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
概述
一种常见的小儿皮肤、黏膜、眼白等处发黄的症状
黄疸的形成与胆红素的生成和排泄障碍有关
发现皮肤、眼白变黄、小便颜色加深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诊
根据病因可选择观察、光疗、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
定义
小儿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眼白和黏膜等处发黄的症状。
当小儿体内血清胆红素含量>34.2μmol/L(2mg/dl)时,可以观察到眼白、黏膜、皮肤等因胆红素沉着而发黄的情况。
正常小儿出生1个月后,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0μmol/L(0.1~1mg/dl),含结合胆红素<3.4μmol/L(0.2mg/dl);未结合胆红素<13.7μmol/L(0.8mg/dl),约占总胆红素的65%以上。
若胆红素>17.1μmol/L,但<25.7μmol/L时,黄疸症状不能被观察到。
发生机制
胆红素是一种“衰老”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黄色色素,分为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加都可引起黄疸。
新生儿由于肝脏发育未成熟,不能足够迅速地清除胆红素,于是出现胆红素蓄积,出现暂时性黄疸症状,一般可在2周内消退,为正常情况。
一些疾病可引起小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情况,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上升,出现非正常情况的黄疸。
类型
根据引起黄疸的病变部位分类
肝前性黄疸
非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溶血,或虽非血液中红细胞溶血,而是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破坏过多。
肝细胞性黄疸
非结合胆红素和/或结合胆红素出现增高。可因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运转或排泄这几个环节中任何一个或几个发生障碍而引起。
肝后性黄疸
结合胆红素增高。胆红素产生及结合均可正常进行,但由于胆道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出而反流入血循环,导致血液内结合胆红素增高。因胆汁排泄不畅,长期淤积,可具有一些滞留性黄疸的表现。
根据病因分类
溶血性黄疸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导致循环中出现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因疾病发生损伤、坏死,损伤的肝细胞难以摄取、结合、运转或排泄胆红素,导致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和/或结合胆红素浓度均上升。
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道阻塞或受外压而狭窄,阻塞或狭窄部位以上的胆道压力升高,胆管扩张,最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先天缺陷所致的黄疸,临床上较少见。
根据是否可观察到分类
显性黄疸:肉眼可观察到。
隐性或亚临床性黄疸:黄疸不能被肉眼察觉。
按照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类型分类
可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性黄疸及结合胆红素增高性黄疸两型。
表现
小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黏膜发黄,不同类型的黄疸患儿的皮肤色泽、大小便颜色等症状均各有特点。
患儿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厌食、倦怠、尿色加深、大便颜色改变等。
黄疸症状的观察应在良好的光线下进行,变色灯光下易影响观察结果。
症状特征
黄染特点
结合胆红素增高者黄疸呈暗黄或黄绿色,可伴明显瘙痒,多见于先天性胆管闭锁、胆道蛔虫、胆道结石等。
黄疸出现的时间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多为新生儿溶血病。
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多为正常情况。
早产儿出生后3~5天出现:多为正常情况。
黄疸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2周:多为正常情况,早产儿最长可延迟到3~4周。
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提示与疾病因素有关。
伴随症状
伴发热、寒战、腰痛、酱油色尿等:常见于急性溶血,如感染、药物或食用某些食物(如蚕豆)等,偶尔可由于输血错误所致。
伴皮肤瘙痒、腹胀、白陶土样粪便、尿色加深等:多见于先天性胆道闭锁。
伴呕吐、腹泻等:常见于半乳糖血症。
原因
小儿黄疸可发生于肝脏疾病或肝脏以外的疾病,以下仅列举出可能导致小儿黄疸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疾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就诊。
疾病因素
属于肝前性黄疸的疾病
非溶血性胆红素产生过多:如恶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先天性造血性卟啉血症等。
属于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
摄取功能障碍:如Gilbert综合征轻型。
结合功能异常:如母乳性黄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重型、Lucey-Driscoll综合征等。
运转及排泄功能异常:肝炎、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等。
属于肝后性黄疸的疾病
非疾病因素
正常现象
胎儿时期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非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中去清除,因此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并无黄疸。
胎儿出生后,新生儿需要自己处理生成的胆红素,但因新生儿发育特点,未能很好地消除胆红素。因此,在出生第2~3天常出现黄疸,7~10天消退,为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出现皮肤、黏膜等部位发黄就是真正的黄疸,长期大量摄食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南瓜、菠菜、柑橘等),或哺乳母亲大量食用以上食物,可导致假性黄疸,停止进食后可自行消退,家长应注意鉴别。
药物
小儿黄疸会引起自闭症吗
小儿黄疸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但是一般不会导致自闭症,自闭症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入脑,可能会导致核黄疸,从而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如听力发育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脑瘫、智力发育障碍、抽搐、流涎等,一般不会导致自闭症。
自闭症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并且各种研究表明自闭症与遗传的相关性高达80%左右;环境因素包括在患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小儿自闭症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小儿黄疸升高,应该及时就医治疗,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就医
就医指征
发现小儿皮肤、眼白、黏膜等处出现肉眼可见的发黄,或体检中发现胆红素升高时,请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新生儿(出生28天内)出现黄疸可到新生儿科就诊。
非新生儿可到小儿内科或小儿消化科就诊,怀疑胆道梗阻可到小儿外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黄疸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黄疸减轻过吗,怎么减轻的?
