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
概述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被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后血液凝固所需时间
反映凝血功能指标之一,可检测是否缺乏凝血因子或存在凝血抑制物,监测抗凝药疗效
指标延长常与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药使用等有关;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等
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关注原发疾病,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定义
在被检的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或组织凝血活酶,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PT)。
PT检测是临床重要的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可用来发现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以及监测抗凝剂应用。同时PT也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凝血系统由凝血和抗凝两方面组成,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保持正常止血功能的关键。
参考范围
男性:11~13.7秒;女性:11~14.3秒。
平均范围一般为11~14秒,超过正常值3秒及以上有临床意义。
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13.9、9.6~12.3 秒。
新生儿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不完善,仅为健康成人的70%左右,故PT较正常人偏长。
温馨提示
当PT明显延长或缩短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血液科检查排除血液疾病,或积极诊治原发疾病。
PT受试剂、仪器、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医院参考范围可能不同,一般需设正常对照值,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若标本溶血,因红细胞中含有促凝成分,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假性缩短;血脂异常可导致结果观察困难,故也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前需空腹。采血后局部按压3分钟直至不出血,注意不要揉,也不要让针眼沾水。若出现晕针症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高于参考值上限称为血浆PT延长,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延长超过正常值3秒具有临床意义(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PT延长的原因常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以及药物的应用。
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缺乏,如血友病
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如严重肝病(急性肝损伤、肝硬化等)、梗阻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纤维溶血功能亢进、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期等。
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影响凝血,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华法林等)后,或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其他口服药物影响:糖皮质激素、氯贝丁酯、红霉素或四环素等可能延长PT。
危害
PT延长超过正常值3秒,反映凝血酶原复合物(FⅡ、FⅤ,FⅦ、Ⅹ)中的凝血因子水平降低,机体凝血功能将受到影响。
若延长超过正常值5秒,反映凝血酶原复合物中凝血因子的水平可能降低至<20%~30%,临床可见出血症状,如皮肤黏膜出血,鼻腔、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等。
诊疗建议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可血液科就诊,明确病因。若已出现出血症状,除血液科外,也可根据症状于相关科室就诊,如口腔科、消化科等。
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者主要治疗方式为替代治疗,如输注凝血因子浓制剂、新鲜血浆等。
若为肝病、纤维溶血功能亢进、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引发的PT延长,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进行凝血功能监测。
服用抗凝药物患者,可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结合原发病情况调整治疗。
糖皮质激素、氯贝丁酯、红霉素或四环素等药物影响PT者,待结束服用后多可恢复至正常,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
指标降低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PT缩短,规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短于11秒具有临床意义(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PT缩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若患者的检测值小于参考范围的低限,只能看做是患者可能处于高凝状态,但不能提示有血栓形成
原因
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症。
血液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栓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
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
服药部分药物:口服避孕药、抗组胺药、苯巴比妥、咖啡因等。
危害
PT缩短主要提示血液高凝状态。
可提示存在血栓风险,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可以引起许多产科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反复流产、死胎、早产等。
诊疗建议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可血液科就诊,明确病因。
血液高凝状态可采取抗凝治疗,如肝素、尿激酶、华法林等,同时注意监测凝血功能。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引发PT缩短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监测凝血功能。
口服药物导致PT缩短者,待结束服用后多可恢复至正常,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