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黏多糖
概述
黏多糖是由氨基己糖和己糖醛酸共同组成的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基质中。如缺乏降解黏多糖所需的溶酶体酶,将导致黏多糖在溶酶体中贮积,并有大量黏多糖从尿中排出。
尿黏多糖检查是诊断黏多糖病、结缔组织病的指标。
适宜人群
怀疑黏多糖病、结缔组织病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24小时留尿法。
检查前
了解标本采集的具体步骤。在开始标本采集当天(如早晨8点),患者排尿并弃去尿液,从此时间开始计时并开始留取尿液,将24小时的尿液全部收集到容器内。在结束留取尿液标本的次日(如第日早8点),患者排尿且留尿于一个容器,测量总量并记录在申请单上。混匀取少量(2~3ml)尿液送检,避免污染。
参考区间
阴性
(数据来源:胡成进.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临床意义
辅助诊断
尿黏多糖检查常用于诊断黏多糖病、结缔组织病。
阳性
黏多糖病,如黏多糖贮积症IH型等。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硬化病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