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概述
头部神经、血管、脑膜等痛敏结构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不适症状
原发性头痛原因不明,继发性头痛可由各种疾病引发
严重、持续、伴随发热、呕吐、视力下降等表现或肿瘤患者、妊娠期妇女发生头痛,应及时就医
有多种药物可对症止痛,但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避免诱发因素至关重要
定义
头痛是指因头部血管、神经、脑膜等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令人不适的临床症状。
一般发生在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连线以上。
头痛的普遍性仅次于感冒,终身患病率高达66%。
虽然大部分头痛对健康没有损害,偶尔头痛也未必会被诊断为疾病,但有的头痛是肿瘤、脑出血等严重疾病的一种表现,不可掉以轻心。
发生机制
头痛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血管性头痛:多见于颅内感染、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等,与颅内外动脉的扩张和痉挛有关。
牵引性头痛:多见于颅内肿瘤颅内血肿脑积水、低颅压等,与颅内痛觉敏感组织被牵拉或移位有关。
脑膜刺激性头痛: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疾病,与脑膜受到炎症、病变刺激有关。
紧张型头痛:颈部、枕部等颅外肌肉发生持续收缩。
单神经病变:传导痛觉的脑神经、颈神经直接受到刺激,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
牵涉性头痛:眼、耳、鼻、牙齿病变等疼痛的扩散。
精神心理性头痛: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见于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病。
除上述因素外,头痛发生还有致痛性神经介质参与,如P物质、神经激肽A、5-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等。
类型
头痛分类非常复杂,不同类型头痛的表现、病因、治疗均存在差异。
国际头痛协会已定义了超过150种类型,某些严重头痛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几种类型的头痛。通常可以将头痛分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原发性头痛
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找不到病因的头痛。
常见的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继发性头痛
指可以找到确切病因的头痛,常见于下列疾病:
头/颈部血管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海绵窦血栓形成等。
非血管性颅内病变:如颅内感染、脑肿瘤。
颅外病变:如青光眼、中耳炎、鼻窦炎、口腔或其他面部、颈部病变。
其他:包括药物或其他物质戒断、精神疾患、全身疾病。
表现
头痛表现多种多样,在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加重和缓解因素、有无先兆、伴随症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症状特征
发病速度
突发、剧烈性头痛
首先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脑出血。
急性起病(数小时至数日内进展)
可见于头部外伤、颅内感染、高血压性头痛、腰椎穿刺后头痛、眼耳鼻喉牙源性疾病;脑神经/颈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
亚急性(在数周内进展)
多见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脑脊膜炎(如真菌性、结核性、癌性脑膜炎)、颞动脉炎、鼻旁窦炎、脑肿瘤等。
慢性或长期反复发作性头痛
多见于紧张型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持续时间
急性发作的头痛,若持续时间不长、反复多次发作且无其他体征,多为偏头痛等原发性头痛。
急性头痛若为首次发作、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又伴有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癫痫等症状,需高度警惕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破裂等所致的颅内出血,需立即就医。
持续数日的头痛,有相应诱因或病史者,可见于眼耳鼻牙源性头痛,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等。
紧张型头痛可呈连续性,程度或轻或重,连绵不断长达数月、数年且随情绪劳累、身体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变化。
慢性持续性头痛若伴有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利等局部神经损伤表现,则需除外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等。此时头痛多呈持续进展性,也可伴有或长或短的缓解期。
头痛的病程长短与病情轻重或预后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情况下病程越长,预后越差,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紧张型头痛,尽管头痛病程很长,但后果并不严重,预后良好。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头痛,尽管头痛发生时间不长,但病情较重,预后也相对险恶。
头痛部位
