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
概述
常见于耳廓、第一跖趾关节、足趾及手指关节等处,发作时疼痛难忍
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石出现的最重要的基础
一旦出现痛风石,就应及时就医诊疗
需坚持长期规律降尿酸治疗及生活方式管理
定义
痛风石,是痛风疾病的特征性病变和表现,指好发于耳廓、关节周围(如第一跖趾关节)以及鹰嘴、跟腱等处典型发病部位的“硬节”,一旦发作常常疼痛难忍。
痛风石的出现代表已进入慢性痛风阶段。这些“硬质结节”其实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在皮下等位置沉积形成的结节。这一症状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直接相关。
发生机制
痛风石出现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石出现的最重要的基础。
嘌呤是体内天然存在的物质,此外嘌呤也存在于某些食物中,包括红肉和内脏,如肝脏等;富含嘌呤的海鲜包括凤尾鱼、沙丁鱼、贻贝、扇贝、鳟鱼和金枪鱼等;含酒精的饮料,尤其是啤酒,以及加了果糖的饮料都会增加尿酸水平。
正常情况下,机体分解嘌呤时,就会产生代谢产物尿酸。尿酸溶解在血液中,通过肾脏进入尿液排出。但当身体产生过多的尿酸,或肾脏排出太少的尿酸时,血液中尿酸含量就会升高。
当血尿酸浓度持续高于一定水平(约420μmol/L)时,尿酸就会以单钠尿酸盐结晶的形式长期反复沉积,从而引发局部慢性炎症及异物反应,结晶周围被巨噬细胞等所包围,并发生组织纤维化,从而形成痛风结节。
类型
皮下痛风石
指单钠尿酸盐晶体在皮下沉积形成的结节肿物,此类型的痛风石容易通过查体被发现。
关节痛风石
指单钠尿酸盐晶体在关节内沉积形成的沉积物,此类型的痛风石不易通过查体发现,需要进行关节超声等影像学方法检查明确。
表现
症状特征
痛风石可出现在全身各处,最常见的为关节及关节周围、皮肤、耳廓等。外观为隆起的大小不一的结节,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结节体积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大,质地逐渐变硬。
痛风石表面菲薄,可发生破溃,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但较少继发感染。
痛风石局部多不伴有疼痛症状,但当出现痛风发作时,亦表现为持续红肿、疼痛。
伴随症状
急性痛风发作
表现为起病急,多为夜间起病,疼痛难忍,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皮温升高、疼痛,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一般2周内可以自行缓解症状,红肿消退,不再疼痛。
累及的关节以足第一跖趾关节常见,但也可以累及其他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多为非对称单关节发作。
严重者可以伴有关节肿胀有积液,部分可伴有发热。
关节周围组织损伤
当关节内大量沉积痛风石后,通常伴有关节周围组织损伤,包括关节非对称性形状不规则肿胀、关节骨质破坏,导致关节出现畸形;肌腱、神经受损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等。
肾脏损害
急性尿酸性肾病,由于大量尿酸结晶广泛阻塞肾小管导致,表现为少尿、无尿甚至急性肾衰竭。
血压、血糖升高
痛风石的出现常伴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代谢紊乱症状。
原因
痛风石出现的原因是由疾病因素与非疾病因素共同导致的。
疾病因素
痛风
痛风是引起痛风石最常见的疾病。痛风石的形成与痛风病程、血尿酸水平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痛风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出现痛风石的可能性就越大;高尿酸血症持续时间越长,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痛风石。
遗传性疾病
如Ⅰ型糖原累积症、Lesch-Nyhan综合征可以导致尿酸代谢异常,也可出现痛风石。
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均可以引起尿酸生成过多,而引发痛风石的出现均可以引起尿酸生成过多,而引发痛风石的出现。
非疾病因素
饮食
吃红肉、贝类的食物,以及含果糖的饮料会增加尿酸水平,从而增加患痛风的风险,更容易出现痛风石。
饮酒
酒类,尤其是啤酒,也会增加患痛风石出现的风险。
肥胖
超重的情况下,身体会产生更多的尿酸,肾脏排出尿酸的难度会更大。
药物
家族痛风病史
如果直系亲属中有痛风患者,则更容易患有痛风,并出现痛风石。
医疗条件
当医疗条件较差,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和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脏和肾脏疾病等,都会增加痛风石出现的风险。
就医
出现痛风石需要尽早就医进行诊疗。
就医指征
当关节及周围、皮肤、软组织、耳廓等部位出现可触及的痛风结节,均需就医进行处置。
如出现痛风石部位伴有急性痛风发作,可寻求急诊科进行处置。
就诊科室
出现痛风石后通常建议就诊于风湿免疫科或全科医学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根据情况就诊于相应科室。
如伴有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等,可能需就诊于骨科门诊。
如伴有肾区疼痛等症状,可能需就诊于肾内科门诊。
由于痛风石可能与其他多种症状同时存在,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痛风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都累及哪些部位?体积大小是多少?
