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
概述
多种因素引起的胆囊急性、慢性炎性疾病
大部分由胆囊结石的梗阻、细菌感染所致
急性发作时有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
视病情而定,常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胆囊炎是什么?
定义
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所致的胆囊急、慢性炎症反应。
分类
按病程分类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约95%以上的患者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约5%患者无胆囊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或者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生,迁延而来。
按病因分类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嵌顿导致胆汁排出不畅,或细菌感染造成胆囊黏膜损伤,出现胆囊壁炎症反应。
非结石性胆囊炎:在术前常规检查以及术中均未见结石的胆囊炎,多为感染、胆囊排空障碍、胆囊缺血、代谢等因素所致。
发病情况
胆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目前尚无全国性本病流行病学资料,上海松江地区统计胆囊炎患病率为3.91%。宁波镇海地区统计胆囊炎患病率为1.4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女性,50岁前为男性的3倍,50岁后为男性的1.5倍。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病患者。
胆囊炎5种食物不能吃,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胆囊炎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物,日常应选择低脂、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食用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可能会诱发胆囊炎发作。日常生活中可选择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宜吃鱼、虾、瘦肉、兔肉、鸡肉、豆腐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胆囊炎疼痛的位置在哪里?
疼痛位于右上腹,也可能放射到右侧肩部及背部,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
急性胆囊炎开始时可为阵发绞痛,逐渐发展成持续胀痛;慢性胆囊炎多在进食后感觉到饱胀不适、嗳气
根治胆囊炎的特效药是什么?
胆囊炎没有特效药。
治疗主要为止痛、消炎、利胆、解痉、溶石等对症治疗。其中解痉止痛药物,通常为硫酸镁山莨菪碱等;消炎药常为头孢三代或者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利胆药主要是消炎利胆片类中成药;而溶石的药物主要是为熊去氧胆酸片等。
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胆囊炎,则可能需要考虑行手术治疗。
胆囊炎能自愈吗?
胆囊炎一般不能自愈。
如果炎症不重的话,通过适当的休息,调整饮食结构,胆囊可以恢复正常的形态,临床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不过,轻微的胆囊炎如果没有及时给予调理,一方面症状可能反复发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逐渐加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这也就是慢性的胆囊炎了。
病因
致病原因
不同类型的胆囊炎病因有所不同。
常见病因有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占80%~95%;其他梗阻原因有胆道蛔虫、胆囊肿瘤、胆囊扭转、胆囊管狭窄等。
细菌入侵,细菌可通过胆道或血液循环至胆囊引起感染。
化学性刺激,如胆汁酸盐、逆流的胰液等。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管梗阻
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直接损伤黏膜。
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或经血液循环或淋巴途径进入,在胆汁流出不畅时造成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合并厌氧菌感染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约占5%,病因不清楚,多见于严重创伤、烧伤、长期肠外营养、腹部非胆道大手术后(如腹主动脉瘤手术)、休克、全身性感染、脓毒血症等危重患者。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结石可导致胆囊管反复梗阻,并造成胆囊黏膜损伤,出现反复的胆囊壁炎症反应、瘢痕形成和胆囊功能障碍。
细菌感染
当胆囊或胆管出现结石嵌顿、梗阻时,则可能导致肠源性细菌感染。
常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
其他
低纤维、高能量饮食可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利于结石形成。
某些药物可导致胆囊结石形成,如头孢曲松、避孕药等。
体重快速减少,如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可能易导致胆囊结石形成。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感染
肠道细菌可经胆管至胆囊,亦可由血液或淋巴途径到达胆囊。
寄生虫、病毒感染是少数慢性胆囊炎的病因,如蛔虫、梨形鞭毛虫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胆囊排空障碍
胆囊排空障碍导致排空时间延长,胆囊内胆汁淤积,胆囊扩大,逐渐出现胆囊壁纤维化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是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重要病因。
代谢因素
某些原因致胆汁酸代谢障碍时,胆盐长期的化学性刺激,也可引起慢性胆囊炎症。
其他
胆囊壁血管病变、大型非胆道手术,以及败血症、休克等重症疾病,可能导致长期的胆囊黏膜扩张和局部缺血、坏死,出现慢性胆囊炎。
发病机制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内的小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胆囊管排出。
梗阻后局部释放炎性因子,包括溶血卵磷脂、前列腺素A等,引起急性炎症。
胆囊排出不畅或梗阻时,胆囊的内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引起急性炎症。
慢性胆囊炎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结石的刺激及阻塞于胆囊管,使胆囊中胆汁淤积而形成慢性炎症。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可为急性胆囊炎迁延所致,也可因存在先天解剖因素或慢性胰腺炎等使胆囊不易排空所致。
高危因素
肥胖。
高龄。
患有胆囊结石、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等。
长期饮酒、高热量饮食、饮食不规律。
长期服用避孕药。
症状
主要症状
急性胆囊炎
腹痛
右上腹开始时可为阵发绞痛,逐渐发展成持续胀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疼痛可能放射到右侧肩部及背部。
恶心、呕吐
是常见的症状,如果恶心、呕吐顽固或频繁,可造成脱水、虚脱和电解质紊乱,多见于结石或蛔虫阻塞胆囊管时。
畏寒、发热
常有轻至中度发热,通常无寒战,可有畏寒,如出现寒战、高热,表明病情严重,如胆囊坏疽、穿孔或胆囊积脓,或合并急性胆管炎。
黄疸
较少见,如有黄疸(皮肤、眼白、尿液等发黄)常提示出现胆囊周围炎造成了肝损害,或者胆道出现梗阻情况,提示病情加重。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发病比较缓慢,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期症状与急性胆囊炎相同;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右上腹不适、恶心等。
右上腹不适
多在饱餐后数小时或夜间发生,进食后感觉到饱胀不适、嗳气(打饱嗝),也可出现右上腹部或肩背部隐痛,可反复发作,进食油腻、高脂食物后加重。
其他
会有讨厌吃油腻食物的感觉。
并发症
胆囊穿孔: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
急性胰腺炎:上腹部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脱水,血压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晕眩。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全身表现可有发热及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征象。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171
胆囊炎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普外科
出现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状,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持续性绞痛、频繁呕吐、高热、低血压、意识模糊等症状时,请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
尽量不要在就诊前自行口服止疼药,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判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什么不舒服?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无腹痛?
