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概述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出导管后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血管导管感染外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的感染。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机制中最常见的是什么
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机制中最常见的有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如皮肤消毒不彻底等。
跟操作者有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皮肤消毒处理不彻底、未经消毒的手与导管或导管处皮肤接触过多,造成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发展环境。
跟器材有关因素,包括导管材料不同,可以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由于输液接头容易被细菌污染,是主要的感染源。如果穿刺部位长时间覆盖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也很容易引起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
跟药物相关影响因素,如血浆、人体清蛋白、营养液等是细菌具有良好的培养基,如果将带菌的药物带进导管,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跟患者相关因素包括继发性血栓形成。当外部感染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与导管内部接触后,血栓经常发生在导管周围,这为病原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同时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代谢水平低,生理系统功能减退,合并多种疾病等也使感染的危险性增大。
病因
1.与操作者相关因素
常见有无菌操作不严或操作不当,如皮肤消毒不彻底、未经消毒的手与导管或导管处皮肤频繁接触,操作不当造成血中纤维蛋白在导管内表面形成纤维蛋白鞘等为病原菌的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2.器材因素
导管材料不同是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的潜在因素之一;输液接头是被细菌污染的主要部位,是CRBSI的主要感染源;长时间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容易引起局部温暖潮湿,利于微生物繁殖,增加感染风险。
3.药物因素
脂肪乳剂、血浆、人体清蛋白、全肠外营养液等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若带菌的药物经导管输入,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4.患者相关因素
继发性血栓形成是导致CRBSI的危险因素之一。远处部位感染来源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与导管内段接触后,细菌在导管上黏附定植,常诱发导管外周发生血栓,为致病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另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代谢能力低下,生理功能减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等也使感染的危险性增大。
症状
常见有发热、寒战,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等,无特异性。几乎所有导管感染者都有发热的表现,约1/3患者的惟一表现是发热。通常突发高热合并中毒症状提示可能有CRBSI。
检查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加快,降钙素原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静脉导管和外周血同时培养,结果为同一种细菌。
诊断
1.留置导管时间长。
2.突发高热合并中毒症状。
3.静脉导管和外周血同时培养,结果为同一种细菌。
4.置管处皮肤可有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5.具有导管相关的严重感染表现,在拔出导管和适当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退。
鉴别诊断
发热是大多数感染都会出现的症状,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鉴别,主要通过病史和血液培养等辅助检查鉴别诊断。
治疗
1.拔出导管,消毒导管处皮肤,勤换敷料。
2.抗生素治疗:在细菌培养获得结果之前,用广谱抗生素;明确感染病原体后,针对病原体使用药物。
3.支持治疗、营养治疗等。
预防
1.严格保证手部卫生清洁,选择最理想置管位置,皮肤消毒、输液接头处消毒,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
2.对年老体弱,尤其是患有糖尿病、恶病质等免疫力极差的患者,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注意保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3.密切观察置管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触痛、分泌物等,监测患者体温。
4.可疑CRBSI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出外周静脉留置针,评估中心静脉管拔出的必要性。
5.无菌纱布每48小时更换1次,透明敷料及输液头每7天更换1次,敷料潮湿、松动及时更换。
6.为减少全身毒性,抗菌药物使用结束后应进行抽吸而不是冲洗。
7.每天多次评估血管内导管的必要性,撤去非必要的导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