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
痛风石的个数及大小有无明显变化?质地有无变化?
病史清单
既往血尿酸水平如何?如有升高,升高多久了?
既往是否有痛风发作?曾累及过哪些部位?发作频率如何?
通常什么情况下会引起痛风症状?
是否服用过痛风相关的治疗药物,如秋水仙碱、非布司他等?
平时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如何?
有无其他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是否有直系亲属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
目前服用的药物有哪些?是怎么服用的?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需进行哪些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情况。
身体检查
在关节及周围、皮肤、耳廓等部位评估可触及的痛风石(数目、大小、质地)。
观察评估关节有无红肿热痛。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腹围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用于评估是否有急性炎症的发生。
血尿酸、血肌酐:血中尿酸饱和度为420μmol/L,若高于该范围可考虑为高尿酸血症。若检查出现血肌酐升高,可协助评估肾功能损伤情况。
血脂、血糖:可综合评估代谢情况及合并症情况。
其他常见检查
双手放大相、双足放大相:可评估双手、双足有无骨质破坏发生。
泌尿系B超、肾血流图:可用于评估是否有肾功能受损。
关节超声:可更精准地评估关节局部有无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有无痛风石形成等。
关节穿刺/痛风石穿刺镜检:若在偏正光显微镜下发现阴性双折光的针状晶体为诊断的金标准。
缓解与治疗
出现痛风石后,需进行一般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但需认识到单纯进行手术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风石。因此,进行长期规律的综合处置对痛风石的治疗尤为重要。
缓解措施
饮食方面
避免进食富含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牛羊肉、贝类、沙丁鱼、金枪鱼等等。
鼓励进食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嘌呤较少的食物,低脂乳制品可能是更好的蛋白质来源。
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需要>2L。
严格戒酒,尤其是啤酒。
限制含果糖的饮料。
生活习惯
控制体重,积极进行肌肉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出现痛风石的风险。
可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和游泳,这些对关节更友好。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当痛风石伴急性痛风发作时,对症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般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依托考昔等,需尽早用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需要注意非甾体抗炎药有胃痛、出血和溃疡的风险。
秋水仙碱:是一种抗炎药,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然而,这种药物的效果可能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可以控制痛风炎症和疼痛。皮质类固醇可以是药片,也可以肌肉注射或关节腔注射。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情绪变化、血糖水平升高和血压升高。
手术治疗
当痛风石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时,可考虑进行痛风石手术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痛风石出现的原因,需进行长期降尿酸管理(建议转诊至专科医生,由专科医生加用相关药物,后期可由全科医生长期管理)。
应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抑制尿酸生成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都有助于限制人体产生的尿酸量。服用药物建议小剂量服用,缓慢加量。别嘌醇的副作用包括发烧、皮疹、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非布司他的副作用包括皮疹、恶心和肝功能下降,也可能增加心脏相关死亡的风险。
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有助于提高肾脏清除体内尿酸的能力。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胃痛和肾结石等。
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需注意在降尿酸治疗过程中预防急性痛风发作(可参考对症治疗中急性期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