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性闭经
概述
因垂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导致的闭经
多由垂体缺血、肿瘤、手术等引发
患者多合并排卵障碍,易导致不孕
经激素替代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月经
定义
闭经的原因涉及性腺轴及生殖器官的各个部位,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和下生殖道,其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垂体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闭经即称为“垂体性闭经”。
分类
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仍未发育,如乳房未发育、体毛稀疏、臀部和大腿脂肪分布少;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继发性闭经:曾有月经,在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在原有周期上停止3个周期以上。
病因
各种原因导致的垂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均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闭经。
致病原因
垂体受损
产后大出血造成垂体缺氧坏死,如席汉综合征。
垂体手术或放疗。
垂体外伤、自身免疫性损伤或者炎症等。
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
比如单一促性腺激素缺乏症等。
发病机制
月经的正常产生和持续主要取决于下丘脑、垂体和卵巢这三个部位的相互调节和影响,它们一起组成了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闭经。
正常情况下,在下丘脑的作用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分泌雌孕激素,促使卵泡发育以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月经周期。
然而,如果垂体出现了病变,激素分泌紊乱或者无法正常分泌激素,女性的月经就无法正常形成,导致闭经。
症状
症状以闭经为主,根据不同病因可能合并其他症状。
主要症状
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仍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周期已建立,月经停止6个月或在原有周期上停止3个周期以上。
其他症状
临床表现与垂体损伤、破坏的部位、范围和功能衰竭程度有关,与减退的促性腺激素其相应靶腺萎缩程度也有关。
不孕:由于大多合并排卵障碍,可导致不孕。
乳汁分泌异常:产后无乳或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非产后异常乳汁分泌。
内分泌紊乱:怕冷、乏力、血压波动、皮肤干燥、血糖异常、心动过速、多毛痤疮等。
生长发育异常:身材矮小或身长过高、下颌骨肥大、手足厚大等。
压迫症状:垂体肿瘤压迫视神经可能出现头痛、视觉或视野改变等压迫症状。
就医
由于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发病时可有多种不同表现,就医时可根据自身的症状到对应科室就诊。
就医科室
妇科
若患者出现闭经、不孕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于妇科或妇科内分泌或生殖专科咨询。
内分泌科
若患者出现比如泌乳、乏力、怕热多汗、高血压、体重减轻、多毛、痤疮等代谢紊乱症状,建议到内分泌专科就诊。
神经外科
影像学提示垂体肿物,需要到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可能需要进行妇科专科查体,请着宽松的服饰。
可能需检查皮肤状态比如痤疮分布情况,请不要化妆。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月经史记录:包括初潮年龄、经期长度、月经周期、有无痛经、经量多少、近期月经起止日期等。
有无不孕的问题?乳房是否出现萎缩现象?有无泌乳?有无阴道干涩、外阴皮肤肤色变淡?有无性欲减退?
有无身体发育延迟、发育停滞?
有无怕热多汗、体重减轻、食欲下降?
有无头痛、视力下降等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婚姻状况及孕产史。
是否有产后大出血病史尤其是休克病史?
是否有垂体疾病家族史?
是否曾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是否有颅脑手术史或者放疗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如近期有性生活,可自行检测早孕试纸初步排除妊娠。
若有染色体检查结果,可携带供参考。
如有外院的激素检测结果和子宫附件超声或者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他影像检查,可携带以供医生参考。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近期服药情况,包括药品名、剂量、频率、方式。
是否服用地西泮、氯丙嗪等精神活性药物?
是否服用避孕药、各种营养品?是否有宫内节育器或皮下埋植剂?