进食油腻后上腹疼痛有无加重?疼痛程度如何?
有没有发热?
有没有其他不适?
平常饮食规律吗?每天吃早餐吗?
喜欢吃油腻的还是清淡的食物?
每天大概喝多少水?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
病史清单
有无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病史?
做过检查、治疗吗?效果怎么样?
平时有什么特别的用药(避孕药等)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腹部超声、CT、MRI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头孢曲松
避孕药:醋酸甲地孕酮炔诺酮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171
胆囊炎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既往可能有胆石症、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脂肪代谢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体征
右上腹部可有压痛。
Murphy征阳性:压住右上腹肋缘下,嘱被检查者采取腹式呼吸,被检查者因疼痛出现突然吸气暂停,是急性胆囊炎的典型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通过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可以判断是否有急性细菌感染,辅助诊断。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者提示胆囊化脓甚至出现坏疽
其他血液学检查
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常升高,约1/2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1/3的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腹部B超是确诊胆囊炎的诊断方法,可以判断出胆囊的大小、胆囊壁增厚、是否有结石等。
急性胆囊炎可显示为胆囊壁增厚(>3毫米)。胆囊浆膜水肿增厚表现的双边征、胆囊周围积液、胆囊黏膜破坏、胆囊积气等。
CT、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发现胆囊内有结石影或超声诊断困难时,可通过CT、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时应避免佩戴金属首饰或穿着带有金属纽扣配件的衣物。
诊断标准
急性胆囊炎
症状:以右上腹急性疼痛为主,常伴发热、恶心、呕吐等症。
体征:查体可见右上腹压痛,同时伴有反跳痛腹肌紧张、墨菲(Murphy)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超声检查:胆囊壁体积增大(胆囊横径≥4厘米),胆囊壁水肿,胆囊壁增厚(≥3毫米)或毛糙。
慢性胆囊炎
症状:以反复右上腹胀痛或不适为最常见症状,可伴有腹胀、嗳气、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
体征:查体可见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但大多数患者可无任何阳性体征。
超声检查:可见胆囊体积常缩小或正常,也可见胆囊体积略有增大,胆囊壁增厚(≥3毫米)或毛糙。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相似点:腹痛、发热等。
不同点:急性胆囊炎的疼痛在右上腹部,阑尾炎在右腰部或右下腹上方;急性胆囊炎在肋缘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有胆囊触痛征及Murphy征,可与阑尾炎鉴别。
慢性胃炎
相似点:腹痛、腹胀等。
不同点:慢性胃炎可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嗳气等,可通过胃镜或超声检查鉴别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点:腹痛等。
不同点: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反酸及烧心,多在饱餐后发生,餐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减轻。可通过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或超声检查鉴别。
胆囊癌
相似点:恶心、呕吐等。
不同点:胆囊癌早期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但多为胆囊无痛性肿大,B超检查可鉴别。
急性胰腺炎
相似点:腹痛、发热等。
不同点:急性胰腺炎腹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体征不如急性胆囊炎明显,Murphy征阴性;血清淀粉酶升高幅度显著;B超显示胰腺肿大,边界不清等而无急性胆囊炎征象;CT检查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较B超更为可靠,B超检查常因腹部胀气而胰腺显示不清。
治疗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病情有缓解趋势者,可采取禁食、解痉、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措施,待病情缓解后择期手术治疗。
若病情无缓解,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胆囊炎,需急诊手术处理。如胆囊未发生穿孔,若患者能耐受手术可行胆囊切除术
如果患者高龄,心肺肾功能不能耐受手术,可行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或胆囊造瘘;对于胆囊已穿孔者,应急诊手术,切除胆囊,充分清理腹腔并引流。
急性期治疗
非手术治疗
急性发作期发热、呕吐、剧烈疼痛时,须采用禁食、抗感染、解痉、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病情缓解后,再行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适应证
发病在48~72小时内者。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或病情恶化者。
出现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因易发生坏疽、穿孔,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建议低脂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并提倡定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
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
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排便通畅。
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抗感染、解痉、镇痛等。药物的应用须严格遵医嘱,不得擅自使用。
解痉镇痛药
临床常用山莨菪碱(654-2)等抗胆碱能药物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剧烈疼痛者可肌内注射异丙嗪、哌替啶增强镇痛效果。
抗生素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肠球菌是胆囊炎的主要病原菌,需选择对这些病原菌有效的抗菌药,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和甲硝唑等药物。
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临床症状、细菌培养(血或胆汁)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等结果来决定。
利胆药物
常用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等。
中成药