头痛部位与头部神经血管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如三叉神经眼支病变时,疼痛主要位于病变侧眼眶周围、太阳穴。
但有些头痛的发生部位与病变部位并不相关,不能简单根据部位对号入座。
局限性头痛
通常,由颅外病变引起的头痛与病变侧一致,或位于病灶附近。
常见的眼源性、鼻源性和牙源性头痛,疼痛部位大多与这些器官相连。
额部疼痛,须除外额窦炎筛窦炎青光眼等;一侧枕颈部疼痛,可能是该侧枕大神经病变所致。
然而,病变位于深处或颅内时,头痛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定相符。
一侧性头痛
头痛如果是发作性且为偏侧性,首先怀疑偏头痛,但偏头痛也有左右交替,或两侧性疼痛者。
双侧性或弥漫性头痛
双侧头痛伴有颈肩部僵硬时常为紧张型头痛。
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颅内压增高、药物滥用性头痛等也可引起双侧、弥散性的头痛。
头痛性质
血管性头痛:以搏动性疼痛为特征,可见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颞动脉炎、发热、血管扩张药、酒精和一氧化碳中毒等。
紧张型头痛:头重感、戴帽感、头勒紧感等持续性疼痛为特征。
神经痛:尖锐、针刺样、持续数秒~数十秒的电击样痛为特征,见于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
牵引性头痛:如脑肿瘤等颅内占位病变伴有的头痛,多具有低头、愤怒和咳嗽等可使头痛加重的特点。
功能性头痛:多为弥漫不固定的胀痛或钝痛
头痛程度
剧烈头痛多见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膜炎等。
影响因素
不同头痛类型的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有所差异。
偏头痛:紧张焦虑、女性月经期、食用巧克力、冰激凌等诱发。当偏头痛发作时,使室内变暗、冷敷等可减轻头痛。此外,休息、入睡前沐浴、按摩头部等也可使部分患者头痛缓解。
紧张型头痛:精神压力大、紧张焦虑、女性月经期。
丛集性头痛:常因饮酒、服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诱发。
三叉/舌咽神经痛:可因进食、说话、刷牙、剃须等动作诱发的神经痛,触及特定部位(扳机点/触发点),诱发疼痛。
低颅压性头痛:如腰椎穿刺术后、脑脊液漏、脑脊液分流术后引流过度,在坐位或立位时加重,而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高颅压性头痛:如颅内感染、脑肿瘤等,多在咳嗽、打喷嚏、低头等动作时痛感加剧,坐位或站立位则减轻。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
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缓解,可见于偏头痛。
也可见于更严重的情况,尤其是剧烈的喷射性呕吐,常提示颅内压力增高脑膜受刺激。
视力障碍及其他眼部症状
偏头痛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性暗点、偏盲等)。
青光眼发作、颅内压增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有短暂的视力减退。
出现复视(视物成双)伴呕吐,应怀疑颅内感染、脑肿瘤等。
同时伴有视力障碍及风湿性多发性肌痛,应排查颞动脉炎。
发热
主要考虑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眩晕
多见于后颅窝病变,如小脑炎症、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睡眠、精神异常
精神疾患所致的头痛常伴失眠、焦虑、紧张等。
病变早期出现淡漠或欣快可能为额叶肿瘤神经梅毒
自主神经症状
头痛时伴有面色苍白、多汗、心悸、呕吐、腹泻,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颜面潮红等,可见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不典型梅尼埃病等。
原因
引起头痛的原因极其复杂,轻至情绪、睡眠等非疾病因素,重至脑出血、脑肿瘤等危急重症,都可引起头痛。
头痛有时本身就是一种原发性疾病,也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
疾病因素
以下仅枚举可能引起头痛的部分疾病,不代表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常见的原发性头痛
紧张型头痛: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由头颈部肌肉持久收缩导致。多表现为双额部、颈枕部持续性钝痛,头部紧箍感、重压感,头肩部沉重。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典型者表现为单侧、搏动性的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怕光、怕吵,不敢活动,持续4~72 小时。少数发作前有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多有家族史。
丛集性头痛:一种少见却严重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多为急性发作的严重单侧刺痛,呈尖锐、爆炸样,累及单侧眼眶、眼球后、太阳穴或颞部,伴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面部潮红等。每天可发作多次,每次20分钟到2小时,男性多见。
常见的继发性头痛病因
颅脑外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发刀劈样爆炸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多由动脉瘤破裂所致,可发生在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之后。
