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
概述
皮肤、关节、肌肉等组织因多种原因出现体积增大的症状,称为肿胀
可出现身体组织的隆起或围度增大
药物、透析等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才是关键
不同疾病引起的肿胀,预后有较大差异
定义
肿胀是指皮肤、关节、肌肉等组织因发生水肿、增生、充血或出血而出现体积增大的症状。
肿胀常与右心衰竭肾病综合征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因素,或药物因素、生理变化、生活习惯等非疾病因素有关。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不明原因的特发性肿胀。
发生机制
肿胀的发生常与组织水肿、增生、局部充血或出血等过程相关。
水肿:血管内液体不断过滤至组织间隙中成为组织液,组织液又可回吸收进入血管中,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动态平衡。当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改变,导致血液大量积聚在组织间隙中,造成组织肿胀的发生。
增生:局部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腺体等可在创伤愈合、慢性炎症、激素分泌过多等情况下,出现过度生长的情况,导致组织增生、体积增大,发生肿胀。
局部充血:机体可通过神经系统调控体液,引起细动脉的扩张、血流加快、组织充血,造成肿胀的发生。
出血:当机体局部发生出血时,血液可积聚于体腔内造成血肿,表现为肿胀。
类型
根据引起肿胀的原因,可分为非疾病因素导致的生理性肿胀和疾病因素导致的病理性肿胀;根据肿胀的部位又可分为全身性肿胀和局限性肿胀。
根据原因分类
生理性肿胀
可见于服用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硝苯地平胰岛素等)、生理变化(如更年期、妊娠期)、生活习惯(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久站久坐)等情况。
此外,部分患者可出现特发性水肿所致的肿胀,目前原因不明,多见于女性。
病理性肿胀
可见于心脏病变(如右心衰竭)、肾脏病变(如肾病综合征)、肝脏病变(如肝硬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等疾病。
部分患者也可能与局部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过敏(如荨麻疹)、组织增生(如骨关节炎)等疾病有关。
根据部位分类
全身性肿胀
肿胀表现通常较重、持续存在,一般不会自行缓解。
多由疾病因素导致,常见疾病如右心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营养不良等。
局限性肿胀
局限性肿胀可见于局部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过敏(如荨麻疹)、组织增生(如骨关节炎)等疾病,肿胀多局限于患处。
部分局限性肿胀也可见由非疾病因素所致,如药物、长期处于高温缓解中、久坐久站等。症状出现前常有明确的诱因,去除诱因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缓解。
表现
肿胀的一般表现为身体组织的隆起或围度增大,常有皮肤紧绷、弹性变差等表现。不同类型的肿胀表现差异较大。
症状特征
生理性肿胀
肿胀通常表现较轻,有明显诱因,去除诱因后症状多可缓解或消失。
肿胀的发生与服用药物、更年期或妊娠期等生理变化、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等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病理性肿胀
肿胀通常表现较重,持续存在,一般不会自行缓解。
可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表现,如腹痛、蛋白尿、呼吸困难、皮肤黄染、关节肿痛等。
伴随症状
伴腹胀、腹痛、呕吐、尿量减少、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见于心脏病变,如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伴蛋白尿、血尿、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g/L)、高血压等症状,可见于肾脏病变,如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症。
伴腹胀、腹痛、消瘦、皮肤黄染、腹水、皮肤黏膜出血点等症状,可见于肝脏病变,如肝硬化、急性肝炎。
伴反应迟钝、畏寒、皮肤粗糙、嗜睡、食欲减退,或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肌肉萎缩等症状,可见于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
伴乏力、消瘦、精神不振等症状,可见于营养不良。
伴体重减轻、体表肿物或器官肿物等,可见于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等。
伴发热、寒战、关节红肿及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关节炎
伴皮肤风团、红斑、瘙痒、胸闷、心慌等症状,可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
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畸形、活动受限、皮下肿块等症状,可见于骨关节炎。
原因
肿胀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原因众多,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是非疾病因素所致。通常需结合肿胀的特征,如范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伴随症状等,并结合各种检查手段,综合分析导致肿胀的原因。
以下为肿胀的常见病因,并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疾病因素
疾病导致的肿胀可见于心脏病变、肾脏病变、肝脏病变、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情况,也可见于组织的感染、过敏、增生等。
心脏病变
早期可表现为足部、双腿等身体低垂部位的肿胀,随病情发展,肿胀逐渐向上蔓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胸闷、尿量减少、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等。可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肾脏病变