消炎利胆片,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肝胆湿热证。
胆胃康胶囊,用于肝胆湿热证所致的胁痛、黄疸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见上述症状者。
胆宁片,用于慢性胆囊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证。
胆石利通片,用于胆石病气滞型。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
急性腹膜炎,高度怀疑胆囊病变,经非手术治疗无好转者。
手术方法
胆囊切除术
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开腹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患有心脏病、心肺功能欠佳者不宜采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发现胆囊炎症重、与周边组织粘连致密、解剖结构不清等,应果断中转开腹,确保安全。
胆囊造口术
主要应用于一些老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或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估计不能耐受全身麻醉者;或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紧密粘连、解剖不清而致手术操作非常困难者。
可先行造口术减压引流,3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适用于病情危重又不宜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患者。
术后护理
切口护理
注意不要弄脏覆盖伤口的纱布,如果不慎弄脏,应该找医生更换,不要自己更换。
注意伤口周围有无红肿,覆盖伤口的纱布有无大量渗血,如果存在上述情况,或有其他不舒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一般术后7天左右可以拆线,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间去门诊拆线即可。
手术会产生创面,尽量避免创面沾水,以免引起感染,一般14天之后可以适当擦洗,但不要用力搓洗。
饮食
手术后1~2天肠道开始蠕动,肛门排气后即可给予饮食,如果术后5天以上患者仍不能经口饮食或接受肠内营养,则有必要以肠外的方式给予营养,常规的术后补液可能不能满足此期的营养需要。
术后饮食先由无脂流质食物开始,依患者能忍受的程度,逐渐进展至给予低脂普食。少量多餐,日常应以高蛋白、低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为主。
手术后3个月内都需要维持“少食多餐、低脂饮食”的饮食方法。不能一次性吃过多含动物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奶油、肥肉、油炸食物等。
手术3个月之后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制品、肥肉等;还要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等;产气类食物如豆类等也要少吃。
其他
术后及早下床,进行康复锻炼,避免因长期卧床产生肠粘连及肢体功能障碍,加促患者胃肠道蠕动,避免便秘。
非体力工作者,一般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可以在2周至1个月后恢复正常生活,但均需注意避免劳累。
3个月之内都应该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可能引起腹压增加或腹肌紧张的劳动,如拎重物等。
重要提示
在急性胆囊炎发作过程中,手术难度和风险都比较大,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所以疼痛时不适合做手术,需要在症状减轻后再手术。请不要单纯以疼痛为标准考虑是否进行手术。
吃过量的油腻食物容易发生胆囊炎,特别是在发病时。但如果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还极容易造成胆汁排泄减少,使胆汁处于浓缩淤积状态,会反复刺激胆囊壁而引起局部炎症,结果只会使胆囊炎病情加重。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急性胆囊炎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行气利胆,通腑泻火为主;慢性胆囊炎实证以祛邪为主。
根据辨证论治可选择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等药方治疗。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使用。还可配合中医其他疗法,如针灸、耳穴、药物贴敷等。
预后
治愈情况
胆囊炎治疗后的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
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出现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预后较差。
危害性
急性胆囊炎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胆囊坏疽、胆囊穿孔或感染性休克,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慢性胆囊炎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反复发作,影响饮食和休息。
少数患者可诱发胆囊癌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缓解期应遵循以下饮食。
低脂肪饮食:减少肥肉、动物油脂等动物性脂肪摄入。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摄入比例。
高蛋白质饮食:选择鸡蛋、鱼肉、瘦肉、奶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低胆固醇饮食:少吃鱼子、动物肝脏、动物肾脏、脑等食物。
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
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对胆囊的刺激,有助于维护肝功能,但注意不宜过量。
避免进食辣椒、咖喱、芥菜、大蒜、刺激性调味品等辛辣刺激食物。
忌酒及咖啡、浓茶。
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平时应保证均衡的膳食,避免饮食过饱。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生活管理
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戒烟,保持心情舒畅。
已患有急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按时服药,预防复发。
规律作息,防止过劳,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运动管理
生活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随诊复查
非手术治疗或行胆囊造口术者,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药物;按时复查,以确定是否需行胆囊切除手术。
出现腹痛、发热和黄疸等情况,及时就诊。
预防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胆囊炎,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清淡饮食;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要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不熬夜。
健康瘦身,缓慢减重:注意不要让体重下降过快,否则将增加患胆石症的风险。将减重的目标定在一周减0.5~1.0千克比较适宜。
保持心情舒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