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淋巴结肿大
概述
各种原因引发的耳前淋巴结肿胀、增大
与免疫应答、感染、肿瘤和相关全身性疾病有关
耳前淋巴结肿大除局部肿胀外,还可伴有耳前疼痛、压痛、破溃等症状
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症状多可缓解
定义
耳前淋巴结肿大指耳屏前方区域的淋巴结肿胀、增大。
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腮腺咬肌筋膜表面以及腮腺咬肌筋膜与腮腺之间,经常沿颞浅动静脉排列,有1~4个,大约2/3的人有此淋巴结。引流区域包括额颞部头皮、眼结膜、眼睑、外耳道、耳廓、中耳、腮腺和牙龈等。
耳前淋巴结属于腮腺浅淋巴结。淋巴结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滤过淋巴液和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
发生机制
免疫应答
耳廓前面淋巴引流区域组织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以及药物、环境毒素、代谢毒性产物等因素刺激后,炎性物质经由淋巴管道汇集于耳前淋巴结,使淋巴结节内的免疫细胞和组织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
感染
引流区域,如眼睑、耳廓、腮腺等部位,发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病原体可随淋巴途径引流至耳前淋巴结,导致其充血、水肿,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增生,使淋巴结肿大,甚至化脓坏死。
肿瘤
原发于耳前淋巴结的肿瘤,以及耳廓前面和远处的肿瘤发生耳前淋巴结转移时,均可引起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无限制增殖,占据和破坏淋巴结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结内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反应,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全身疾病
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可导致耳前淋巴结内组织、细胞大量增生聚集,甚至形成肉芽肿,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耳前淋巴结病变,均可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但在病情发生、持续和进展中,其肿大的部位、持续时间、活动性等情况会有所不同。
耳前淋巴结肿大,还可伴随其他局部症状,如耳前淋巴结疼痛、压痛、破溃及瘢痕形成等。同时,也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肝脾大、皮疹、贫血、白细胞异常等。
症状特征
耳前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不同
局限性肿大
当只有耳屏前的淋巴结肿大时,称为局限性耳前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肿大
除耳前淋巴结肿大外,还同时出现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者,即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耳前淋巴结肿大的持续时间不同
慢性肿大
耳前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8周或反复发生者,即为慢性肿大,多由慢性刺激性因素所致。
常见于淋巴结结核、风湿病、结节病、恶性淋巴瘤等。
急性肿大
一般发生在8周内的耳前淋巴结肿大即可认为是急性肿大。
常见于急性单纯性耳前淋巴结炎、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急性湿疹、毒虫叮咬等。
常伴随耳廓的红、肿、热、痛,以及破溃和瘙痒等表现。
耳前淋巴结的活动性不同
活动性好
耳前淋巴结常呈卵圆形肿大,淋巴结之间以及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性好。
常见于急性单纯性耳前淋巴结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瘤等。
移动性差
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或与基底组织粘连。
常见于结核性淋巴结炎、晚期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等。
伴随症状
耳前淋巴结肿大常伴有疼痛、压痛、破溃及瘢痕形成,以及肝脾大、皮疹、贫血等。
疼痛
炎性因子、病原及其毒素的刺激,或因肿大的淋巴结牵拉感觉神经末梢,可引发局部疼痛。
常见于单纯性淋巴结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初始、转移癌或恶性淋巴瘤增大过快等。
压痛
耳前淋巴结疼痛,受到按压的机械作用下,疼痛加重。
常见于单纯性耳前淋巴结炎、外耳道疖、中耳炎、转移癌或恶性淋巴瘤、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初期等。
破溃及瘢痕形成
其他全身伴随症状
贫血: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原因