早期以晨起面部肿胀为主,病情发展较快,可逐步出现双下肢肿胀,按压常有凹陷。可伴有肾脏病变的基础表现,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g/L)等,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症。
肝脏病变
常可表现为腹部肿胀,一般不出现颜面部肿胀,可伴有肝脏病变的表现,如腹胀、腹痛、消瘦、皮肤黄染、腹水、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常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
内分泌疾病
可先出现面部肿胀,随着病情发展表现为从上向下蔓延的全身性肿胀,按压可不出现凹陷。常伴随反应迟钝、畏寒、皮肤粗糙、嗜睡、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肌肉萎缩等内分泌疾病表现,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等。
营养不良
早期一般表现为双侧足背、双下肢水肿,病情加重可表现为全身性肿胀,可伴有乏力、消瘦、精神不振等表现。常见于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病、蛋白质摄入不足等。
恶性肿瘤
由于肿瘤侵犯血管、淋巴结等,影响组织液的正常吸收,导致肿胀的出现,常伴有体重减轻等表现。可见于乳腺癌、宫颈癌等。
感染性疾病
多为感染局部出现肿胀,按压后多不凹陷,可伴有发热、寒战、关节发红及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常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过敏性疾病
可出现皮肤等组织肿胀,可伴风团、红斑、瘙痒、胸闷、心慌等症状,常见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组织增生
部分体表组织的增生也可出现肿胀,可伴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皮下肿块等症状,常见于骨关节炎等。
非疾病因素
药物因素、生理变化、生活习惯因素等可引起肿胀。
药物因素,如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降糖药物(如罗格列酮胰岛素)等引起的肿胀。
生理变化,如更年期、妊娠期等,也可引起肿胀。
生活习惯因素,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久坐久站等导致的肿胀。
就医
若肿胀明确与服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生理变化(如更年期)、生活习惯(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且除去上述因素后肿胀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如肿胀较重、持续不缓解,同时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就医:
肿胀程度较重,自查不到明显诱因、且症状持续存在。
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等症状。
蛋白尿、血尿、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g/L)、高血压等症状。
伴消瘦、皮肤黄染、腹水、皮肤黏膜出血点等症状。
伴反应迟钝、畏寒、皮肤粗糙、嗜睡、食欲减退等症状。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皮肤菲薄、肌肉萎缩等症状。
伴乏力、消瘦、精神不振等症状。
伴体重减轻、体表肿物或器官肿物等症状。
伴发热、寒战、关节红肿及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伴皮肤风团、红斑、瘙痒、胸闷、心慌等症状。
伴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皮下肿块等症状。
以下情况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高度肿胀或肿胀突然加剧时。
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时。
伴有严重高血压(一般指血压>180/110mmHg)无法控制时。
伴有持续高热(一般指体温>39.1℃)无法缓解时。
伴有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24小时尿量<100mL)时。
就诊科室
出现肿胀时,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全科医学科、肾内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可能需要相应科室就诊:
伴胸闷喘憋、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颈静脉怒张,可能需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伴消瘦、皮肤黄染、腹水、皮肤黏膜出血点,可能需就诊于消化内科。
伴反应迟钝、畏寒、皮肤粗糙、嗜睡、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皮肤菲薄、肌肉萎缩、精神不振,可能需就诊于内分泌科。
伴体重减轻、体表肿物或器官肿物,可能需就诊于肿瘤内科。
伴发热、寒战、关节发红及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可能需就诊于关节外科或骨科。
伴皮肤风团、红斑、瘙痒、皮下肿块、胸闷、心慌,可能需就诊于皮肤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儿科。
由于导致肿胀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肿胀出现时有无诱因(如服用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处于更年期或妊娠期、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久坐久站等)?
肿胀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持续多久了?
肿胀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是怎样的(如早上晨起时或平躺时)?
肿胀出现的位置是否对称?
是突然出现,还是慢慢出现加重的?
什么情况下会诱发肿胀出现或加重?什么情况下会肿胀缓解?
是否有其他症状(如腹胀腹痛、蛋白尿、呼吸困难、皮肤黄染、嗜睡、肌肉萎缩、关节肿痛、瘙痒、皮下肿块等)?
病史清单
近期生活习惯与往常相比是否有明显变化?
是否正在更年期或妊娠期?
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
是否近期有服药?是怎么服用的?效果怎么样?
既往有无基础疾病,如心脏病变(如缩窄性心包炎)、肾脏病变(如肾病综合征)、肝脏病变(如肝硬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等?