诊断
垂体性闭经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身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以及排除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的闭经。
诊断依据
若为育龄期女性,首先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完善尿妊娠试验提示阴性,方可进行以下疾病的诊断。
病史
异常月经史。
可能有产后大出血或休克病史,颅脑手术或放疗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如乳房仍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或已建立正常月经周期,但停经6个月或者在原有周期上停止3个周期以上。
有些患者可能会合并溢乳、怕冷、乏力、低血压、皮肤干燥、低体温、体重下降等表现。
查体
全身检查:检查全身情况包括精神状态、营养和健康状况,智力情况,身高、体重、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五官生长特征及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毛发分布、乳房发育等),以及皮肤色泽、视力及嗅觉、甲状腺等,发现异常。
妇科检查:检查内、外生殖器发育情况,如阴蒂大小、大小阴唇形态、阴毛分布、阴道及处女膜、子宫大小,盆腔包块等,发现生殖器解剖异常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妊娠试验:育龄期女性出现闭经应首先排除妊娠,测定血或尿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提示怀孕。
血化验:血常规可判断有无贫血,生化检查评估是否有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指标。
孕激素试验:继发性闭经患者行此试验,若无出血需进行雌孕激素序贯试验,若有出血提示子宫内膜已受到一定水平雌激素影响。
雌孕激素序贯试验:继发性闭经患者行此试验,若无出血提示为子宫性闭经。
垂体兴奋试验: 注射促LH释放激素后LH值升高,说明垂体功能正常,病变在下丘脑;经多次重复试验,LH值无升高或升高不显著,说明垂体功能减退。
染色体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闭经。
影像学检查
妇科超声:可观察盆腔有无子宫,子宫形态、大小及内膜厚度,卵巢大小、形态、卵泡数目,以及有无卵巢肿瘤。
颅脑CT或者磁共振成像(MRI):用于了解下丘脑或者垂体有无肿瘤及占位性病变等。
鉴别诊断
生理性闭经
青春期前、怀孕、哺乳、绝经后的闭经为生理性闭经,一般无需处理。
卵巢性闭经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闭经和排卵障碍。
不同点:由于卵巢本身功能障碍导致的,病变部位在卵巢,垂体水平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而垂体性闭经时这些激素水平降低)。
鉴别方法: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血液激素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鉴别。
子宫性闭经
相似点:也同样表现为闭经。
不同点:子宫性闭经的原因在于子宫内膜发育异常或其他的子宫病变导致,激素分泌一般是正常的。
鉴别方法: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等可以观察子宫内膜、子宫腔的状况,从而排除子宫性闭经。
治疗
治疗目的: 纠正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
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个体化治疗,综合使用对症药物、手术等方法。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改善:劳逸结合、减轻压力、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心理治疗:排除心理障碍,支持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性激素补充治疗
可周期性补充雌、孕激素。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模式,给予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又称人工周期疗法。
常用的雌、孕激素周期序贯复方制剂有雌二醇和地屈孕酮片复合制剂、戊酸雌二醇片和雌二醇环丙孕酮复方制剂等。
促排卵治疗
适用于有正常子宫及卵巢且有生育要求者,常用药物如下:
其他激素治疗
应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人造糖皮质激素替代自身缺乏的皮质醇。由于糖皮质激素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尽量限制长期使用。
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盐等甲状腺激素制剂替代患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
其他对症治疗
伴随低血压时,可使用扩容钠、扩容钾等扩容治疗,适当调控血压。比如静脉补充0.9%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液等。
伴贫血症状,建议患者摄入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等的食物,必要时口服或注射相应补充剂。
伴抑郁症患者,必要时需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手术治疗或者放疗
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性质以及全身情况,酌情需行手术切除肿瘤或放疗。
预后
在诊断明确并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很多患者都能恢复月经和生育能力。
治愈情况
垂体性闭经患者治愈情况因个体差异和病因不同而异。
对于一些如肿瘤难以完全切除、垂体手术或放疗损伤等原因导致垂体性闭经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激素替代治疗或其他方法来维持月经和激素水平。
预后因素
预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病因、年龄、治疗及时性等。
病因:诊断明确且病因可以完全解决的患者预后较好,例如垂体肿瘤切除术后月经恢复的可能性较高;病因不明的患者则容易预后较差。
年龄:年轻患者恢复潜力和生殖能力较强,预后可能较好;年龄较大的患者如近绝经期的患者,预后则相对较差。
治疗及时性: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对争取良好预后有积极作用,治疗不及时则对预后有不良影响。
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如果患者无基础疾病、营养状况较好、精神状态较好,则容易预后较好;反之则可能预后相对较差。
危害性
不孕:排卵障碍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成功怀孕。
骨折:长期激素失衡可能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
心血管疾病:长期激素失衡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
心理创伤:部分患者可出现外貌及形体、体态异常,容易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
日常
垂体性闭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豆类、鱼类、肉类、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和雌激素的食物,有助于激素水平的恢复。注意保持饮食规律,防止肥胖或营养不良。
生活管理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劳累过度等对内分泌的影响。加强锻炼,提高体质。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
垂体性闭经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
病情监测
观察月经周期、量、颜色以及痛经情况,记录以便随访时向医生反馈。
乳房症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乳房胀痛、溢乳等现象。
血压血糖变化: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需按需监测血糖、血压情况。
情绪波动:注意自身情绪变化,如是否容易易怒、失落等,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预防
垂体性闭经大多无法预防,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围产期保健
孕产妇需规律产检,做好围产期保健,尤其高危孕妇,需预防产后大出血及防治休克。
生长发育情况监测
儿童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时,应积极需求专业帮助,尽早治疗。
情绪管理
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的情绪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衡。
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与家人、朋友分享情绪,求助于心理专业人士。
随访与检查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生殖系统与内分泌的相关健康指标。
对于存在垂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或曾接受颅脑手术者,应定期关注垂体功能状况,及时进行评估和随访。
疾病预防与管理
对于已知有垂体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治疗方案,控制病症进展。
妥善处理颅内外病变,若有垂体肿瘤等病变,应及时就医诊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