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
概述
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睡、谵妄及昏迷等类型
主要与脑损伤、感染、中毒、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等有关
导致意识障碍的病因很多,需针对病因治疗
定义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受损所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谵妄,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发生机制
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代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负责意识状态的网状结构和大脑高级功能受损、减退,产生意识障碍。
什么是“意识”
意识有包括意识内容及其“开关”系统。
意识内容即大脑皮质功能活动,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分辨时间地点的能力、各种情感,还有通过视、听、语言和运动等方式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的能力。
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及脑干网状结构。意识“开关”系统可激活大脑皮质并使之维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意识内容。
哪些情况会引起意识障碍
意识内容的正常取决于大脑半球功能的完整性。急性广泛性大脑半球损害或半球向下移位压迫丘脑或中脑时,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内容异常。
涉及“开关”系统不同部位与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意识障碍。
类型
意识障碍可有下列不同程度的表现:
嗜睡:最轻微的意识水平下降。
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
昏睡:意识水平明显下降。
谵妄:以意识内容障碍为主。
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或完全丧失。
表现
症状特征
不同类型、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有所差异。
嗜睡: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意识模糊: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分辨能力发生障碍。
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貌似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用力压迫眼眶、摇动患者身体等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谵妄:患者兴奋性增高、躁动不安、胡言乱语、思维混乱、无法判断自己身在何处、精神错乱、出现幻觉、错觉。
昏迷:最为严重,表现为不省人事,按其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患者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但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反应。医生检查时各种生理反射还正常存在。
中度昏迷:患者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一些防御反射。医生检查时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有所减弱。
深度昏迷: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医生检查时各种生理反射全部消失。
伴随症状
意识障碍可发生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因此伴随症状非常多。常见类型如下:
发热
先发热然后有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
先有意识障碍然后有发热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呼吸缓慢
呼吸缓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意识障碍伴呼吸困难可见于吗啡、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银环蛇咬伤等。
瞳孔散大
意识障碍伴瞳孔散大,见于颠茄类、酒精、氮化物等中毒;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瞳孔缩小
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心动过缓
意识障碍伴心动过缓,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毒簟等中毒。
高血压
意识障碍伴高血压,见于高血压脑病脑卒中肾炎、尿毒症等。
低血压
意识障碍伴低血压,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如失血、感染、过敏等。
皮肤黏膜改变
意识障碍伴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
意识障碍伴口唇呈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脑膜刺激征
意识障碍伴头痛、呕吐、颈部因疼痛不能前屈,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瘫痪
意识障碍伴肢体瘫痪,见于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等。
原因
各种感染、中毒和机械压迫等因素引起脑神经细胞或轴索损害,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
颅脑感染:如脑炎、脑膜脑炎、脑型疟疾等。
心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等。
脑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
癫痫。
全身性疾病
重症急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中毒型菌痢、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炎、脑型疟疾)等。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毒症、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昏迷、妊娠中毒症等。
心血管疾病:如重度休克、心律失常引起Adams-Stokes综合征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高氯性酸中毒等。
外源性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氧化物、一氧化碳、酒精和吗啡等引起的中毒,还有毒蛇咬伤。
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如热射病、高原反应、触电、溺水等。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意识障碍通常意味着严重的疾病,需要紧急就医。
出现严重嗜睡、反应迟钝、思维迟缓、精神萎靡,甚至昏迷。
伴严重头痛、肢体抽搐、肢体瘫痪。
伴有毒物质接触史或大量药物服用史,疑似中毒者。
伴严重头部外伤。
伴妄想、幻觉、幻听等精神障碍。
出现高热、寒战、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皮肤干燥。
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者,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若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应及时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全科医学科就诊。
如伴有明确外伤史,需就诊于神经外科、骨科、急诊科。
如伴有高血压、头痛,需要就诊于神经内科、心内科。
如伴有发热,需就诊于感染内科、神经内科。
如伴有颅内占位性病变,需就诊于神经外科、肿瘤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患者的意识障碍是何时出现的?是在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发病前有无诱因?外伤?饥饿?
持续多久了?意识障碍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的?
随时间推移,意识障碍有加重吗?
在哪种情况下,意识障碍会加重或缓解?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前,是否存在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不适?
以前发生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病史清单
患者近期有过头部外伤情况吗?如何处理的?
