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疼痛
概述
一种疼痛表现,疼痛不仅在受刺激的局部发生,还放射到其他区域
可表现为过电感、刺痛、麻木、蚁走感、针刺感、灼热感等
主要源于神经丛、神经根或神经干的损害
出现持续、反复发作的放射性疼痛需及时就医
定义
放射性疼痛简称放射痛,是指不仅在受刺激的局部出现,还放射到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的疼痛。在颈肩痛和腰腿痛的患者中十分常见。
放射性疼痛不同于牵涉痛。牵涉性疼痛的根源来源于内脏病变,而放射性疼痛的根源在于发生病变或受到刺激的神经丛、神经根或神经干。
发生机制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防御性机制,是机体受到伤害或发生疾病时发出的警示信号。
在神经发生损伤或炎症状态下,痛觉不会因伤害的消失或减弱而消失,而是长期持续存在。
这种情况下,疼痛的意义不再体现为有益人体的警示信号,而是转变为一种危及健康的有害刺激。
放射性疼痛如何产生?
放射性疼痛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
转导是指痛觉感受器将疼痛刺激转化为疼痛的电信号。
传导是指电信号沿着神经元轴突传送到疼痛中枢。
传递是指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转移到另一个神经元。
感知是指对于大脑疼痛产生的认知和情绪感受。
放射性疼痛的影响因素
疼痛敏感化
在慢性放射痛的患者中,疼痛的产生会有更多机制的参与,患者会对这类疼痛变得更为敏感,称为外周敏感化和中枢敏感化。
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患者体内致炎物质的产生增多、疼痛感受器阈值(痛阈)下降、抑制性神经元活动减弱和易化扩大有关。
认知和情绪
疼痛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体验,也和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或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时,对于放射性疼痛将会更加敏感。
表现
症状特征
疼痛程度
放射性疼痛可以很剧烈,沿受累神经丛、神经根或神经干的分布区域走行和放射,常在夜间加重导致患者痛醒或难以入睡。
疼痛的性质
放射性疼痛可以表现为过电感、剧烈刺痛、痛性麻木、蚁走感、针刺感、灼热感、皮肤感觉过度敏感等。
疼痛的部位及分布
放射性疼痛的部位及分布有较为明确的规律。
神经根受损
神经根受损时疼痛区域呈条块状。
上肢神经根受累很少放射到手,如果患者的手有明显的放射性疼痛,病变几乎总是在神经干或臂丛而非神经根。
下肢神经根受累时疼痛常常放射到脚趾、腹股沟或臀部。疼痛放射到膝关节以下,更倾向于神经根性放射性疼痛,而不是邻近部位的疼痛。
神经干受损
神经干受损时疼痛区域呈节段性带状分布。
最常见的神经干性放射性疼痛是坐骨神经痛,因为坐骨神经是全身最为粗大的神经。
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性疼痛。
疼痛加重因素
放射性疼痛可因牵拉、振动(如肢体用力)或蛛网膜下腔压力增高(如咳嗽、喷嚏等)而使得疼痛加剧。
伴随症状
运动症状
放射性疼痛常伴有运动障碍表现,如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肌束颤动、腱反射减退等。
脊髓的神经根包括前根和后根,前根主管运动,后根主管感觉,二者相邻很近。后根受刺激后会引起放射性疼痛,前根也常常受累表现为运动症状。而神经干兼有感觉和运动成分,因此损害时也会引起运动症状。
自主神经受损症状
神经丛、神经干和神经根都属于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会引起周围自主神经受损的症状。
表现为疼痛局部无汗、竖毛障碍(如受冷后不起鸡皮疙瘩)、皮肤营养不良(如皮肤变薄、苍白、粗糙)。
特殊的伴随症状
不同部位、不同病因导致的放射性疼痛会有一些特殊伴随症状。
颈椎病患者常伴有头晕、恶心、颈部活动受限、上肢及手部皮肤感觉下降等表现。
马尾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尿便不能自控、会阴部疼痛、性功能障碍等表现。
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可伴有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如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常伴有双下肢瘫痪、尿便不能自控、视力下降者;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可出现手足无力、呼吸费力等表现。
原因
疾病因素
放射性疼痛是感觉系统的一种刺激性病变,累及神经丛、神经根或神经干的疾病都有可能引起放射性疼痛症状。
神经受压
是最常见的病因,包括退行性脊柱病变和局部神经卡压综合征
退行性脊柱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骨关节炎。
神经卡压综合征: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胛上神经综合征、肩四边孔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腕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
肿瘤性疾病