孩子伴有其他症状吗,如发热、寒战、腹痛、腹胀、皮肤瘙痒等?
小便颜色有加深吗?
大便颜色有加深或变淡吗?
孩子食欲及精神状态怎么样?
病史清单
近期有使用过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吗?包括胡萝卜、橘子等?
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病史吗?
孩子近期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近期有外地旅行史吗?有无食用生食?
孩子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
家属中有无类似黄疸的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儿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如非疾病状态通常无需进一步检查即可确诊,如有必要应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
视诊:如面容,皮肤、巩膜、口腔黏膜黄染程度,皮肤弹性,口唇、眼睑是否有苍白,有无水肿,腹部外形等。
触诊:主要检查腹部有无异常搏动、疝、包块、压痛、反跳痛等。
听诊:肠鸣音和血管音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胆红素检测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重要指标。
可采取静脉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如有升高,可明确诊断;或采用无创的经皮胆红素检测,但此方法仅作为筛查使用,如果检测结果超过临界值,则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查。
尿常规检查
检查尿中尿胆原,帮助医生鉴别具体的黄疸类型。
粪便常规、隐血及病原学检查
检查粪便颜色、是否有隐血、是否有寄生虫感染等。
母子血型检查、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检查母子的血型(ABO和Rh系统),可了解有无溶血。
当有母亲与新生儿血型不合时,须进行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以协助确诊,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
G6PD酶活性检测
用于判断有无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可用于诊断蚕豆病。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肝胆大小、形态、有无占位及结石等。
腹部CT、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肝胆等脏器的形态、有无占位等情况。
头颅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于判断胆红素脑病。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用于评价胆道系统的影像学技术,可显示整个胆道系统的影像。对胆道阻塞、狭窄等胆道内异常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
若为母乳性黄疸,可继续给患儿进行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
黄疸期间婴儿可能出现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
蚕豆病患儿应注意避免进食干鲜蚕豆及其制品。
半乳糖血症患儿应尽早严格执行不含乳糖的饮食。
生活习惯
小儿黄疸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因此家长应加强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
经光疗治疗的患儿大便次数会有所增加,家长应做好患儿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不湿、清洗臀部,预防红臀的发生。
蚕豆病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
不滥用药物,遵医嘱使用。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小儿黄疸一般需要确定病因后对因治疗。
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光疗时应用遮光眼罩遮住双眼,对于男婴,用尿布遮盖会阴部,尽量暴露其他部位的皮肤。
对因治疗
确定小儿黄疸病因后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对因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
光疗失败或已出现早期胆红脑病临床表现者,可采取换血疗法,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广谱静脉注射抗生素,一旦确定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应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
先天性胆管闭锁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方法,常用术式为Kasai根治术。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作为本病的一线治疗,多数患儿对其反应良好。
部分患儿因存在激素依赖,激素耐药,或因抗体类型不同导致病程反复,常需采取二线治疗方案,如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病毒性肝炎
主要根据不同病毒类型采取相应药物治疗。
胆道结石
可能会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取石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