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频
概述
儿童小便次数过多,可伴尿急、尿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可能与尿路感染、内分泌疾病、神经性尿频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出现尿频、尿痛、尿道口发红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适量饮水、保持外阴清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定义
如果小儿排尿次数按照年龄,超出正常范围,需要考虑小儿尿频。
在判断儿童是否排尿次数多,是否属于尿频之前,首先要了解儿童排尿的特点。
新生儿在生后前几天排尿较少,每天排尿仅4~5次;1周后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排尿增至每天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而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每日排尿6~7次。
发生机制
小儿尿频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大脑皮质尚未发育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障碍,这是易患神经性尿频的内在原因。
儿童受到惊吓或神经紧张时,易发生神经功能失调而出现尿频。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突然死亡、新入托幼机构、怕打针吃药、突然离开父母等,均易使小儿发生尿频。
父母对儿童排尿训练方式不良,可引起神经性尿频。
膀胱和尿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后,导致逼尿肌过度活跃及尿道不稳定,在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排尿,表现为尿频的症状。
类型
根据尿频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2大类。
生理性尿频:多由饮水过多、不良的排尿习惯及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
病理性尿频:由疾病因素导致,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以及尿路感染、蛲虫病、包皮、包茎感染等原因所致。
表现
尿频儿童在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每次排尿量并不一定多,尿频出现的时间因为病因的不同也存在差异。还常常伴有尿急、尿痛等其他症状。
症状特征
尿频发生时间
夜间尿频:多见于儿童夜尿症。另外,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也容易在夜间尿频。
尿量是否增加
尿量明显增加的尿频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量增多等症状。
尿崩症: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大量排放稀薄尿液的症状,尿量增多。
慢性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会导致尿量增多,如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等。
尿量不增加的尿频
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蛲虫病、包茎感染等。
生活习惯或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焦虑等导致的尿频。
夜尿症:夜间尿频可能与憋尿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伴随症状
多饮
尿频伴有多饮,尿量及饮水量均显著增加,常见于糖尿病和尿崩症。
发热、尿急、尿痛
尿频伴发热、尿急,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
疼痛
原因
引起小儿尿频的原因主要见于尿路感染、神经性尿频、内分泌疾病等,也可由于生理性因素所致。
疾病因素
以下仅为导致小儿尿频的部分疾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神经性尿频:是清醒安静时出现单纯性尿频、尿急为特征的,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小儿疾病。
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
其他:蛲虫病及包皮、包茎感染等。
非疾病因素
生理性因素
多由饮水过多、不良排尿习惯及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通常持续时间短,且去除上述原因后可自行缓解。
医源性因素
服用利尿剂等药物的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多尿。
精神心理因素
小儿紧张焦虑、内向等心理状态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尿频。
小儿尿频繁是什么原因
小儿尿频繁与大量饮水、精神过度紧张等生理因素有关,还考虑与尿道炎、膀胱炎、尿崩症等有关。
1.生理因素:当小儿大量饮水、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寒冷刺激时,可出现尿频繁现象。
2.尿道炎:疾病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如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当小儿患尿道炎时,可出现尿道刺痒、尿频繁、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3.膀胱炎:膀胱炎与细菌感染、用药、异物刺激等有关,疾病典型症状有尿频繁、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下腹部疼痛等。
4.尿崩症:尿崩症主要与精氨酸加压素不同程度缺乏、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等有关,亦可引起部分患儿尿频繁。部分患儿还易出现烦躁不安、极度口渴、大量饮水等情况。
小儿尿频繁还与包皮过长、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及早进行治疗。
小儿尿频尿等待的原因
小儿尿频尿等待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或者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导致的。
1.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等感染可导致尿路感染,由于细菌感染发生炎症,会刺激膀胱导致小便的次数增多,引起尿频的情况。同时细菌感染也会导致尿道黏膜水肿进而可能导致尿等待的情况。
2.由于饮食或者遗传等原因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引起尿液引流不畅可能会并发感染。当尿路结石进入输尿管下端会刺激尿路引起尿频的症状,由于结石刺激尿道也会导致尿路的水肿、狭窄或痉挛,进而会出现尿等待的情况。
还有其它疾病会引起尿频尿等待,小儿出现尿频尿等待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就医
如儿童没有特殊诱因出现反复尿频,家长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就医指征
如有饮水多、服用利尿剂等诱因,且无其他症状,可无需特殊处理。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没有明显原因的尿频,已排除喝了较多的液体、甜饮料、酒或咖啡因;
尿频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伴有其他症状,如血尿、尿急、尿痛、腰痛、发热、寒战等;
伴有阴茎或阴道有分泌物排出;
伴有尿液臭味或浑浊,或有血尿。
尿频,并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伴有持续性排尿疼痛不能缓解;
伴有突发单侧或双侧剧烈腰痛;
伴有排尿困难、不能排尿;
伴有尿便失禁;
伴有神志不清、谵妄、昏迷等;
伴有高热、血压降低、心率快、尿量减少。
就诊科室
出现小儿尿频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儿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内分泌科等。
伴尿急、尿痛、发热等,建议首诊于小儿泌尿外科、儿科。
伴烦渴、多饮、多尿等,建议首诊于儿科、小儿内分泌科。
伴肛周会阴瘙痒、夜惊、腹痛、恶心等,多见于蛲虫病,建议首诊于儿科、感染科。
伴阴茎头红肿、瘙痒、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建议首诊于小儿泌尿外科或泌尿外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尿频及相关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尿频有无加重缓解?在何种情况下加重或缓解?