神经鞘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
炎症性疾病
脊椎结核、硬膜外感染、蛛网膜炎脊髓炎、神经根炎等。
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创伤
骨折、脱位、切割伤等引起创伤部位神经损伤和局部的粘连等。
发育异常及畸形
如脊柱侧弯、神经根和神经干的结构变异、脊柱裂脊膜膨出、移行椎、椎体融合、椎体不稳等。
非疾病因素
因姿势、体位不正确造成的神经卡压或磕碰可引起暂时性的放射性疼痛。
如位于菲薄皮肤下的尺神经受到挤压,长时间翘“二郎腿”,长时间保持蹲位等。
这种放射性疼痛多很短暂,后自行缓解。
就医
就医指征
反复发作的、无法自行缓解的放射性疼痛均需就诊。
就诊科室
伴有颈肩痛、腰背痛、关节痛的放射性疼痛可首诊于骨科。
出现运动障碍、视力异常、尿便障碍等症状可首诊于神经内科。
以控制疼痛发作、终止疼痛为主要目的可就诊于疼痛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疼痛发生在什么地方?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疼痛是什么性质的?严重程度?
疼痛持续了多久?是发作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什么情况(如体位、姿势等)可以加重或缓解疼痛?
疼痛发生之前或发生时您在干什么?您认为是什么诱发了疼痛?
病史清单
受过什么外伤?
接受过什么手术?
使用过什么药物,尤其是止痛药?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针对性的体格检查能够迅速指明诊断的方向。
神经系统查体
检查受累部位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以及深浅反射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定位到病变发生的神经,起到定位诊断的作用。
骨骼肌肉系统查体
视诊、触诊、动诊和量诊是骨科疾病检查的基本手段,可以判断骨关节和肌肉的形态和功能等。医生的查体试验对诊断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提示颈椎病。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提示梨状肌综合征
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病变组织、神经,对于颈椎病、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的异常以及某些炎症的判断非常直观、准确。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能够判断病变来源于神经轴突还是髓鞘。
肌电图可以直接辨别肌肉病变、神经病变、神经丛病变和根性病变。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休息制动
对于疼痛的急性期,制动能够减少对于神经的刺激,从而防止放射性疼痛的加重。
热敷或冷敷
热敷或冷敷20分钟左右可缓解部分疼痛,但需注意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不要时间过长,以免造成烫伤或冻伤。
理疗或推拿
适当进行推拿按摩与理疗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放射性疼痛。
但对于脊椎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不宜自行或在非医疗机构进行按摩、理疗,以防操作不当加重神经受压,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瘫痪等严重后果。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工作习惯
良好的姿势和体态能够减少对于颈椎、腰椎和椎间盘的压迫,从而减轻对于神经的压迫。
建议每伏案工作半小时进行站立拉伸,工作时防止含胸驼背。
专业治疗
缓解疼痛
针对放射性疼痛的程度及病因,可使用多种药物缓解疼痛。止痛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不可滥用。
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用布洛芬、洛索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针对神经痛的药物。
严重疼痛的患者可使用氨酚羟考酮、曲马多等中枢性止痛药、麻醉性止痛药等。
神经营养剂
某些神经受损或血供不足后会发生营养不良性萎缩,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能够补充神经的营养。
封闭或神经阻滞治疗
封闭治疗是指将糖皮质激素与局麻药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起到缓解炎症和疼痛的作用。
神经阻滞能够暂时性阻断痛觉的传导,从而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松解粘连、接触压迫,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放射性疼痛。
心理治疗
慢性放射性疼痛患者往往会有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消减情绪障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