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反流
概述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造成血液反流
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创伤等
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头颈部强烈动脉搏动感等
轻中度可以保守治疗,重度多需要外科或介入手术治疗
定义
主动脉瓣反流指的是各种因素所致的主动脉瓣在心脏舒张期关闭不全,进而导致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
发生机制
病因不同,发生机制不同。
而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主动脉瓣反流是由于各种病原体感染心内膜和心脏瓣膜导致赘生物形成和瓣膜破坏。
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瓣反流是由于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室重构,进而导致主动脉瓣环扩张。
创伤所致的主动脉瓣反流是由于外伤对心脏的打击所造成的瓣膜破坏。
类型
急性主动脉瓣反流
慢性主动脉瓣反流
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心脏代偿效果好,左心室舒张末压不增加,左心房和肺静脉压也保持正常,故可多年不发生肺循环障碍。
可在较长时间无症状,轻症者一般可维持20年以上。随反流量增大,出现与心搏量增大有关的症状,如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颈部强烈动脉搏动感等。
寒冷对主动脉瓣反流有何影响
寒冷对主动脉瓣反流一般没有影响。主动脉瓣反流一般是因为患者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造成的患者心脏血液反流。
主动脉瓣反流的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原因是指主动脉瓣先天性畸形,如主动脉瓣二叶瓣化。后天性的原因如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动脉炎、白塞氏病等自身免疫性的疾病。
临床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规范检查,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表现
轻度的主动脉瓣反流通常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多已经进展到中重度或有其他疾病。
症状特征
既往病史:如果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考虑主动脉瓣反流多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累及主动脉瓣所致。
血压状况:如果患者高血压病史多年,且血压控制欠佳,左室重构严重,考虑主动脉瓣反流可能是由于高血压所致。
外伤史:如果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的外伤史,尤其是胸部外伤史(车祸、撞击等),考虑主动脉瓣反流可能是由于创伤所致。
手术史:如果患者有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那么考虑主动脉瓣反流为人工瓣膜功能不良所致。
伴随症状
伴有发热、肌肉疼痛、Osler结节、Roth斑等,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伴有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考虑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性大。
伴胸部外伤者,考虑创伤所致主动脉瓣反流可能性大。
原因
一般认为主动脉瓣反流多由疾病因素导致。
疾病因素
风湿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于抵抗力较低人群,同时病原体通过血液进入心脏系统,导致心内膜和心脏瓣膜感染性破坏,此病较为严重,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如果病史较长且血压控制不佳会由于心脏后负荷过重而导致心室重构,进而导致主动脉瓣瓣环扩张,出现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根部扩张
多种因素(如马方综合征、梅毒性主动脉炎等)所致主动脉根部扩张,扩张引起瓣环扩大,瓣叶舒张期不能对合,为相对关闭不全。
先天性畸形
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穿孔、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等先天性畸形可以造成主动脉瓣反流。
非疾病因素
胸部外伤
胸部外伤可以导致瓣膜的破坏,进而出现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瓣反流是怎么回事
主动脉瓣反流是心脏在舒张期,心脏泵出的血液由主动脉返回到左心室,说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正常情况下,心脏在收缩期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进入到主动脉的血液不能反流到左心室。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瓣膜装置的损害,都可能引起主动脉瓣反流常见原因有炎症、风湿等。
通常情况下轻度主动脉瓣反流一般不会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不会引起症状,也不需要进行治疗,注意治疗原发病,和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即可。
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反流量逐渐增大,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就医
体检发现主动脉瓣反流建议及时就诊排查病因及严重程度。
就医指征
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不适。
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头晕、黑矇等,甚至晕厥者。
体检发现主动脉瓣杂音或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反流。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不适建议就诊心内科。
急诊科
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者黑矇、晕厥者建议尽快前往急诊就诊或拨打120。
心外科
人工心脏瓣膜功能不良或马方综合征等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建议就诊心外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胸闷、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时间?
呼吸困难持续存在还是阵发性发作?
呼吸困难出现时是否有明确诱因?
是否端坐呼吸?
是否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是否有下肢水肿?
是否有发热?
是否有黑矇、晕厥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是否有马方综合征家族史?
既往是否感染过梅毒?
既往是否进行过人工瓣膜植入?
症状发作前是否有胸部外伤?
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是否对血压进行控制?
是否有过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常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
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颈部是否有“点头运动”,胸部有无外伤,有无畸形,口唇有无发绀等,有无Osler结节,有无Roth斑等。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诊胸部是否有压痛,心脏瓣膜区有无震颤。
叩诊:叩诊检查心界大小。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急性感染、贫血等。
梅毒螺旋体抗体:可排除梅毒性主动脉炎。
心衰生物标志物检测:可帮助诊断是否有心力衰竭。若BNP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心力衰竭。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提示是否有恶性肿瘤。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是胸闷胸痛最基本的检查之一,可以辅助诊断或排除很多心脏相关急危重症。
胸部X光检查:胸片可以帮助评估心脏大小和形态,以及有无肺水肿征象。
心脏超声:可以明确诊断主动脉瓣反流并评估严重程度,并可发现瓣膜赘生物或瓣膜挛缩变形等,有助于病因学鉴别诊断。
主动脉CT:有助于鉴别马方综合征和梅毒性主动脉炎。
缓解与治疗
主要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及时干预控制反流发展。
缓解措施
生活管理
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避免熬夜。
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轻至中等强度的体力运动。
尽量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和食物,戒烟戒酒。
饮食管理
低盐低脂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摄入升糖指数特别高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食物尽量软烂易消化。
情绪管理
学会放松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面对生活。
专业治疗
主动脉瓣反流的治疗需要根据反流的程度和病因学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般而言,轻度的主动脉瓣反流和大部分中度的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保守治疗即可,如给予一定的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而对于主动脉瓣大量反流的患者和部分主动脉瓣中量反流的患者多需要外科手术或内科介入手术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
首先需要药物治疗链球菌感染,多采用大剂量青霉素足疗程的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如果瓣膜毁损严重,可在医师评估下进行外科瓣膜置换术,或内科介入手术进行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于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来说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可以使病情恢复,但是部分赘生物较大的患者或者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需要外科手术进行赘生物的清除和瓣膜的修复。
马方综合征
此类患者多需要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的复合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高血压
此类患者首先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如果药物难以控制,必要时可以进行瓣膜成形术进行修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