每次尿量有多少毫升?每日尿量有多少?
每天排尿几次?
是否有尿急、尿痛、发热等不适?
有无烦渴、多饮、多尿等不适?
有无肛周瘙痒、夜惊、腹痛、恶心等不适?
是否有阴茎头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异常?
病史清单
是否有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家族里面是否有相关疾病?
当前用药情况如何?是否针对该症状开始用药?
平素是否注意个人清洁、勤换衣物等?
是否有食物、药物过敏?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病史后,首先会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明确小儿尿频的性质,并完善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常规实验室检查,之后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功能学、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如尿流率、尿动力、超声、磁共振、尿细菌培养等。
身体检查
主要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会重点对患儿下腹部和会阴部进行查体,必要时需要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医生可通过异常体征表现,推测引起小儿尿频的原因。
观察:直接观察外阴,有无包皮过长、包茎、龟头红肿、脓性分泌物,女婴尿道口有无红肿等。
触摸:触诊腹部、会阴区有无触痛、波动感、硬结等,皮温有无增高,有无压痛。
叩诊:叩击肾脏有无叩击痛,叩诊耻骨上区评估有无尿液潴留。
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根据血细胞数变化,评估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
肝肾功能:检测患者的肝脏、肾脏功能是否受到损害,有助于病因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
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可以评估患者是否有炎症、感染等。
尿常规:检查尿液成分,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
尿沉渣镜检: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成分,了解尿频原因。
尿电解质检查:必要时可检测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以排除肾小管疾病。
尿钙检测:必要时可检测尿液中的钙含量,以排除高钙尿症。
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检测内分泌激素水平,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其他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血培养、尿培养、分泌物培养等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有无细菌感染,以及明确感染的病原菌。
泌尿系B超检查:了解有无泌尿系统解剖异常、结石、异物、肿瘤等。
尿流率测定:了解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对鉴别其他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包括总尿量、尿流时间、最大尿流率和尿流曲线等。
腰骶部磁共振检查:了解神经系统病变,以鉴别神经源性膀胱。
缓解与治疗
如有明确诱因,如过量饮水等,无需特殊治疗,除去诱因即可。如伴有其他泌尿系症状,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缓解措施
小儿尿频病因复杂,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部分患儿缓解症状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并不适用所有尿频情况。
生活习惯方面
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注意会阴部卫生,防止发生感染。
适当增加活动或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选择宽松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尽量不穿开裆裤,小儿习惯席地而坐,容易发生感染。
注意诱导和培养小儿正确的排尿习惯。
如有发热、尿道口肿胀、分泌物、局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应及时检查,早期治疗。
饮食方面
尿频会导致钾的丢失,多食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橘子、香菇等,多食肉食蛋类,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适量饮水,少食辛辣、油炙煎炒、肥腻等食物。
心理护理方面
对于神经性尿频,可向患儿讲解疾病产生原因及治疗过程,让患儿正确认识神经性尿频,缓解焦虑情绪。
专业治疗
小儿尿频在确诊之后,医生会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治疗病因。
对症治疗
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发病阶段应多休息,应多饮水以增加排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在尿路中停留。
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和避免血凝块形成。
发热、疼痛者,可遵医嘱应用具有抗炎、退热、止痛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对因治疗
经过检查,如果有明确的病因,则应针对病因治疗,以下列举部分小儿尿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
急性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途径、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导致小儿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是大肠埃希菌。
根据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利于针对性地杀灭病原体。
神经性尿频
可进行延迟排尿练习,通过延迟排尿,建立一个平均每日排尿次数,以达到重新建立一个正常的膀胱充盈和排空的周期,治疗时间应坚持在2个月以上。
对药物治疗以及延迟排尿效果不明显的患儿,还可用针灸推拿、穴位敷贴或经皮电刺激治疗。
包皮过长、包茎
如果患儿包皮过长或包茎,无不适症状,可不做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即可。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儿童包皮会逐渐退缩露出龟头。
尿崩症
蛲虫病
糖尿病
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胰岛素,加强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持续血糖监测,以便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