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无力
概述
下肢的肌肉力量的减弱或者丧失
主要表现为下肢部分或全部肌肉无力,活动困难,严重者无法步行
当突然出现下肢无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上肢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明确原发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可结合手术、营养神经治疗、物理康复治疗等
定义
下肢无力主要是指大腿、小腿和足部肌肉力量的下降,甚至无法活动。
可表现为肌肉力量的部分下降或者完全消失,受累的范围主要局限于下肢。
可突然出现,也可以逐渐进展,可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单侧下肢无力,发生部位不同,发生机制也有所差异。
下肢肌无力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下肢肌肉疲劳是不同的。本章仅介绍与疾病有关的下肢无力,如在疲劳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的情况不在内。
发生机制
下肢的运动由脊髓L2-S1节段的神经支配,主要包括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等。
大脑发出肌肉收缩的指令后,经过外周神经将信号传递至下肢各个肌肉,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当此过程的任一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引起肌肉收缩的无力或者无法收缩。
当中枢神经或者周围神经系统出现病变,都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产生及传递;当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病变,会影响信号传递至肌肉;而当下肢肌肉本身出现病变,则直接影响下肢肌肉的收缩。
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和肌源性。
神经源性肌无力: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如脑、脊髓)或者外周神经系统(腰丛、骶丛)的病变引起。
神经肌肉接头性肌无力: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疾病导致的。
肌源性肌无力:肌肉本身的结构或者功能发生了病变而引起的。
表现
症状特征
下肢无力可表现为以下特征。
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或者完全丧失。
可表现为抬大腿费力,膝盖伸直困难,足下垂,还可表现为难以用足跟或足尖行走。
可表现为站起困难,步态异常,无法步行或者上下楼困难。
行走不稳,常常跌倒,需要拐杖或者助行器。
小腿及踝部肌肉无力的患者步行时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扭伤。
伴随症状
不同疾病引起的下肢无力伴随症状差异较大。
脊髓损伤引起的,可伴有双上肢运动感觉障碍,双下肢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肌肉病变引起的,如肌营养不良、线粒体肌病,可伴有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头面部、咽喉部、颈部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等。
原因
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肌肉病变均可引起下肢无力。
神经系统病变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肌无力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肌肉病变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肌营养不良、炎性和代谢性肌肉病等。
非疾病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所致者不在本节介绍。
就医
出现下肢无力或者无法活动时,建议就诊。
就医指征
当患者出现下肢肌肉无力,尤其是出现无法抬大腿,足下垂或者无法完成正常的肌肉活动,甚至无法站起、行走时,均应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出现下肢无力时,首诊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由于导致下肢无力的原因众多,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出现下肢无力的最初时间、症状的持续的天数或者月数、病程中症状有无缓解。
下肢无力的部位和程度。
是否存在步态异常或者步行困难。
活动后是否会加重下肢无力的程度,休息后是否会减轻。
伴随症状:是否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感觉减退、大小便失禁等。
病史清单
是否存在周围神经损伤,如圆锥马尾神经损伤,腰骶部病变等。
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是否有吸烟、饮酒史。
既往诊疗经过:包括是否曾去相关科室进行诊治,相关的化验检查以及诊治的结果
近期服用的药物都有哪些。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月经史,以及生产过程中有无产伤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评估: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高级皮层功能检查,吞咽功能检查,颅神经的检查,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不自主运动、四肢腱反射、病理征。
下肢的检查:包括肌肉力量、肌容积、关节活动度和有无肿胀等。最常用的肌肉力量判断方法为徒手肌力检查(MMT)。
表1.徒手肌力检查(MMT)
肌力等级 | 力量 | 表现 |
---|---|---|
0 | 无 | 无肌肉收缩 |
1 | 微弱 | 仅可触及非常微弱肌肉收缩,但无法引起关节活动 |
2 | 差 | 在去除重力下,肢体能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
3 | 尚可 | 在抗重力下能够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
4 | 良好 | 能对抗轻度阻力下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
5 | 正常 | 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
常规检查
抗神经细胞、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以及肌肉相关的特异性抗体、自身抗体、补体等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免疫异常或免疫系统疾病。
血清肌酶:对神经肌肉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在肌细胞坏死和再生时会有明显升高。
血钾:对周期性瘫痪,特别是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脊髓磁共振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脊髓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圆锥马尾情况等。
头颅CT、头颅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脑梗死、脑出血或者脑肿瘤等。
神经根和肌肉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腰骶神经根水肿,肿瘤样病变,肌肉水肿和脂肪浸润等。
其它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检查、针极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皮肤交感反应等。
神经肌肉活检:主要是将的取材的神经肌肉组织通过病理染色来发现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基因检测:对很多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有提示或者确诊价值。
下肢血管超声:观察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等。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注意控制体重,减轻下肢负重。
避免过度疲劳。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注意定时活动下肢,预防肌肉萎缩。
在康复医师或者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专业治疗
对因治疗
脑血管病:脑梗死根据适应证选择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治疗,配合抗血小板、降脂、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脑出血需要安静卧床,控制血压,根据部位和出血量评估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针对脊髓损伤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手术减压、药物减轻脊髓炎症、治疗出血等。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加重,如果持续不缓解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创伤:通过手术等方式应尽快恢复神经的连续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症治疗
目前尚无直接治疗肌无力的药物,可通过神经营养药物和物理治疗改善症状。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