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概述
新生儿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胆红素升高而出现巩膜、皮肤、黏膜等黄染
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抽搐等
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病理性黄疸可给予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和换血治疗
定义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
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神经毒性,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分类
根据病理类型分类
生理性黄疸
是一种生理现象,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不需要特殊处理。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最长可延迟到2~4周消退。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 μmol/L(5 mg/dl,胆红素值不同单位换算:1 mg/dl =17.1 μmol/L )或每小时<0.85 μmol/L(0.5 mg/dl)。
血清胆红素最高值不超过小时龄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数。
病理性黄疸
又称为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足月儿总胆红素>220.6 μmol/L(12.9 mg/dl),早产儿>255 μmol/L(15 mg/dl)。
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L(5 mg/dl)。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26 μmol/L(1.5 mg/dl)。
发病情况
正常新生儿中,约50%的足月儿和超过80%的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
我国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表明,我国住院新生儿中,患新生儿黄疸的占48.2%,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占0.9%。
新生儿黄疸发生受个体差异、种族、地区、胎龄、遗传及喂养方式等影响。
病因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不同情况病因可有不同。
致病原因
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生成增多
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多。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不能完全排出胆红素,胆红素的产生量大于排出量,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胆红素生成过多
可因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如头颅血肿、颅内出血)、 同族免疫性溶血(母子血型不合溶血)、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维生素E缺乏和微量元素缺乏、母乳喂养等引起。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缺氧和感染:如窒息和心力衰竭等,均可抑制肝酶活性。
染色体疾病:主要是肝脏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缺乏或活性降低。
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盐类药物,吲哚美辛、毛花苷、维生素K3等可竞争胆红素结合位点而影响转运排泄。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可能影响了肝酶的活性,导致肝脏对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
巨结肠、肠道闭锁等:肠肝循环增加。
胆汁排泄障碍
新生儿肝炎:各种病毒感染引起,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肠道外营养引起的胆汁淤积。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转运到肝脏,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迅速随胆汁排入小肠,从肠道排出。
当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胆红素的转运、肝脏摄取和处理出现障碍,均可导致血胆红素升高,发生新生儿黄疸。
高危因素
症状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眼白)黄染。
主要症状
生理性黄疸
轻者皮肤黏膜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出生2~3日后出现,7~10日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巩膜、皮肤、黏膜黄染。
黄染程度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者,黄染呈橘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者,黄染呈暗绿色或暗黄、晦暗。
其他症状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严重患儿伴肝脾大、出血点、水肿等。
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或低体温,皮肤发花,肝脾大等。
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当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不经及时治疗,可造成永久性损害。
胆红素脑病常在24小时内较快进展,临床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四肢轻度变软)等,偶有尖叫和呕吐。持续约12~24小时。
第二期:出现易激惹、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轻者仅有双眼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高、拒绝吃奶、呼吸不正常或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向内旋转,可出现角弓反张(颈、背、腰部过度后仰成弓形)。此期约持续12~48小时。
第三期:通常在1周后,吃奶及反应好转,呼吸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减低或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
第四期:手足徐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凝视障碍,常呈“落日眼”;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聪;牙釉质发育不良等。此外,也可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等后遗症。有些危害在1年或更晚才有所表现。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现称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如在第一期紧急换血,上述表现是可逆的。第四期称为慢性胆红素脑病,也称核黄疸。
胆红素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除上述典型的胆红素脑病外,临床上可表现为轻度的神经功能损害,比如视力、步态、言语、认知、语言方面的障碍及单纯听力受损或听神经病变等。但这些症状在新生儿期表现不明显或没有表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有所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新生儿科
当孩子出现巩膜和皮肤黄染时,建议及时就医。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有上述情况时,建议应尽快就近就诊。
急诊科
孩子除了身上皮肤黄染外,还伴随吃奶不好、吐奶、精神弱、尖叫、肌张力降低、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就诊时最好带上奶瓶和奶粉,以备途中或就医过程中及时喂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出现皮肤的黄染?黄染部位的出现顺序?
本次皮肤黄染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有无吃奶不好、吐奶、精神弱、尖叫、肌张力降低、抽搐等伴随症状?
病史清单
孩子和妈妈的血型分别是什么?
有无溶血性疾病家族史?