家族成员中是否有肿胀表现?是否有心脏病变、肾脏病变、肝脏病变、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如有必要应补充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
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有无肿胀及肿胀的部位、程度;巩膜是否有黄染,皮肤是否有黄染,是否有蜘蛛痣肝掌、皮下出血点;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异常;心尖搏动有无异常;静脉血管有无怒张;有无皮疹;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诊脉率是否过快或过慢;按压局部皮肤,判断肿胀是否凹陷;是否可触及肝脏、脾脏;有无甲状腺体积和结构变化。
叩诊:心前区叩诊判断是否有心包积液;腹部叩诊判断是否有腹水,肝区、脾区、背部肾区叩诊判断有无异常改变;叩诊膀胱充盈程度;叩诊双侧肋脊角有无肾区叩痛。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用听诊器判断心音有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有无异常,有无腹主动脉杂音,有无肾脏血管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血液系统异常等。如血红蛋白降低提示有贫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时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
尿常规:可明确是否存在肾脏病变。如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提示可能有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如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肝肾功能:可明确是否有肝肾功能的异常。若血肌酐升高常提示肾功能受损,可见于较为严重的肾脏损害。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肝脏病变,如肝硬化、急性肝炎。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引起蛋白丢失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
凝血功能:可明确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等结果有无异常,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药物或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
血沉、C反应蛋白:明确是否存在有潜在的感染或炎症。如血沉或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心衰标志物检测:可明确是否有心力衰竭。若B型钠尿肽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脏衰竭等。
甲状腺激素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若FT3、FT4升高,TSH下降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FT3、FT4下降而TSH升高通常提示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检测:可用于筛查是否存在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如该结果明显升高,提示存在库欣综合征等疾病的可能。
肿瘤标志物检测:常用于提示是否有肿瘤。如甲胎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脏肿瘤;癌胚抗原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胰腺癌、乳腺癌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若腹部超声示肝脏增大或缩小,提示可能存在肝硬化或肝炎;肾脏超声示肾脏结构体积变化,提示可能存在肾炎、肾病;超声心动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心衰、心包病变等;若血管超声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形成
X线胸片:根据心脏是否有增大判断是否可能有右心衰竭
CT检查:对可疑部位进行CT检查,可初步筛查是否有异常占位的出现、肿瘤转移灶等。
缓解与治疗
出现肿胀需明确诱因。如与服用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生活习惯(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等相关,去除诱因一般可缓解;如与更年期、妊娠期等生理变化相关,待更年期或妊娠期结束后一般可缓解。
若肿胀症状较重且持续存在,并伴有其他表现,如腹胀腹痛、蛋白尿、呼吸困难、皮肤黄染、嗜睡、肌肉萎缩、关节肿痛、皮肤瘙痒、消瘦等,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出现肿胀的患者,如既往有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可遵医嘱进行适当运动。
注意个人及居住环境的清洁,多通风、勤洗手,预防感染。
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等条件下。
妊娠期女性尽量避免劳累,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方面
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补充营养,尽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肉类、牛奶、蛋类等,多食用新鲜的蔬果补充维生素等。
心理护理
适当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可给予对症药物治疗。以下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通过利尿作用缓解肿胀。
注射白蛋白:可用于因低蛋白血症引起肿胀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过低可导致机体出现肿胀,注射白蛋白通常能够缓解。
透析治疗:可用于出现组织高度水肿、尿量减少、血肌酐水平高等表现的患者,常用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透析治疗可通过将体液中过多的水分经半透膜排出体外,帮助缓解肿胀。
抽腹水:可用于因大量腹水所致肿胀的患者。对于肝硬化患者不建议长期抽腹水治疗。
关节穿刺:对化脓性关节炎局部关节明显肿胀的患者,可通过关节穿刺、抽吸等改善症状。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常见病因及疾病为例:
心脏病变:常见如右心衰竭,治疗以利尿(如呋塞米)、扩血管(如硝酸甘油)、强心(如洋地黄类药物或多巴酚丁胺等)等为主。针对引起右心衰竭的病因进行治疗,如二尖瓣狭窄可用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等。
肾脏病变:常见如肾病综合征。常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肝脏病变:如肝硬化、急性肝炎,治疗以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拉米夫定)为主,必要时可行人工肝、肝移植治疗。
内分泌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肿胀较常见,该病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可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
恶性肿瘤:可行化疗(如紫杉醇多柔比星)、放疗、手术治疗(如全乳房切除术),及免疫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等。
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关节炎,以抗生素治疗(如萘夫西林、头孢曲松)为主,必要时可进行关节腔持续灌洗、关节镜手术等治疗。
过敏性疾病:常见如荨麻疹,以止痒(如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等)治疗为主,对病情严重、伴发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的患者,需立即进行抢救,包括肌注肾上腺素、吸氧、补充血容量(如生理盐水)、气管切开等处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