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
概述
利用超声波对乳腺进行连续扫查,了解是否存在结构异常等
可用于诊断乳腺增生性病变、炎性病变、良性及恶性肿瘤
通常包括乳腺及腋窝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多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腺、腋窝及锁骨下区域
定义
超声波在不同的组织中传播速度存在差异,进而在声像图中有不同的呈现。通过分析声像图中病变的形态、边缘、边界、纵横比、内部的钙化情况、血供以及周围组织的改变等信息,可对病变的性质进行预判。
乳腺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对乳腺组织形态结构进行检查,对病变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出具相应的检查报告,是乳腺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分类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检查乳腺的影像学方法。
主要用于各类乳腺不适症状的筛查、临床触诊可疑病变的确认、对术前患者病变的方位及深度进行精准定位、引导穿刺活检、哺乳前后及隆胸前后对个体乳腺解剖的差异了解等。
乳腺超声造影检查
又称乳腺声学造影,多用于常规超声难以确诊、粗针穿刺活检前选择有效穿刺区域、为可疑恶性病变提供更多证据等。
静脉注射适量超声造影剂后可观察到区域后散射回声增强,从而了解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
观察造影过程中病变是否扩大,病变内部是否存在滋养血管,病变是否对周围组织有侵犯等信息,从而评估病变的良恶性。
检查目的
诊断乳腺增生性病变,如乳腺腺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等。
诊断乳腺炎性病变,如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等。
筛查、诊断及监测乳腺癌。乳腺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乳腺癌的影像学方法,并可用于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还可用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术后复查监测等。
适用人群
适龄人群的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术后复查随访。特别是对于致密型乳腺,乳腺超声检查较钼靶检查更适用。
乳腺不适症状患者的鉴别诊断:如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
乳腺急慢性炎症的诊断:了解炎症的程度、波及范围,并与占位性病变加以鉴别。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通过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血流分布等声像图特征,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对于恶性病变,还可以观察病变累及的范围以及是否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等。
乳腺先天及后天发育异常的诊断:可以对乳腺发育不良、副乳、男性乳腺发育等进行影像学诊断。
乳腺假体术前术后评估:乳腺假体植入术前全面了解腺体情况,术后判断是否发生假体外溢、外伤等导致的假体破裂、假体感染等。
乳腺病变的介入治疗及定位。
温馨提示
对于定期复查的患者,建议在同一家医疗机构按照临床医生要求时间进行复查,检查前向超声医生出示前几次检查的报告单,使检查更具针对性,利于对同一位置的病变变化情况做出更准确的判读。
禁忌人群
乳腺超声检查没有绝对禁忌证。
如果乳房皮肤表面有创伤或明显的炎症时,请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超声检查。
对于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病史及行动不便的人群,建议在家属的陪同、帮助下完成检查项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检查风险
乳腺超声检查无辐射,通常对人体没有损伤,没有检查风险。
哺乳期女性应在检查完毕后用清水对乳房进行清洗,避免涂抹在皮肤表面的耦合剂残留,在哺乳过程中被婴儿误食。
皮肤表面有创伤或炎症的患者,应在检查前后在临床医生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必要的消毒。
参考价格
与地区和医院级别等因素有关,通常在100~300元之间,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流程
乳腺超声检查受检者通常平卧在检查床上,医生手持探头在乳腺及腋窝区域进行检查。
检查时间
乳腺超声检查一般需要预约,按照预约时间进行检查即可。
检查方法
乳腺超声检查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5~10MHz。当腺体组织较薄、病变位置浅时医生可能选用较高频的线阵探头。当腺体组织较厚、病变位置深时可能选择较低频的线阵探头。
被检查者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举过头顶,充分暴露乳腺及双侧腋下。因乳房丰满造成外侧象限检查困难时,可采取侧卧位。
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连续扫查,如连续横切、纵切,并以乳头为中心放射性扫查等,相邻两个切面有一定的重复性,检查范围多大于所见的腺体组织范围,并会对乳头深方组织进行增强扫查。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检查前可正常饮食、饮水,不建议空腹进行检查,以免低血糖、低血压等造成晕厥。
