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
概述
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病理变化
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以反酸、烧心为主的症状
不明确,可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等
巴雷特食管是什么?
定义
巴雷特食管,又称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端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化生),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的交界线相对于胃食管结合部上移超过1cm的一种病理变化。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症状多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以反酸、烧心为主。
分型
(1)按病理可分为胃底型、贲门型以及特殊肠上皮样化生型
胃底型:以出现壁细胞和主细胞为特征,且含有小凹和胃底腺,可以同时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
贲门型:以出现贲门黏液腺为特征,不含壁细胞和主细胞。
特殊肠上皮化生型:具有不完全型肠化生上皮的病理特点,功能类似小肠黏膜。
(2)根据异型增生程度可将巴雷特食管分为:无异型增生、不确定异型增生、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黏膜内癌。
(3)按化生的柱状上皮长度分型
长段巴雷特食管:化生的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3cm。
短段巴雷特食管:化生的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周,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为1~3cm。
(4)按内镜下形态可分为全周型、舌型及岛型。
(5)按Prague CM分型,“C”代表全周型化生黏膜的长度,“M”代表非全周的化生黏膜的最大长度。
发病情况
大约10%的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发展为巴雷特食管。
多见于年龄较大的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2∶1。
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巴雷特食管还能恢复正常吗?
目前没有证据表面哪种药物能够逆转巴雷特食管化生的柱状上皮,但应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辅以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或进行抗反流手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异常化生的柱状上皮进一步发展。
必要时可以切除或消融病变部位,达到根治效果或阻止病情恶化。
巴雷特食管癌变的概率是多少?
总体而言,巴雷特食管癌变的概率不到1%。
有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发展成为食管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无异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异型增生程度越高,发展成为食管腺癌的风险越高。
伴有肠上皮化生的巴雷特食管癌变风险更大。
因此,巴雷特食管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监测。
巴雷特食管的饮食禁忌有什么?
巴雷特食管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高脂肪的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这些食物会降低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加重反流症状。同时应戒烟戒酒。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规律饮食、营养均衡。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睡前2小时应尽量避免进食。
病因
致病原因
巴雷特食管的病因尚不明确,很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而胃食管反流病则与以下因素有关。
食管抗反流功能减弱
食管下括约肌是位于食管和胃交界处的一组肌肉,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起到屏障作用。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可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以下原因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
胆囊收缩素以及血管活性肠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异常。
大量食用巧克力、浓茶、咖啡、肥肉等油腻食物、柠檬汁以及食醋等。
腹内压增高,如肥胖、过度负重劳动等。
胃内压增高、胃排空延迟等。
食管运动能力减弱
正常情况下,如果出现胃食管反流,大部分反流物可通过食管规律运动被重新挤压回胃部。
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食管运动功能减弱,上述过程则不能正常完成,进而诱发胃食管反流。
食管黏膜屏障防御作用减弱
反流物进入食管后,食管可凭借其表面黏膜的屏障作用,抵抗反流物损伤食管黏膜。
长期吸烟、酗酒等可引起食管运动障碍造成黏膜损伤,进而诱发胃食管反流。
高危因素
有巴雷特食管家族史。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
长期饮食不规律,酗酒,多食高脂、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服用某些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等。
长期吸烟。
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50岁以上男性患病发险高于其他人群。
症状
巴雷特食管可无任何症状。
有症状者,以反酸和烧心为最主要的症状。多见于餐后1小时,卧位、弯腰或咳嗽、负重以及排便时症状更为明显。
主要症状
反酸:表现为口腔中出现胃内容物,或是带有酸味的液体。
烧心:胸骨后出现灼热感,有时咽喉部也可感受到明显的烧灼感。
其他症状
胸骨后疼痛:在吃饭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
吞咽痛:吞咽时会明显感到疼痛,有时仅仅吞咽唾液也会出现疼痛感。
吞咽困难:起初无法下咽蔬菜、主食等固体食物,进而出现无法吞咽豆浆、牛奶等液体。
并发症
食管穿孔
损伤累及食管全层时,在食管内压的作用下可引起食管穿孔;严重时可以引起穿孔周围感染。
不伴感染时可表现为胸部剧烈疼痛等;如伴有感染,可表现为高热及畏寒等。
严重时还可出现四肢厥冷、多汗、皮肤口唇青紫、昏迷等。
食管溃疡
反流物长期刺激食管黏膜,可造成食管黏膜的破损。
表现为胸骨后和/或上腹部疼痛、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灼热感。
食物刺激可加重以上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
反流物长期刺激食管黏膜,可造成食管黏膜破损而出血。
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出现不明原因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胸痛剧烈、吞咽困难、呕血、便血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详细记录症状及出现规律,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症状开始有多长时间了,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出现?
什么情况会加重或减轻症状?
有胃酸反流症状吗?
是否有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有无吞咽困难的症状?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患有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既往是否患有上消化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等?
平时生活习惯如何,饮食是否规律,是否吸烟饮酒?