患者是否存在脑炎、脑肿瘤、脑出血等颅脑疾病?
患者是否患有尿毒症、糖尿病、高血压、感染等疾病?有进行治疗吗?
患者近期有服用某些药物吗?什么药?
患者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患者近期饮食情况如何?存在饮食不规律、节食等情况吗?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补充哪些检查。
体格查体
主要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一般情况,除全面系统的体检外,重点进行神经系统查体。
头颅外观
有无颅脑损伤、头皮的撕裂和血肿、颅底骨折的证据,如血液或脑脊液从耳道、鼻孔中流出。
脑膜刺激征
有无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是否阳性。
如有脑膜刺激征,可考虑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或后颅凹肿瘤
瞳孔大小
两侧瞳孔散大,可见于酒精和阿托品中毒糖尿病性昏迷以及脑干损伤的晚期症状。
两侧瞳孔缩小可见于吗啡、鸦片类中毒以及脑桥被盖部病损。
一侧瞳孔散大在排除动眼神经麻痹后应考虑脑疝的发生。一侧瞳孔缩小,可见于Horner征。
眼球位置
大脑半球病变向病灶侧凝视,一侧脑桥病变时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但刺激性病灶正相反。
丘脑底部和中脑首端病损,眼球转向内下方。
下部脑干病变可出现眼球水平或垂直性自发浮动现象。
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的灵敏度常与昏迷程度成正比,瞳孔对光反消失的患者预后极差。
角膜反射
角膜反射消失表明昏迷程度较深。
眼底
严重视乳头水肿可为长期颅内高压的结果,应考虑有无肿瘤及其他占位病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有视网膜出血
若视网膜有广泛的渗出物和出血则应考虑有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等疾病。
运动功能
主要检查有无肢体瘫痪,若四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则表明两侧大脑半球、脑干下部的严重病损。
反射
主要检查深反射、浅反射及病理反射,左右有无差别。
两侧反射不对称,提示有局灶性病变。
如果深浅反射均减低甚至消失,提示昏迷程度的加深。
病理反射的存在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对血液病和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血生化检查:血糖是确诊低血糖意识障碍和糖尿病昏迷的重要指标。血氨和肝功能检测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肾功能检测是判断肾性脑病的指标。电解质检测可用于诊断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意识障碍。
甲状腺功能检测:帮助确诊甲状腺脑病。
血气分析:用于诊断酸碱代谢失衡引起的意识障碍。
有毒物质的检测:有机磷、酒精等各种有毒物质的特殊检测能辅助判断中毒原因。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成分对颅内感染、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非常必要。
还可以检测颅内压力,对颅内压异常、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头颅CT、磁共振检查(MRI)
头颅CT、MRI检查能清楚地显示颅内的结构,对意识障碍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可清晰地显示颅内出血、缺血、梗死、脱髓鞘、水肿、肿瘤、脓肿、寄生虫等疾病。尤其头颅检查对颅内结构的显示比CT更清楚,并且不受颅骨伪影的干扰。
其他检查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诊断癫痫的必要检查。
缓解与治疗
首先要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对于严重意识障碍者应先进行紧急治疗,保障生命稳定。随后要积极查找病因,明确诊断,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通常患者在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意识障碍情况可逐渐好转,甚至消失。
缓解措施
发生意识障碍通常说明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患者及家属不宜自行处理。
但如对于明确的低血糖、脱水、高原反应引起的意识障碍,可适当给予糖水、温水、吸氧等方式缓解。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注射尼可刹米等呼吸中枢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插管辅以人工呼吸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给予强心,升压药物,纠正休克。
有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脱水剂等。必要时行脑室穿刺引流等。
控制异常的血压、体温,控制抽搐症状。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补充营养。
针对病因治疗
当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脑肿瘤或脑占位性病变患者应根据病变类型决定手术或放化疗治疗。
颅脑感染性疾病患者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并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
颅脑非感染性疾病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对癫痫患者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量、出现部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对低血糖患者进食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昏迷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配合大量补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要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位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需要抗心律失常治疗、电复律、电除颤等治疗。
服用大量安眠药患者可能需要洗胃;有机磷中毒患者需要使用解磷定治疗。
意识障碍的后续护理和康复
昏迷后患者常留有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还需继续给予细致的生活护理。
患者应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坚持进行功能训练,并可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以助恢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