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缺血
概述
概述
肢端缺血是动脉痉挛性或狭窄闭塞性等多种血管性或非血管性疾病共同表现的临床症状。常见于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
部位
上肢、下肢
常见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糖尿病、雷诺综合征大动脉炎等。
检查
肢体抬高试验、血常规、血糖、血脂、血沉、皮肤测温、动脉造影、心电图、行走试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踝/肱指数、冷水试验、CTA、MRA、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等。
原因
常见原因
检查
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肢体皮肤颜色和温度的改变,以及因为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各肢端营养障碍征象,可以有患侧肢体萎缩。
2.触诊: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胭动脉、尺桡动脉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必要时反复检查,并进行两侧对比。
3.听诊:心脏听诊和颈部、腹部大血管区域的听诊。因为造成急性动脉栓塞之栓子来源主要是心脏病变,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尤其是合并有心房纤颤时为最多见。若于颈部或腹部听到持续性吹风性血管杂音是诊断大动脉炎最可靠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检查有无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有无感染迹象。肝功能、肾功能检查了解全身情况。血脂有助于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诊断。
2.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有助于确诊糖尿病。血沉血沉增快多提示大动脉炎等疾病处于活动期。
影像学检查
1.动脉造影可了解患肢动脉的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2.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直接检出血管的狭窄程度和动脉粥样斑块的病变状况。
3.CTA、MRA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态,下游远侧动脉是否通畅、侧支循环情况。
其他检查
肢体抬高试验可协助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测温患肢皮肤温度减低有利于肢端缺血的诊断。心电图可初步了解心脏病变。行走试验根据肌肉酸痛、疲劳及紧固感出现的部位及时间,可初步提示病变的部位及严重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时压迫甲床或趾跖侧(指掌侧)软组织后颜色立即恢复,如果颜色恢复>2秒应考虑为有缺血。患肢颜色恢复时间显著延长。踝/肱指数踝/肱指数低于正常,提示肢端缺血。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踝肱指数多在0.35~0.9之间,而静息痛的患者踝肱指数常低于0.4。冷水试验冷水试验将手指或足趾置于4摄氏度的冷水中一分钟,可诱发手指(足趾)苍白、发紫,然后变为潮红等表现,有助于雷诺综合征的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各项相关检查可诊断。
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根据患者肢体有发作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游走性表浅静脉炎者即可诊断。
2.闭塞性动脉硬化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内部出血或斑块破裂,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患肢缺血等临床表现。多普勒超声检查、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3.急性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来自于心脏、近端动脉壁或者其他来源的栓子随动脉血流冲入并栓塞远端直径较小的分支动脉,继而引起此动脉供血脏器或肢体的缺血性坏死。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诊断。
4.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可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端缺血。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诊断。
5.糖尿病足
缺血的主要表现为: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汗毛稀疏,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就医
治疗原则
针对引起肢端缺血的原发病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