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
概述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常有反应差、嗜睡、少吃、少哭、少动、发热、体重增长缓慢等表现
由病原体感染导致,最主要为细菌
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对症支持和维护器官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
定义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分型
根据疾病发生时间,可将新生儿败血症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于出生后7天内起病。
感染通常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多由母亲经胎盘或生殖道垂直传播引起。
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常伴有肺炎,起病急、进展快,多器官易受累,病死率较高。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OS)于出生7天后起病。
感染通常发生在出生后,多由居住环境内的人员之间的水平传播导致。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常伴有脐炎、肺炎等局灶性感染,病死率低于早发型。
发病情况
新生儿败血症整体发生率占存活新生儿的4.5‰~9.7‰,病死率为5%~10%。不同类型之间有差异。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整体发生率为(1~4)/1000个活产儿,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
在出生体重>2500克的新生儿中,发生率为0.57‰。
出生体重在1500~2500克的新生儿中,发生率为1.38‰。
在出生体重<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生率高达10.96‰。
病死率较高,可达5%~20%。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
在出生胎龄<28周的早产儿中,发生率超过1/3。
在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克)中发生率为30%~40%;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
病死率低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病因
致病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是病原体感染,最主要的是细菌感染。
中国新生儿败血症长期以葡萄球菌最为多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已逐渐成为血培养的首位病原菌。
在发达城市中,克雷伯菌属感染逐渐增多,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
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常见的致病菌是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和李斯特菌,在中国也逐渐增多。
高危因素
各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不同。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儿
最重要的高危因素,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发生率是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的10倍。
胎膜早破
可能会为病原菌侵入提供机会,79%的患儿母亲有≥18小时的胎膜早破病史。
如果羊膜腔内检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发生率可高达20%。
如果没有使用抗菌药物,则发生率会进一步提高,可达33%~50%。
羊膜腔内感染
包括羊水、胎盘、绒毛膜感染,最主要的是绒毛膜羊膜炎。
患绒毛膜炎的母亲如合并胎膜早破,其分娩的新生儿患病风险更高。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
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儿
是首要高危因素。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新生儿住院时间越长,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越高。
有创医疗措施
维持危重病例的生命支持技术,包括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脐动脉或静脉置管以及肠外营养等,都会增加继发细菌感染的风险。
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
延长抗菌药物的疗程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新生儿处理不恰当
如脐带消毒不严格、挑“马牙”(上皮珠)、挤乳房、挤痈或疖等,都可增加患病风险。
发病机制
新生儿的皮肤、呼吸道纤毛运动、肠黏膜、血-脑屏障等起屏障作用的结构或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全,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后,由于免疫功能不健全,病原体可在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发生败血症
症状
主要症状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于出生后7天内出现症状;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于出生7天后出现症状。主要症状如下。
全身症状
反应差,嗜睡。
少吃、少哭、少动,甚至不吃、不哭、不动。
发热或体温不升。
吃奶差,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
消化系统症状
黄疸:皮肤、巩膜(眼白)黄染。
腹胀。
呕吐、腹泻。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可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首要表现。
发绀:口唇、肢端呈青紫色。
循环系统症状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
皮肤大理石样花纹。
泌尿系统症状
尿量减少或无尿。
血液系统症状
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等。
并发症
肺炎:败血症可伴发肺炎,导致呼吸功能异常,出现呼吸困难。
脑膜炎:主要是化脓性脑膜炎,可表现为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或并发脑积水、智力障碍等疾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常见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感染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可表现为腹胀、呕吐和便血。
化脓性关节炎:病原菌感染累及关节,可表现为关节发红、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受限或活动时因疼痛剧烈哭闹等。
肝脓肿:肝脏受感染可形成肝脓肿,可出现发热、呕吐、黄疸加重等症状。
骨髓炎:主要是化脓性骨髓炎,可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红肿等。
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表现为反应差、昏睡、昏迷、皮肤发花、四肢发冷等,病死率明显升高。
就医
就医科室
新生儿科
当孩子出现发热、呛奶、易激惹、反应差、体温不稳定、吃奶差、吐奶、惊厥、皮肤发花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有上述情况时,也可就诊于急诊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测量孩子体温并记录发热时间和体温,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家长可以记录孩子每次喂奶的时间点以及喂奶量;母乳喂养的孩子,家长记录好每次吃奶时长,供医生参考。
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就诊时最好带上奶瓶和奶粉,以备途中或就医过程中及时喂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什么时候出现的发热?发热了几次?体温分别是多少?
有没有易激惹、呛奶、反应差、体温不稳定、吃奶差、吐奶、惊厥、皮肤发花等情况?
全身皮肤是否有破溃或红肿化脓?
病史清单
母亲孕期有没有感冒?有没有阴道炎?
