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痰
概述
概述
小儿咳痰是指小儿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借助咳嗽将其排出体外,为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正常情况下,支气管每天分泌的痰液量约为70~100毫升,通过纤毛清除功能排至咽喉部后被吞咽下去,正常人痰液呈清稀水样,量少。
常见疾病
原因
常见原因
其他原因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后咳嗽、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咳嗽、鼻后滴漏引起的咳嗽、习惯性及心理性咳嗽等。
检查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检查体温、血压、心率、脉搏、全身情况等,了解生命体征变化。
2.耳鼻咽喉部检查:检查外耳道内叮咛情况,检查鼻有无鼻黏膜苍白、分泌物稀薄、鼻甲肿胀、脓性分泌物,检查咽部有无红肿、有无扁桃体肿大或化脓等。
3.胸部检查:视诊胸部皮肤、胸廓形态、呼吸运动,有无胸腔积液和积气的体征,胸壁有无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触诊有无胸部压痛、语音震颤、胸膜摩擦音等,叩诊胸部有无异常叩诊区,听诊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有无病理性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等,若有异常应标明部位。
4.气管检查:检查气管位置是否居中或偏移。
5.颈部淋巴结检查:颈部、锁骨上窝浅表淋巴结和颈部血管有无异常。
7.全身体格检查:检查有无杵状指(趾)等,以及有无其他器官病变等。
实验室检查
2.痰液检查:检查痰液有无致病菌,以及致病菌的种类。
3.电解质检测和血气分析:若患者毒血症状严重或有呼吸困难,应做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了解有无呼吸衰竭及酸碱失衡及其类型、代偿状况。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检查胸部脏器有无异常变化,以明确诊断。
其他检查
血液细菌培养:考虑有毒血症或脓毒血症者,应做血液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
诊断
诊断原则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突发频繁而较深的干咳,逐渐转为咳痰,婴幼儿不会咳痰,多经咽部咽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可伴有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胸痛等症状,结合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
2.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咽部痰声较明显,伴呼吸增快、呼吸时呻吟、鼻翼煽动、发热、厌食、呕吐、嗜睡、烦躁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口周或甲床发绀,结合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对小婴幼儿肺炎有时症状会不典型,也要注意诊断。
3.细菌性肺炎:患儿少数有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食欲缺乏、疲乏和烦躁不安,伴呼气呻吟、鼻翼煽动、面色潮红或发绀、呼吸时胸痛等,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患儿还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等,结合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
4.肺结核:患儿一般有结核接触史,变细为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可协助诊断。
就医
以下情况,需拨打120或立即去急诊
1.小儿咳嗽咳痰,伴发热。
2.小儿咳嗽咳痰,伴胸痛。
3.小儿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
4.小儿咳嗽咳痰,伴咯血。
5.小儿咳嗽咳痰,伴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等)。
以下情况,需要到门诊就医
1.小儿咳嗽咳痰持续且未见好转,及时前往儿科就诊。
2.小儿咳痰较多,痰为黄色或其他异常颜色,及时前往儿科就诊。
家庭处理建议
1.鼓励多喝水,稀释痰液。
2.小儿咳痰时,定时为其拍背,要求五指并拢成空杯状,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快速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
3.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利于小儿痰液排出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