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概述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黏膜表面的肿物
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
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基因遗传等有关
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
肠息肉是什么?
定义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肠道黏膜表面的肿物,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通常无明显症状,多于肠镜检查时发现。
肠息肉病:一般是由遗传因素导致,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腺瘤样息肉,并具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称为家族性腺瘤性肠息肉病。
分类和分型
按照发生部位分类
按照病理分类
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
腺瘤性息肉:是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成人多为腺瘤。可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
炎性息肉:是炎症反应刺激肠上皮引起的,可以继发于任何的炎症反应或感染性疾病,一般没有恶变倾向。
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增生性息肉:常见的非肿瘤性息肉,通常为直径<5毫米的小丘状隆起,广基底,色泽苍白。
按照息肉数目分类
可分为散发性息肉和息肉病。
散发性息肉:息肉数目在100枚以下。
息肉病:息肉数目在100枚以上。
按照内镜下形态分类
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型(山田分型)。
Ⅰ型:基底部平坦、宽基底,略隆起于肠壁的表面。
Ⅱ型:基底部突出较为明显,息肉呈半球性。
Ⅲ型:基底部突出明显,与周围肠壁黏膜呈锐角,息肉呈类球状。
Ⅳ型:息肉呈球形,通过蒂与肠壁相连。
按照巴黎分型分类
可将隆起的肠息肉分为:Ip型(有蒂型)、Isp型(介于Ip和Is型之间)、Is型(广基底,无蒂)。
发病情况
本病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加,60~80岁发病率最高,可达40%~60%。
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以结肠息肉多见,约占80%。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中国的检出率为14.8%~17.8%。
肠息肉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吃什么食物能治肠息肉?
目前没有哪种食物被证明对肠息肉有治疗作用,但多吃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对肠息肉患者较好。
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豆类、高纤维的谷物等有助于肠息肉的预防。患者应少吃红肉、加工肉类、高脂肪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等。
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也可以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
患者排便次数可以增多或减少,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脓血便。便血可因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表现不一,可为暗红或鲜红色。少数患者有反复的腹部隐痛感。
直肠息肉的患者还可能有里急后重(即便意明显,但无法顺利排便)、排便时有息肉脱出的表现。
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什么?
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以及定期随访。
肠息肉切除后有可能需要禁食1~2天,胃肠道功能恢复按照从流食-半流食-普通饮食的顺序逐渐过渡。
术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发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由于切除息肉时可能有一定的出血,术后如果有少量的便血或黑便不需太过担心。
肠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定期随访检查,早期发现新的息肉。
病因
致病原因
诱发因素
生活习惯
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肥胖和缺乏运动等可导致息肉发生率升高。
年龄
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升高。
代谢因素
尿酸升高、糖尿病等。
其他
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腹泻、长期便秘等。
症状
主要症状
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偶有腹痛、腹胀。
排便习惯改变
便血
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可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
以直肠出血最为常见,多为无痛性血便,量少,仅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附着于粪便表面。
腹痛
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感、隐痛等症状。
其他症状
嗳气、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表现。
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并发症
贫血
长期肠道出血可导致贫血,出现易疲劳、脸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状,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导致患者意识淡漠甚至昏迷。
肠套叠、肠梗阻
黄疸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结肠镜检查时发现肠息肉,建议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出现便血,应留意观察血液与大便是否混合、便血的颜色等,并把相关情况告诉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腹痛、腹胀等症状?
大便次数、大便形状如何,有无便血?
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治疗效果怎样?
近期是否服用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抗凝药物等?
病史清单
是否有其他肠道疾病?