有没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用了什么药,服用多久了?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胃镜检查、病理报告单
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抑酸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法莫替丁
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
经常喝咖啡、浓茶。
临床表现
可出现烧心、反酸、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典型症状。
食管运动功能检查
食管24小时酸碱度(pH值)监测
目的:可通过监测食管内24小时酸碱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意义:如果监测结果显示pH值较低,表示食管内存在胃内容物。
注意事项:检查前3日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如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及胃肠动力药等。
食管压力测定
目的:可通过监测食管动力,了解食管运动功能及上食管括约肌、下食管括约肌的协调性、屏障功能和松弛功能。
意义:根据结果可以帮助确定有无胃食管反流。
注意事项:检查前2日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如胃肠动力药及精神类药物等。
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
目的:判断是否存在食管狭窄
意义:X线钡剂造影检查虽不能诊断本病,但可行进行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检查前3天日遵医嘱禁服某些药物。
检查前2日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如胃肠动力药及精神类药物等。
检查前6~12小时需要禁食禁水。
内镜检查
目的:可清楚地看到食管内壁的病变范围。
意义:内镜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巴雷特食管,还可以对病情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
检查前
内镜检查前1天晚上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饮酒以及进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内镜检查前需要禁水4小时,禁食8~10小时。
内镜检查前应避免吸烟,以防引起咳嗽等。
检查中
检查中应避免脱开牙垫,否则会咬伤镜身。
当镜身从口腔插入口咽部时,舌根应放松,尽量经鼻呼吸,咽部放松,避免剧烈恶心。
检查后
检查后应留观半小时以上。
检查后2小时后便可进食,以鸡蛋羹、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为首选。
检查后不可马上饮酒。
鉴别诊断
食管憩室
相似点:食管憩室与巴雷特食管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及吞咽疼痛等症状;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憩室可出现胸痛等症状,与巴雷特食管相似。
不同点:食管憩室在食管内会形成向管壁外突出的囊状结构,与巴雷特食管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可通过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食管克罗恩病
相似点:食管克罗恩病与巴雷特食管都可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及胸痛等症状。
不同点:约70%的食管克罗恩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食管克罗恩病一般伴有食管溃疡、管壁增厚等,可通过血常规、内镜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进行鉴别。
食管白塞病
相似点:都可出现反酸、胸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不同点:食管白塞病是白塞病侵及食管,白塞病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及关节肿痛等,且多数患者病情长期处于缓解-复发交替的状态,可通过症状及病程进行鉴别诊断。
食管癌
相似点:都可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以及吞咽疼痛、困难等症状。
不同点:可通过内镜及组织病理学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
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睡觉时应避免平躺,床头建议抬高15~20厘米。
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 建议餐后保持直立30~120分钟为宜。
睡前2~4小时内不宜吃任何食物。
建议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食物和药物,如巧克力、浓茶咖啡、肥肉等油腻食物、柠檬汁以及食醋等。
肥胖人群的腹内压较正常人群高,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应科学减重。
改变用药习惯
避免用唾液吞服药物。
避免服药后直接卧床特别是平躺。
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并暂停使用引起食管反流的药物。
药物治疗
促胃肠动力药
药物作用:改善食管的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缓解反流引起的食管炎。
常用药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
用药注意事项:1岁以下婴儿、老年人、哺乳期妇女及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本药。此类药物最好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
抑酸药
药物作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H2RA)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刺激,缓解反酸和烧心等症状。
常用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H2受体拮抗剂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用药注意事项:婴幼儿、对本药过敏及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本药;老年人、肝功能异常者应慎用本药。
抗酸药
药物作用:中和胃酸,减轻反酸症状。但仅用于轻症、间歇发作,可临时缓解症状。
常用药物: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铝碳酸镁等。
用药注意事项:此类药物不能长期服用,也不能大量服用。长期和大量服用可能会发生便秘、胃排空障碍等不良反应。铝碳酸镁需要在进餐时服用。
黏膜保护剂
药物作用:保护胃和食管黏膜,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缓解烧心症状。
常用药物:铝碳酸镁、胶体铋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瑞巴派特)等。
用药注意事项:服药期间注意避免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等。
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以减少溃疡、狭窄、出血等并发症,并可阻止食管柱状上皮进一步发展。
适用人群: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的人群,以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的人群。
食管切除术
手术目的:切除病变食管,可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适用于出现穿孔,或合并严重食管狭窄和癌症等并发症的患者。
内镜下治疗
治疗原则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建议行内镜下切除或者消融治疗,也可不予以治疗,每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建议行超声内镜检查评估病变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时予以内镜下根治治疗。
适应证:巴雷特食管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是有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
治疗方法
内镜下根治切除治疗:常用术式包括经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器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消融治疗:常用方法有射频消融、光动力疗法、冰冻疗法、氩离子束凝固术。
预后
治愈情况
巴雷特食管经积极治疗,基本可以痊愈。
危害性
未治疗者,可出现发展为食管溃疡食管狭窄、食管穿孔、食管出血,甚至发生癌变。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建议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食物,如巧克力、浓茶咖啡、肥肉等油腻食物、柠檬汁以及食醋等。
日常生活中应食物多样化,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和所含的必要营养素。
肥胖人群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食,以期降低体重。
运动管理
肥胖人群应进行适当的和有规律的运动,科学减重。
体重正常人群也可通过规律的运动维持体重。
作息管理
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避免压力过大,松弛有度。
其他
戒烟、戒酒。
积极调整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随诊复查
随诊复查的重要性:定期随诊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随诊的时间:遵医嘱定期复诊;日常如果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复诊时需要做的检查:患有巴雷特食管或食管不典型增生的人群,复诊时可能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预防
饮食
不能过饱食,可以少食多餐。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要吃得过于油腻。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坚硬的食物,不要吃温度过高的食物。
日常习惯
戒烟、戒酒。
少饮浓茶、浓咖啡等。
餐后不要立即卧床,要适当活动;睡前不要吃东西。
睡觉时要高枕卧位或抬高床头。
保证大便通畅,不要做引起腹腔压力增大的动作。
药物
避免用唾液吞服药物。
避免服药后直接卧床或平躺。
必要时可征得医生同意,停服不必要的药物。
其他
运动:适量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减轻体重。
休息:保证良好的情绪及充足的睡眠,作息时间规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