是否母乳喂养?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胆红素
影像学检查:颅脑超声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新生儿可能为母婴血型不合、出生时有窒息,或为早产儿。
新生儿可能发生喂养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出血、消化道畸形。
临床表现
新生儿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可伴有肝脾大。
可有贫血及感染相关体征,皮肤黏膜苍白、皮肤发花、皮肤红、水肿、头部包块、瘀点瘀斑、有脐部或皮肤黏膜感染灶等。
可出现肌张力减弱或增高、双眼凝视、角弓反张、原始反射减弱。
实验室检查
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重要指标。
可采取静脉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如有升高,可明确诊断;或采用无创的经皮胆红素检测,但此方法仅作为筛查使用,如果检测结果超过临界值,则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查。
血常规
母子血型检查、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检查母子的血型(ABO和Rh系统),可了解有无溶血;当有母亲与新生儿血型不合时,须进行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以协助确诊,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用于判断有无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症。
肝功能检查
感染指标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肝胆超声、磁共振成像(MRI)。
用于判断有无胆道系统疾病。疑诊胆红素脑病,行颅脑MRI检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该检查常用于筛查胆红素脑病所致的听神经损伤,辅助判断高胆红素所致的脑损伤程度及预后。
鉴别诊断
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该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为病因的鉴别诊断,以下为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出现黄疸,可无贫血,或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水肿和肝脾大,可根据血型、Coombs试验、溶血三项等检查判断。
新生儿肝炎:出现轻度呕吐、吃奶无力、厌食、腹胀、腹泻、尿色深黄、大便淡黄色或灰白色或白陶土色,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严重者出现发热、嗜睡、拒食、烦躁、抽搐等。以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取尿液做病毒培养和病原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是确诊依据。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宫内慢性缺氧等原因,导致胎儿红细胞明显增加,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引起黄疸。可根据临床表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等检查鉴别。
新生儿脓毒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少动、食欲不佳、吃奶少或者拒绝吃奶、哭声弱、体温异常,出现黄疸或者黄疸加重等,外周血检测、血培养、直接涂片找细菌、病原菌抗体检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黄疸、腹胀、便秘、哭声低、活动减少、吃奶差、体重增长慢等症状,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鉴别。
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在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停喂母乳24~48小时,黄疸可减轻。但一般不建议停母乳,当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标准时应给予干预。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为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须特殊治疗,足月儿7~10天自行消退,最多不超过2周。若小时龄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干预水平,给予光疗。
病理性黄疸可通过光照、药物治疗、血浆置换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生理性黄疸在加强母乳喂养、促进排泄后多可自愈,一般足月儿7~10天可自行消退。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适应证: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相应日龄(或小时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原理:用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光、日光灯或太阳光,使胆红素形成水溶性构形异构体或结构异构体,有利于胆红素排出。
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光疗后皮肤黄疸消退并不表明血清末结合胆红素已达到了正常。
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要擅自使用。
结合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
如果需要,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输注白蛋白
可增加白蛋白与未结合胆红素的结合,减少胆红素性脑病的发生。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应用5%碳酸氢钠提高血pH值,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口服酶诱导剂
输注免疫球蛋白
适用于血型不合溶血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
极少数会出现过敏、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
其他
新生儿溶血症,除降低血胆红素外,如果贫血程度较重还应纠正贫血,减轻循环负荷,治疗贫血性心力衰竭等。
换血疗法
作用:减少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中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一般用于光疗失败、严重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脑病临床表现者。
预后
治愈情况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如果症状较轻,去除病因和及时治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较好。
如果黄疸症状较重且不及时治疗,造成胆红素脑病,预后较差。
胆道闭锁、肝炎合并肝硬化的患儿预后差。
对于伴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的患儿,需要长期管理。
危害性
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肺出血、呼吸衰竭、肝硬化等,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引起轻度的神经功能损害,随着患儿生长发育逐渐表现出来,比如视力、步态、言语、认知、语言方面的障碍及单纯听力受损或听神经病变等神经功能障碍。
日常
日常管理
护理方法
新生儿黄疸护理方法有多种,如多晒太阳、坚持母乳喂养、注意大便情况和观察皮肤状况等。
多晒太阳:根据太阳光的强度定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建议采用俯卧的姿势给新生儿晒太阳,防止晒伤,经常移动位置,并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生殖器部位。
勤喂母乳: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注意记录每日喂养量是否满足新生儿每日所需。可以通过电子秤监测体重变化,生后7天恢复出生体重。注意观察新生儿哺乳时吸吮及吞咽功能是否良好。
观察皮肤情况: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可以在良好的光线下,按压新生儿的皮肤,白色为正常,黄色就要注意;如果孩子皮肤越来越黄,精神和胃口都不太好,体温不稳定,需要及时去医院。
新生儿黄疸期间一定要时刻注意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皮肤、巩膜、粪便颜色变化,如有异常或黄疸加重应及时就医。
不滥用药物,遵医嘱使用。
特殊注意事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新生儿感染,可影响新生儿精神、呼吸、吃奶、体温等,要注意监测。
若为母乳性黄疸,可少量多次,继续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若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遵医嘱使用药物,以免诱发溶血。
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早期就诊并注意后遗症的出现,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是否可接种疫苗,应听取社区接种医生的建议。
预防
妊娠期间,孕妇应定期产检、进行血型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防止感染等。
房间定期通风,通风时注意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母乳喂养。注意护理,避免感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