父母等家人有没有患肠息肉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结肠镜检查、病理报告单
心电图
血常规,便潜血、输血前检查
直肠指诊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布洛芬、吲哚美辛
抗凝药:华法林、依诺肝素、利伐沙班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肠息肉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等。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多无阳性体征,极少数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局部压痛。
实验室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
判断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
初筛手段,若连续3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需行进一步检查。
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及动物血,并禁服铁剂、维生素C等。
直肠指检
了解肛管、直肠有无病变。
可触及黏膜表面向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肿物,有蒂或无蒂,质软,易活动。若质硬或活动度欠佳常提示息肉恶变可能,若息肉部位较高则直肠指诊不能触及。
直肠指检前,可以提前清洁肛周皮肤。
影像学检查
常用钡剂灌肠、B超检查、CT检查等。
有助于了解息肉的位置、浸润深度及邻近脏器侵犯情况。
结肠镜检查
了解肠道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可同时行病理活检,钳取部分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或直接进行息肉切除以确定息肉的性质。
检查肠镜当天,需要禁食。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服用肠道清洁剂。
鉴别诊断
痔
肛乳头肥大
表现为排便时肛门坠胀感,可伴肛周潮湿、瘙痒、便血,直肠指诊可触及肛周脱出的肛乳头,肛门镜检查见齿线部白色肿物,可以此鉴别。
直肠癌
治疗
治疗目的:肠息肉以息肉切除为主,早期切除和明确诊断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即使很小,亦应切除。
增生性及错构瘤性息肉虽然少有恶变,也应尽可能切除以明确诊断。
炎症性息肉若无明显症状,可考虑定期复查。
治疗原则:绝大多数的肠息肉可经内镜切除。对不适合内镜切除者,如息肉位于直肠,可经肛门手术切除;如息肉位于结肠,可采取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息肉定位困难者,可行术中结肠镜检查定位。
一般治疗
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清淡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为主,减少高脂食物摄取。
生活: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增加体育锻炼,肥胖者应适当减重。
内镜治疗
适应证
有蒂或直径<2厘米的广基腺瘤性息肉可内镜下切除。
内镜治疗方法
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圈套摘除息肉法等。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广基息肉直径>2厘米,息肉位于特殊部位内镜切除困难者。
胃肠息肉病综合征,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息肉有癌变,侵及黏膜下层深层。病理证实息肉有癌变侵及黏膜下层深层(浸润深度>1毫米),应按大肠癌根治原则进行治疗。
术后护理
饮食:可参照由清淡流食逐步过渡到低脂流食,再到低脂半流食的顺序进食,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进食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术后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较大息肉切除术后6小时应卧床休息并留院观察1~2天。
为避免感染,术后3天内肛门处不要碰水。
按照要求,定期复查。
手术并发症
肠穿孔
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一旦发生应立即行剖腹探查,行肠穿孔修补术。
出血
包括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表现为血便或黑便。少量出血可经肠镜用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或内科保守治疗,如出血量大,应行开腹手术探查。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法,可分为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气亏虚证。不同证型选择不同药方如黄连解毒汤加减、少腹逐瘀汤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等。
根据息肉的数量可选择中药灌肠,缓解症状。
预后
治愈情况
对于单发的良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息肉基本可以根治,复发的概率与普通人群相似,4年内复发率为15%~60%,建议定期复查。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手术切除相应肠段可以有效预防癌变。
危害性
肠道刺激症状: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多,影响日常生活。
贫血:长期便血会引起贫血,出血量大者会出现眩晕、休克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部分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以清淡饮食为宜,少吃刺激性、高脂肪食物,多进食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糙米等食物。
运动管理
久坐不利于健康,要减少静坐时间,每隔半小时适度活动。
体重超重者需要通过运动减重,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订锻炼计划,并坚持执行。
适当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随诊复查
肠息肉容易复发,术后需要定期复诊、行肠镜检查。
根据息肉的危险程度,复查时间应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来决定。
若是单个良性的肠息肉,摘除术后最好每年复查一次肠镜,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
多个良性的肠息肉,应该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若是容易复发和癌变的肠息肉,应该在术后3个月复查一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每6个月至1年复查一次。
如果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预防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肠息肉有帮助,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肠息肉。
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等,戒烟、戒酒。
适当运动,如果体重过大,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订食谱和运动计划以减轻体重。
定期做肠镜检查,特别是有肠道息肉家族史的人群。
肠道发生炎症时,需要及时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