脑出血:突发剧烈头痛,持续加重,多伴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表现。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常伴有颅内压升高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口服避孕药、妊娠或产后、肿瘤、血液高凝状态为高危人群。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可引发急性头痛、发热,还可伴随倦怠嗜睡、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癫痫发作等症状。
脑肿瘤:初期肿瘤小,多为间歇性钝痛。随着肿瘤增大,对脑组织的压迫加大,颅内压力增高,头痛也日渐加重并呈持续性。
颅外病变:如鼻窦性头痛,是鼻窦炎症引起的,可伴有流涕、耳胀感等表现。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多位于眼眶周围。中耳炎症直接刺激耳神经末梢,可引发患耳附近疼痛。
精神疾患: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常伴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烦躁等不适,头痛程度加重常和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
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病,疼痛部位多在后脑勺、太阳穴。以胀痛、跳痛、昏痛多见,低头或屏气用力后加剧,控制血压后缓解。
非疾病因素
药物:药物滥用性头痛是临床上仅次于紧张型头痛、偏头痛的第三大常见头痛,是指长期、过量使用止痛药物后出现的头痛,频繁发作。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麦角胺、舒马普坦、苯巴比妥、曲马多、吗啡均可诱发。
食物:过量饮酒可引发宿醉头痛,咖啡、巧克力、乳制品等一些含酪氨酸和代糖的食品也可能诱发头痛。
激素变化:女性月经期雌激素降低,或口服避孕药,均可能诱发偏头痛。
精神心理因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等。
生活习惯:过劳,不规律的睡眠或睡眠不足,缺乏运动,食物中毒,头颈姿势不良等引起的头部与颈部肌肉持久收缩等。
环境因素:强光、闪烁等视觉刺激,天气、气压变化,噪声、异味、拥挤压抑的环境等。
就医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头痛的经历,轻的可能无需处理,但少数严重情况可危及生命。那么,哪些头痛可以观察?哪些情况需要重视呢?
就医指征
当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头痛,需警惕继发性头痛的可能,建议尽快就医。
新发、严重头痛
新发或突发头痛、头痛特征发生改变或恶化。
疼痛难忍,可从睡眠中痛醒、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尤其是突然出现此生从未经历过的剧烈疼痛时,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有特殊表现
出现意识、精神、认知功能异常。
发热、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皮疹
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走路不稳、视力下降。
发生在头部受外伤后。
特殊人群的头痛
如中老人、孕妇、产妇。
肿瘤史、自身免疫疾病或存在免疫缺陷,如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
长期服用抗凝药、有高血压、脑卒中病史。
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可选择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或疼痛科。
若涉及眼科、耳鼻喉科、内科、神经外科等其他学科,就诊科室应以首诊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患者把握头痛的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准确描述,能让医生更高效地锁定病因。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疼痛达到高峰的时间、每次持续时间、发生频率。
部位:向医生指出具体部位,单侧还是双侧、前部还是后部、眼眶周围和颈部有无痛感。
性质:是钝痛还是锐痛,有没有刀劈、搏动、针刺、紧缩等感觉。
诱因:头痛前有没有头部外伤、感冒发烧、劳累、失眠等情况,哪些因素可以使头痛加重或缓解,比如体位改变、咳嗽等。
先兆:头痛发作前是否有眼前闪光、暗点、眼前发黑、视物不全、一侧肢体无力、麻木等。
伴随症状:头痛时有没有恶心、呕吐、怕光、畏惧噪音等现象,有没有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无力、走路不稳、眩晕等。
建议平时注意观察总结,及时将以上要素记录下来,形成头痛日记。
病史清单
相关病史:是否有眼、耳、鼻、口腔等部位的疾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全身疾病;是否服用抗凝药、免疫抑制剂等特殊药物;是否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既往诊治情况。
家族史:家里其他成员是否有头痛病史,比如70%至80%多偏头痛患者家族成员中会有类似患者。
相关检查
头痛的诊治,首先要区别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医生会从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方面逐步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身体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有无血压异常、发热、结膜充血、颞动脉扩张迂曲、压痛、皮疹、浮肿等。
神经系统检查:有无局灶体征、脑膜刺激征,眼底检查(有无视乳头水肿)。