引起耳前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于耳廓表面的病变,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皮炎,以及耳廓前面的疖肿、湿疹和恶性肿瘤等。
当然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良理化因素刺激等,也可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
通常医生判断原因需要结合病史、专科检查、针对性检查和检验等,综合鉴别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的疾病种类和病情程度。
可将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的因素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
以下仅列出可能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你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常见疾病
如伴随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者,常为全身性疾病在耳前淋巴结发生的一部分表现;局限性耳前淋巴结肿大则多与耳廓、结膜、眼睑、外耳道、腮腺等病变有关。
耳廓、外耳道疾病:耳廓前面的皮炎、疖肿、湿疹及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等。
耳前淋巴结疾病:单纯性耳前淋巴结炎、非特异性耳前淋巴结炎、淋巴瘤等。
眼部疾病:病毒性结膜炎、儿童睑板腺感染等。
腮腺疾病:腮腺炎、腮腺肿瘤等。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结转移癌等。
其他疾病
药物反应、结节病、风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耳廓前面组织受到化学及腐蚀性液体灼伤、急骤变化的冷热刺激等。
耳前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耳前淋巴结肿大,主要是因为眼部炎症、耳部炎症以及腺体炎症等因素所导致的。
1.眼部炎症:例如急性结膜炎、眼睑炎、病毒性结膜炎、角膜炎等,这些相关炎症会导致耳前淋巴结发生明显的肿大。
2.耳部炎症:例如化脓性中耳炎或急性外耳炎等,当这些炎症经过淋巴管扩散至淋巴结时,便会引起耳前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发生。
3.腺体炎症:比如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也可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
由于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的因素相对较多,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及早治疗。
就医
若耳前淋巴结肿大伴随的症状轻微,短暂出现,不伴有其他方面的异常,可不进行处理,暂时观察。
如果耳前淋巴结肿大的主要症状持续存在、频繁间断发作、进行性加重者,尤其是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医,确定病因和病情程度后进行相应治疗。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耳前淋巴结肿大的相关症状持续存在、频繁间断发作、进行性加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伴随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心慌、气促、高热等急发全身症状。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长期耳前淋巴结肿大,但无明显体表可见的特征及其他确定的症状时,需要作规范、系统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以排查全身性疾病和隐匿肿瘤转移的可能。
就诊科室
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耳鼻喉科。
如伴发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和乏力等症状,可能需要就诊于感染科。
如伴发耳廓前面皮肤反复出现的红肿、渗液、溃疡及结痂等,可能需要就诊于皮肤科。
如伴有眼睑红肿、瘙痒等,应就诊于眼科。
如伴有腮腺肿大,应就诊于感染科。
如伴有外耳道疼痛、红肿、溢液等,应就诊于耳鼻喉科。
如伴发关节酸痛、变形等表现,可能需要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小儿患者可同时就诊于儿科。
由于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耳前淋巴结肿大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久了?
耳前淋巴结肿大,是否伴有疼痛、压痛?
什么情况下可以加重或者缓解?
耳前淋巴结肿大是突然出现的,还是慢慢发生的?
除耳前淋巴结肿大、疼痛、压痛外,有没有其他症状,如耳廓周围红、肿、热、痛,耳道溢液,眼睑红肿瘙痒、腮腺肿大等?
有没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消瘦、食欲不振、乏力等?
病史清单
是否有耳廓前面组织受到化学和腐蚀性液体灼伤?
是否有耳廓前面组织受到搔抓或损伤?
是否耳廓前面组织受到过蚊虫叮咬?
是否有耳廓前面组织处于急骤变化的冷热刺激?
是否有外耳道疖、中耳炎?
是否有病毒性结膜炎?
是否有腮腺炎?
