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
概述
溶菌酶是一种碱性蛋白水解酶,可反映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破坏情况
主要用于筛查结节病,鉴别白血病类型,监测疗效
指标升高见于结节病、感染、克罗恩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降低见于淋巴细胞白血病
结果异常需及时就诊呼吸内科、血液科等科室,必要时行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定义
溶菌酶(Lys)属于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碱性蛋白,可裂解革兰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伤细菌。
血浆溶菌酶主要来源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其浓度可反映这两种细胞的破坏情况。
测定血浆溶菌酶主要用于筛查结节病,辅助鉴别白血病类型,监测疗效。
参考范围
> 12个月龄:2.6~6.0 mg/L
温馨提示
当血浆溶菌酶测定值高于参考范围,提示粒细胞破坏过多,建议就诊血液科。
血浆溶菌酶低可见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同仪器不同测定方法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血浆溶菌酶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称为血浆溶菌酶高,血生化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来说,升高是指成人血浆溶菌酶测定值高于6.0 m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其他情况:也可见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胆道感染、肾病(包括肾移植排斥反应)、克罗恩病等。
危害
血浆溶菌酶高的危害主要来自原发疾病。白血病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不积极规范治疗,可危及生命。
急性感染、炎症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诊疗建议
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可就诊呼吸内科、血液科,结合血常规、肺CT等检查,排除疾病可能。
如果血常规也异常,怀疑有血液疾病,需要就诊血液科,医生会进一步做骨髓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诊断明确后,一般采取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
病情完全缓解时,血浆溶菌酶会恢复正常;如果血浆溶菌酶水平再次升高,则提示有复发的风险。
饮食不具有降低血浆溶菌酶的作用,可清淡、均衡、多样化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