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脑胀
概述
一种常见的脑功能障碍,与大脑皮层功能弱化有关
头脑不清醒、迷糊、沉重、头重脚轻,可间断出现或持续存在
常见于前庭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疾病
突然出现,持续加重或伴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
定义
头晕脑胀并不是规范的医学症状。患者多自感头脑不清晰、发胀、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头重脚轻、昏昏欲睡,可间断出现或持续存在,时轻时重。
与这种复杂的感觉较为符合的医学症状为“头昏”(Giddiness)。
头晕脑胀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常由多种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慢性躯体疾病或者神经衰弱等引起。主要与大脑皮质功能整体下降有关,但不一定会影响语言、思维、认知等功能。
本文将针对头晕脑胀相关内容进行重点阐述。
发生机制
头晕脑胀主要是整体大脑皮质功能普遍下降或弱化所致的一种临床症状。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
脑部的缺血缺氧
脑部的供血、供氧或者是参与脑细胞能量代谢的物质缺乏,影响脑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导致脑细胞的功能下降,脑血管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脑部缺血、缺氧。
缺血、缺氧状态下,细胞出现能量耗竭和代谢性酸中毒
缺血区乳酸堆积还可引起神经元和内皮细胞水肿、坏死。
脑缺血时神经细胞Ca2+超载以及脑缺血时自由基增多。
以上因素最终导致大脑皮质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数量减少。
前庭系统功能障碍
人体通过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组成平衡三联,共同将感觉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由大脑整合后传出,进行位置的调整,使人体得以维持躯体平衡。
上述过程出现异常常引起眩晕,但在疾病的代偿阶段或者缓解阶段可以表现为头晕脑胀。
大脑皮层中兴奋和抑制不协调
大脑是由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负责发放、接收和传递信号。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巨大的网络。
皮层网络主要由兴奋性细胞和抑制性神经元组成,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相辅相成、两者间的平衡是大脑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可打破这种平衡引起神经功能失调,就会发生头晕、头晕脑胀、失眠、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
表现
症状特征
头晕脑胀属于头晕的一种形式,但它不是一种临床疾病,是一种非特异、主观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脑昏沉、不清醒感,多伴头闷沉、头胀。
不同疾病导致的头晕脑胀严重程度不同,轻症患者仅有轻度头昏头晕脑胀感,患者仅需保持良好的休息,进行自我的调整就能缓解,而多数患者为轻症,可以进行日常工作。
小部分患者症状较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大部分患者症状持续存在,少数为阵发性。
症状在劳累、紧张时多加重、休息放松时部分缓解
有的患者是整个头部昏沉不适,有些患者仅有额部、枕部或颞部不适感。
伴随症状
伴有心慌、出冷汗、手抖、饥饿感常提示低血糖。
伴有嘴唇、眼睑发白、面色发黄提示贫血。
伴心悸、胸闷、黑曚常提示心律失常。
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多为前庭系统病变。
伴发热、咳嗽、乏力考虑上呼吸道感染。
伴有血压波动不稳及头痛、头胀痛为高血压导致。
伴有近期劳累过度、过度熬夜、睡眠不足为大脑过度疲劳所致。
伴感觉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提示神经系统疾病。
原因
头晕脑胀症状的出现,通常说明因大脑受到相应体内、体外因素的干扰,导致大脑代谢功能、血液供应、脑力活动等方面出现异常。
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
影响脑部供血的疾病和脑部本身的病变,均可导致脑的摄氧能力变差,出现头晕脑胀。
各类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死、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慢性脑供血不足等。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等。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低血压、血压忽高忽低波动较大、心肺衰竭、心动过速、慢性心衰、室性心动过速窦房传导阻滞等病理过程中均可出现。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
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成分的改变,导致血氧的浓度降低,比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呼吸系统疾病
脑血管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不能使氧气与血液得到充分的交换,氧气不能够充分进入到血液系统,从而引起脑部的缺氧。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耳鼻疾病
鼻窦炎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精神、心理活动异常
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其他疾病因素
如颈椎病。
非疾病因素
存在以下情况也容易出现头晕脑胀: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质量差、多梦等。
滥用药物,也可以引起头晕脑胀,如氯硝西泮、奥氮平阿米替林等。
环境因素:比如长期在密闭环境下工作的特殊行业工作者,长期需要倒班的工作者;轻度高原反应。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运动过少、久坐或久站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就医
就医指征
及时就医
长期或反复出现头晕脑胀,或症状持续性加重需及时就医。
因药物引起的头晕脑胀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确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突然出现头晕脑胀或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应高度重视。
伴头痛、恶心、心悸、失眠、恐慌、焦虑等症状。
出现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如睡眠障碍、乏力、心悸、颈部不适等。
伴反复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呼吸系统症状。
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颅脑外伤后出现头晕脑胀。
一氧化碳中毒后出现头晕脑胀。
伴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抽搐、癫痫发作。
伴发热、头痛、呕吐、视物不清、言语障碍、意识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
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者,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
若患者病情较轻,症状平稳,应及时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心理科、内科就诊。
如伴有明确外伤史,需就诊于神经外科、急诊科。
如有眼耳鼻等相关症状,如耳鸣、鼻塞、眼肌麻痹等,鼻喉科、眼科就诊。
实际就诊过程中患者的身体情况更为复杂,最终就诊科室请以医院的指导或者以医嘱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症状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有无加重?
