统还没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症状
主要症状
听力下降
多发生在一侧。
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自觉听力下降,也可能感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明显增强,向前低头或将头偏向未患病的一侧时,听力下降可减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脓液从耳道流出后,听力下降或耳聋的症状会减轻。
患儿常因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表现出对声音反应减慢、注意力下降等。
耳痛
分泌性中耳炎时耳痛可表现为持续性,或发展一阵后自行缓解。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可出现耳痛剧烈,呈跳动或刺痛,可伴患病一侧头痛、牙痛。脓液从耳道流出后,疼痛可缓解。
耳鸣
可听到异常的响声,声音可表现为噼啪声、嗡嗡声。
头部活动、打哈欠、捏住鼻子同时鼓起时,可听到气体穿过液体的声音(类似“咕咕”的声音)。
耳闷
患儿感觉耳部有闭塞感、闷胀感,多因中耳分泌物较多引起。
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闷,可在反复按压耳屏(耳廓前侧中部的软骨结构)后暂时性缓解。
耳道流脓
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表现之一,可发生在鼓膜穿孔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流出的液体开始时伴有血液,逐渐进展可呈黏稠的脓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反复出现流脓的表现,可伴有血液。
全身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可出现怕冷、发热、疲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当鼓膜穿孔后,患儿体温可很快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并发症
鼓室硬化
中耳黏膜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会导致鼓室硬化。
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
胆固醇肉芽肿
中耳炎导致中耳渗液,形成胆固醇结晶,肉芽肿生成。
主要表现为耳内闷胀、耳鸣、耳出血。
耳后脓肿
中耳炎的炎症蔓延会导致耳后脓肿。
主要表现为耳后方肿胀、疼痛。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中耳炎的炎症蔓延会导致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主要表现为头痛、耳流脓、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
言语发育迟缓
听力损失可导致患儿对环境声和言语声识别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言语发音模糊,或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语音错误。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咽喉科
儿童若出现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甚至流脓等症状,可及时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家长可详细记录患儿出现过的症状,以及发生症状的时间、诱因等,以供医生诊断时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有耳痛吗?疼痛剧烈吗?
孩子有听力减退及耳鸣吗?
孩子耳朵流脓吗?
孩子有怕冷、发热、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吗?
孩子有耳内有闭塞或闷胀感吗?
病史清单
孩子近期有患上呼吸道感染吗?
孩子近期有患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疾病吗?
孩子是否患有鼻部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等?
平时是否经常在孩子平卧状态时喂水、喂食或哺乳?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查。
其他检查:耳窥镜检查、听力学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患有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疾病。
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病史。
婴幼儿经常在平卧时被喂水、喂食、哺乳。
临床表现
患儿出现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甚至流脓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了解血细胞、血小板变化情况。
细菌性感染的中耳炎患儿会有白细胞总数升高,C反应蛋白>10mg/L,血沉加快。
病原体检测
可判断是否有病原体感染,以及明确病原。
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脓性分泌物进行检测,可明确病原菌,以便诊断和治疗。
耳窥镜检查
可以检查外耳、中耳、鼓膜等部位或结构的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可进行鼓气耳镜,可发现鼓膜过度受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可发现鼓膜松弛,后期可发现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发现鼓膜穿孔。
听力学检测
根据患儿的自身状况,可选择性地做以下听力学检测。
声导抗检查
可观察耳内有无积液。
无积液时鼓室压图呈C型负压曲线,有积液时呈平台无峰B型负压曲线,鼓膜穿孔时不能引出鼓室压图。
耳声发射检查
可观察耳内有无积液。
耳声发射通过提示无明显中耳积液,耳声发射未通过疑有中耳积液。
纯音测听检查
本检查适用于≥5周岁,听力下降并能配合完成此主观检测的患儿。
如果平均言语频率气骨导听阈之差≥20dBHL,则表明患儿是传导性听力障碍。
气-骨导反应阈检测
对于一些不配合做行为测听检查的婴幼儿,可行气-骨导反应阈检测。
气-骨导反可应阈检测明确患儿传导性听力障碍情况。
影像学检查
颞骨CT检查
影像学检查临床不常规推荐,必要时可行颞骨CT检查。