孩子有没有接触患感冒的大人?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气分析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头孢地尼、头孢曲松
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新生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病史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母亲有胎膜早破、羊膜腔内感染等情况。
出生时或出生后接受了有创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或有脐周感染等。
临床表现
出现反应差、嗜睡、发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甚至便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不成熟中性粒细胞与总中性粒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感染或预后情况。
白细胞计数:出生后6小时至3日≥30×109/L,≥3日龄≥20×109/L,或任何日龄<5×109/L,都提示异常。该项指标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中诊断价值不大,减少比增高更有意义。
不成熟中性粒细胞与总中性粒细胞比例(I/T):出生至3日龄I/T≥0.16为异常,≥3日龄≥0.12为异常,无异常也不能排除新生儿败血症。
血小板计数减低与预后不良有关。
采血一般在出生后6小时或起病6小时后。
血培养
血培养是明确败血症诊断的金标准。
要求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血部位经过严格消毒后抽血进行血培养。
出结果时间较慢,一般至少需要2天。
血培养阳性可证实有细菌感染,确定致病菌后,进一步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可帮助选择合适的药物。
但血培养阴性不能作为排除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
尿培养
尿培养基本只用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诊断。尿培养阳性(出现菌尿)可帮助诊断。
需要清洁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液标本,以后者为佳,可避免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
脑脊液培养
脑脊液主要通过腰椎穿刺获得,脑脊液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检查。
有临床表现且非特异性感染指标≥2项阳性、血培养阳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3条中满足1条即可进行腰椎穿刺检查。
如果无临床表现,只有实验室检查异常(不包括血培养的检查异常),多不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可以反映感染后体内炎症严重情况。感染后6~8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顶峰。
产时感染发生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刚出生时CRP值可能不高,6小时龄内CRP≥3mg/L,6~24小时龄≥5mg/L,大于24小时龄≥10mg/L提示异常。
怀疑感染后6~24小时以及再延24小时后连续2次测定,如均正常则可基本排除细菌性败血症,可考虑停用抗菌药物。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可反映炎症严重情况。
一般在感染后4~6小时开始升高,12小时到达顶峰。
出生3日龄内轻度升高可为正常现象,≥0.5mg/L提示异常。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多作为停药指征,对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可作为诊断和停药的参考。
病原菌抗原及DNA检测
病原菌抗原检测可检测血、脑脊液和尿中致病菌抗原。
DNA检测主要用于鉴别病原菌的生物型和血清型,有利于寻找感染源。
诊断标准
确诊败血症
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意一条:
血培养或无菌体腔液培养出致病菌。
如果血培养发现机会致病菌,则必须于另次(份)血、无菌体腔内、或导管尖端培养出同种细菌。
临床诊断败血症
具有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意一条:
非特异性检查结果异常的项目≥2条。
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
鉴别诊断
新生儿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发绀等症状。
不同点:新生儿肺炎还可出现气促、鼻翼扇动、吐沫等症状,听诊可发现哮鸣音、双肺湿啰音等改变,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病变可帮助鉴别。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相似点:均好发于早产儿,可出现腹胀、呕吐、呼吸暂停、嗜睡等症状。
不同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出现血便,腹部X线片发现肠壁积气、门静脉充气症等可鉴别。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相似点:均好发于早产儿,可出现嗜睡、体温不升、呼吸暂停、呕吐、腹泻等症状,两者常并发。
不同点:脑脊液培养发现致病菌可明确诊断,注意同时进行血培养,以明确有无伴发败血症。
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对症支持和维护器官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体温不升时需要注意保温;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
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身体需要的热量和液体,维持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怀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尽快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没有明确致病菌前可根据临床经验,联合使用针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两种抗菌药物,明确致病菌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足疗程用药,切勿自行换药或停药。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新生儿用药期间出现皮疹、呕吐、进食减少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用药期间应遵医嘱定期检测肝肾功能,以便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法。
可选药物
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
可用的有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红霉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甲硝唑等。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存在耳毒性,新生儿一般禁止使用。
其他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提高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但疗效不确定。
重症患儿可行换血疗法。
其他治疗
出现休克的患儿需要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扩容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等。
如果有感染灶,可通过切开引流等方式清除。
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需要氧疗或机械通气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新生儿败血症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可治愈。
新生儿败血症整体病死率为5%~10%,其中早发型败血症病死率高达20%。
高危分娩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高危新生儿生后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
危害性
新生儿败血症可影响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治愈后可留有脑积水、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注意新生儿的卫生护理,定期洗澡或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带新生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等。
不要随意触摸、亲吻新生儿,尤其是脸部等部位。
定期给脐带消毒,直至自然脱落。
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喂奶后可适当拍嗝,防止发生呛奶。
病情监测
按时定期复诊,如果出现发热、反应差、吃奶差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预防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母亲有相关感染指征时,需按医生要求在分娩前静脉滴注抗菌药物。
新生儿如果出生后有发生败血症的风险,可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
护理新生儿时严格注意手卫生,接触新生儿前、喂奶前都应洗手。
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