头晕脑胀症状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有无明显加重或者缓解因素?
除头晕脑胀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
以前发生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否有精神压力过大、紧张、失眠及熬夜?
既往有类似病史吗?如何治疗的?疗效如何?
病史清单
是否有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有接受治疗吗?
是否有一氧化碳中毒或者其他毒物接触史?
近期有服用某些药物吗?什么药?
既往是否有低血糖发生史?
近期有过头部外伤等情况吗?如何处理的?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补充哪些检查。
体格查体
需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检,重点进行神经系统。
患者生命体征检查,如体温、呼吸、卧立位血压、脉搏。
一般体格检查:检查皮肤、有无水肿、甲状腺等,心肺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呼吸音、有无干湿啰音,目的是判断有无气管、肺及心脏疾病,寻找可能引起头晕脑胀可能的病因。
神经系统检查:肌容积、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征、感觉系统、高级皮层功能等目的是初步评估有无颅脑病变引起头晕脑胀的可能,定位可能的病变部位,指导下一步检查方向。
头面部检查:目的是判断有无外伤及筛查有无鼻窦炎等疾病引起的不适。
常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以评估有无贫血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有无感染等。
肝肾功、血糖、风湿免疫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排除低血糖、贫血、感染和免疫相关疾病,可为全身系统疾病导致的头晕提供依据。
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检测:用于诊断呼吸性碱中毒及有无缺氧。
有毒物质的检测:各种有毒物质的特殊检测能确定外源性中毒。
脑脊液检查:对颅内感染、颅内压异常及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头颅磁共振检查(MRI),有助于发现脑内结构异常,如梗死、出血、肿瘤、积水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发现脑血管狭窄、硬化程度,发现动脉内微栓子。
脑电图: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确诊前,排除癫痫、脑炎、外伤等。
动态血压监测:目的是评估是否由血压异常波动引起的头晕脑胀。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若因精神心理、不良生活习惯或睡眠障碍引起的头晕脑胀,且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诱因可以缓解。
荤素搭配、饥饱适宜,不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多吃蔬菜、鱼肉、坚果。
起居有规律,保证高质量睡眠。
识别控制血脂,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少盐、低脂、清淡饮食。
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忌熬夜,坚持体能锻炼、避免脑外伤
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患者,忌暴饮暴食、预防便秘,避免大便用力过度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
若长时间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缓解不适症状,可给予脑微循环、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如金纳多、氟桂利嗪、天麻素等。
同时可以结合按摩、针灸、理疗等方法。
对因治疗
对于头晕脑胀的患者,不能简单进行止晕治疗,应及早准确诊断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梗死的患者予以抗血小板或抗凝、降脂、控制危险因素及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等治疗。
如为高血压引起,口服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类控制血压。
如为颈椎病导致的头晕,适当颈椎牵引、理疗。
因心血管疾病引起如窦性心动过缓需安装起搏器。
慢性持续性患者常合并抑郁、焦虑情绪,可适当使用药物治疗,必要时加用心理干预。
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症治疗并到相关科室就诊:如贫血引起的积极治疗贫血、甲亢、低血糖脑损伤内分泌科就诊。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及时治疗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