相应眼科、耳鼻喉牙源性疾病检查:有无鼻腔分泌物过多,额窦、上颌窦等部位有无压痛等。
常规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沉等检查:排查有无感染及全身系统性疾病。
当怀疑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时,需完善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查。
其他检查
医生会针对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影像学检查。
如怀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血管性疾病,需尽快完善头CT,并酌情完善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造影检查等。
如怀疑颅内肿瘤,需完善头CT或(MRI)。
如怀疑鼻窦病变,需完善鼻窦CT或磁共振检查(MRI)。
缓解与治疗
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既往有过类似发作的头痛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诱因即可。
如头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发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获取专业建议。
缓解措施
环境:对声、光敏感的患者,可在昏暗、安静的房间休息,能改善症状。
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咖啡、茶、酒。如果发现某些食物能诱发头痛,尽量避免食用。
睡眠:睡得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引起头痛,建议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较大波动、压抑或紧张。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练瑜伽等放松方式,舒缓情绪。
专业治疗
对于继发性头痛,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对于原发性头痛,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对症止痛。但无论哪种头痛,最忌乱服止痛药。
头痛治疗药物繁多,吃药也是有技巧的,成分、剂型、时间,都很重要。如果吃得不对,不仅达不到好的止痛效果,还可能出现药物滥用、副作用大等问题。
对症治疗
有多种药物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临时用药或短期使用。
非特异性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洛索洛芬、塞来昔布。
其他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
特异性镇痛药
若头痛剧烈,以上非特异性镇痛药疗效不佳时,可使用特异性镇痛药。
曲普坦类:如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利扎曲普坦。
麦角类:如麦角胺、二氢麦角胺。
抗癫痫药
对于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神经痛,可使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抗癫痫药,必要时可采取封闭神经治疗。
其他药物
胃肠动力药:改善恶心、呕吐,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抗组胺药:改善眩晕,如苯海拉明苯噻啶
镇静催眠药物:有睡眠障碍、躁动,可酌情加用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抗抑郁药:有抑郁表现者可使用文拉法辛、西酞普兰等药物。
治疗重度疼痛:主要包括哌替啶、曲马多、芬太尼、氨酚羟考酮等。
对因治疗
针对引发头痛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如颅压异常所致者,对颅高压患者予以脱水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对低颅压患者,可通过多喝水、静脉输液等方法改善。
颅内感染患者,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积极抗感染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积极控制血压。
对于脑血管病、脑肿瘤、眼耳鼻牙源性疾病等,针对相应原发病进行干预。
预防治疗
发作频繁的原发性头痛患者,也可以咨询医生寻求预防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部分药物兼具治疗和预防作用。
抗癫痫药:如丙戊酸盐、托吡酯等。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等。
钙通道拮抗剂:如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氟西汀舍曲林等。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可以结合非药物方式,常用方法包括按摩、针灸、推拿、生物反馈训练、肌肉松弛训练、冥想、音乐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
注意事项
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但按照医生的指导及时、合理用药,利大于弊,不建议严重头痛患者一味忍受。
但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药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更不能私自加量,应谨遵医嘱。
对药物有禁忌或不能耐受者,以及妊娠、哺乳期患者,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