(儿童)是否有睑板腺感染?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询问病史后,首先将选择体格检查,并判断是否需要后续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骨髓涂片、病原体检查、免疫学检查、B超、CT、磁共振或PET-CT、病理检查、淋巴系统造影等,结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和病情程度做进一步评估。
身体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观察:观测评估意识是否清楚,面色、口唇、甲床是否有青紫,腮腺是否肿大,结膜是否红肿,外耳道是否有疖肿、是否有耳溢液等。
患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多会在耳廓前方发现明显病灶,需要对肿大部位和耳廓前面组织进行细致观测。
触诊:医生可能还会用手触诊患侧耳前淋巴结、耳廓、脖子周围、腋下等地方,主要是进一步明确耳前淋巴结的大小、范围、质地和活动度等信息,以及并了解颈部、锁骨上淋巴结等处是否有肿大。
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了解是否有感染发生。
外周血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提示白血病,白细胞增多(或正常)伴异形淋巴细胞>10%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沉降率
明显增快提示活动性结核、风湿性疾病活动期、淋巴瘤、白血病等。
骨髓涂片(包括活检)检查
可用于确诊白血病、淋巴瘤(当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时)等。
病原体检查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或PET-CT检查可针对耳前淋巴结进行结构观测,但未能代替病理活检。PET-CT能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且能够发现全身隐匿病灶,提供合适的活检部位。
病理检查
淋巴结穿刺涂片及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明确淋巴结肿大的性质,但多采取整体切除送病理检查。
淋巴系统造影
通过X线淋巴系统造影,可了解淋巴结的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炎症性淋巴结肿大,其边缘及内部结构正常;转移癌侵犯的淋巴结则边缘不规则如虫蚀样,结内有充盈缺损,如果淋巴结完全被癌组织所占据则无此征象,但有继发性淋巴管阻塞。
超声造影,借助造影剂增强后散射回声,能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
缓解与治疗
耳前淋巴结肿大时,适当增加饮水、清淡饮食,避免耳屏前面组织发生损伤和刺激,暂时观察病情。
若耳前淋巴结肿大相关症状持续存在、频繁间断发作、进行性加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应积极就医。
未看医师时,不建议自行盲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掩盖临床表现,干扰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误导医生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
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和病情特征后,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程度,选择一般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等。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保持所处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及空气清洁。
避免耳廓前面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工业粉尘等污物。
注意工作和生活防护,患病期间不提倡到人群稠密的公共场所。
尽量保持耳廓前面干洁,减少不必要的揉搓和冷热水浸渍。
冬季注意耳廓保暖。
注意眼部和手部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揉搓眼睛。
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频繁掏耳造成损伤。
饮食方面
治疗期间宜根据疾病治疗需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纤维饮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进食清淡,尽量摄入易咀嚼、吞咽,以及易消化、吸收的营养食品。
避免摄入已知或可能发生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戒酒。
心理护理
医生会通过认真详细检查,明确可能的病因,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取得患者信赖后,合理解答患者的疑虑,使患者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有必要的认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诊治和复查。
药物应用
轻微和偶然发作的耳前淋巴结肿大症状,通常无需使用药物进行缓解治疗。常在耳廓表面原发致病因素去除后,肿大的耳前淋巴结会逐渐消退。
遵医嘱使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症状仍未缓解,甚至加重,不宜继续使用相关药物,应及时就医治疗。
针对小儿和孕产妇,在药物使用上可能与其他人群不同,通常建议咨询医生。
需特别注意的是,老百姓口中的消炎药,即抗生素,在不明病因时,盲目自行不规范用药,不但不能有效治疗疾病、控制症状,反而易致耐药的发生,也容易掩盖病情和延误治疗,故不推荐自行诊治和用药。
专业治疗
可分为两种情况:直接缓解症状的对症治疗,充分分析病因后的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通常可能会指导一般治疗,推荐局部理疗,或局部或全身用药等,帮助患者缓解耳前淋巴结肿大症状。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增加营养。保持患处干洁,避免压迫和揉搓。避免急骤的冷热温度变化刺激患处,减少对疾病治疗的负面影响。
局部理疗:针对耳前淋巴结炎性疾病引起的肿大,可选择半导体激光、微波等理疗设备对耳前淋巴结和耳廓前面组织进行局部照射治疗,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性肿胀所引发的不适症状。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一些差异,以下面疾病为例。
急性化脓性耳前淋巴结炎
若已形成脓肿,除上述治疗外,还需切开引流。一般可先试行穿刺吸脓,然后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促进炎症消退。
耳前淋巴结结核
淋巴瘤
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结合治疗,也可选择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细胞免疫治疗等生物疗法,对于病变局限者,还可选择手术治疗切除病变。
耳前淋巴结转移癌
原发疾病治疗
由眼、耳、腮腺等相关疾病引起的耳前淋巴结肿大,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肿大的淋巴结会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缩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