颞骨CT可协助医生明确患儿中耳炎累及的范围,以及是否有听骨链的破坏。
鉴别诊断
急性外耳道炎
相同点:都可出现耳痛。
不同点:急性外耳道炎患儿的耳廓牵拉痛明显,外耳道口及耳道内肿胀,一般听力无损害。
急性鼓膜炎
相同点:都可出现耳痛、听力下降。
不同点:急性鼓膜炎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形成大疱,一般无鼓膜穿孔。
治疗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治疗原则:根据患儿症状、疾病类型、病因、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急性中耳炎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局部治疗可用抗炎止痛类药物,如苯酚滴耳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全身治疗
患儿可酌情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一般可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
如患儿鼓膜穿孔,可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全身症状重者给予补液等支持疗法。
局部治疗
清洁耳道,引流脓液。
应用抗生素滴耳剂,如氧氟沙星滴耳剂,禁用耳毒性药物。
待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彻底消退后,部分患儿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
分泌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活性。
局部或全身使用激素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尚存在争议,但确有变态反应表现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鼻用剂型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等。
抗菌药物
考虑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耐药性以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自限性,在无明确合并感染证据时,不推荐常规使用。
黏液促排剂
当患儿鼻腔及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较黏稠时,可酌情使用。
常用药物有桉柠蒎肠溶胶囊等。
手术治疗
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鼓膜穿刺与切开等,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儿病程、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
咽鼓管吹张
波氏球法、自动吹张法等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咽鼓管功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干预措施之一。
>2岁患儿可由家长协助使用波氏球或自动咽鼓管吹张器吹张,治疗2~4周后复诊。
当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时应避免咽鼓管吹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非胆脂瘤型中耳炎
应积极治疗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局部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滴耳剂,如氧氟沙星滴耳剂,禁用耳毒性药物。
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根据病变范围,酌情行病灶清除,保留或重建听力。
胆脂瘤型中耳炎
手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以获得干耳,可酌情行鼓室成形术
预后
治愈情况
多数小儿中耳炎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预后较好。
少数严重的中耳炎,如果没有积极治疗,有可能影响听力,还会引起中耳临近部位的感染。
危害性
小儿中耳炎可造成小儿听力减退、耳痛、流脓、发热、烦躁、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响健康、日常生活、言语发育和学习等。
小儿急性中耳炎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发展成慢性中耳炎,迁延不愈。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没有征得医生的同意之前患儿不要游泳,防止污水进入耳内再次引起感染。
患儿洗头、洗脸时可用干棉球阻塞外耳道口防止耳内进水,如果耳内进入了污水,要及时擦干。
家长和患儿不要擅自挖去耳内的痂垢,以免伤害鼓膜,痂垢应由医生来处理。
在患儿睡觉时可适当垫高头颈部,减少耳内充血肿胀,以免加重中耳炎症状导致疼痛加剧。
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应保证其摄入充足的水分,因为发热会消耗掉一部分水分。
保持家中清洁,经常开窗通风,尽量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给患儿增减衣服,以免感冒加重症状。
饮食管理
患儿饮食宜清淡(少油、少盐、少糖),避免食用辣椒、花椒、咖啡、咖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症状。
哺乳中的婴幼儿患者,应避免平躺着喝奶,防止胃内容物倒溢入中耳腔,加重症状。
心理护理
有些患儿可能会担心以后的听力也会受影响,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通过治疗可以治好,使患儿保持乐观心态,消除焦虑情绪,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
预防
儿童日常应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
儿童游泳时可以戴耳塞,最好选择干净的游泳池。
寒冷天气或季节转变时要及时给儿童添减衣物,避免寒冷刺激。
给婴幼儿哺乳或喂食时要注意避免宝宝平躺着喝奶,防止胃内容物倒溢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积极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