着装要求:建议穿着宽松、舒适便于穿脱的开衫和内衣。
是否有辐射:乳腺超声检查没有辐射。
检查中
应配合医生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下区域,尽量保持静止状态,减少因体位变化对声像图显示的干扰。在探查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时,还应配合医生适当减少呼吸频率、降低呼吸幅度,降低胸廓运动等对探查区域的干扰。
医生会在探头、检查的皮肤表面涂抹耦合剂,让探头和皮肤有更好的接触,利于声波的传导,提高成像质量。
检查过程中,应明确告知医生此次检查的主要目的,如乳房疼痛的范围、触及病变的区域等。
检查过程中,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如头晕、心慌、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告知检查医生。
检查后
乳腺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通常对身体没有损伤,不影响正常活动。
涂抹在皮肤表面的耦合剂对皮肤无刺激,检查结束后只需清水清洗或湿毛巾擦拭即可。
出报告时间
报告通常在检查后5~10分钟出具,具体根据医疗机构告知时间。
获取报告后请注意核对姓名、年龄、检查部位等基本信息。
报告应妥善保管,避免日晒、沾水等,确保字迹清晰完整,在临床就诊及超声复诊时主动出示。
结果解读
乳腺超声报告书写应用美国放射学会(ACR)创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法,有助于标准化的诊断。
BI-RADS 0类:资料不全,需结合其他检查再评估。通常患者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乳头溢液、皮肤及乳头改变、临床触及肿块等,而超声检查无征象。
BI-RADS 1类:阴性,无异常发现,建议1年后复查随诊。超声检查无异常:声像图显示乳腺结构清晰,无肿块、无皮肤增厚、无微钙化等。如果发现有乳内淋巴结、腋前淋巴结,但淋巴结形态无异常,显示淋巴门,均视为正常淋巴结,也属于1级。
BI-RADS 2类:良性病变,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通常6个月至1年后复查。可能为:
乳腺良性肿块,如单纯囊肿、积乳囊肿、多次随访后无改变的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瘤、脂肪瘤等。
乳腺内植入的假体。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状钙化、粗大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
BI-RADS 3类:良性可能性大,恶性可能<2%。建议3~6个月后复查及完善其他检查。凡符合下述第1、2条,再加另外3条或3条以上者为3类:
年龄<40岁,肿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与皮肤平行或纵横比<1(即宽>高)。
边界清楚。
周边缘,即与周围组织之移行带或区域窄而锐利。
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
无周围组织改变。
较大的(≥0.5mm)钙化。
内部无血流。
BI-RADS 4类:性质待定,恶性的可能性2%~94%,需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BI-RADS 4a类:恶性可能2%~10%。若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为良性,应在6个月后复查。低度可疑恶性病灶:包括可触摸到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性肿块,如纤维腺瘤、复杂性囊肿或可疑脓肿。
BI-RADS 4b类:恶性可能10%~50%。可为边界部分浸润的肿块或脂肪坏死。乳头状瘤需要切除活检确诊。
BI-RADS 4c类:恶性可能50%~95%。可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浸润的实性肿块和簇状分布的细小微粒簇钙化。
BI-RADS 5类:恶性可能性>95%,建议病理学检查。符合下述8条中的3条或3条以上者为5类;不符合2、3或5类之条件者为4类。
形态不规则。
与皮肤不平行,纵横比>1(即宽<高)。
边界不清,如模糊、微小分叶、成角和(或)毛刺。
周边强回声的恶晕征。
两侧边缘不锐利或不规整的后方声影。
周围组织改变,如Cooper氏韧带变直和增厚、正常结构分层中断或消失、皮肤增厚或凹陷。
微小(<0.5mm)钙化。
内部有血流。
BI-RADS 6类:活检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主要用于描述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影像改变。
正常结果
属于BI-RADS 1类,乳腺超声检查无异常改变,建议1年后复查。
异常结果
包括BI-RADS 0类、2-6类。需要根据上述情况选择复查、随访、活检等。
就医建议
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仅为参考,临床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乳腺触诊情况、个人史及家族史、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甚至乳腺磁共振检查等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明确的诊断及治疗建议。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