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性头痛
概述
概述
低颅压性头痛是指脑脊液压力降低(<60㎜H2O)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常表现为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平卧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急诊科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与体位相关的头痛,坐位或站立位时头痛明显,可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眩晕、失衡、颈部疼痛或僵直等,平卧后头痛缓解。
危害
症状明显者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因低颅压引起动眼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舌咽神经等颅神经损害。
检查
体格检查、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CT、MRI、PET等。
诊断
具有体位性头痛的特点者可疑诊低颅压性头痛,结合CT、MRI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有病因者去除病因,不能内科治疗或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治愈性
多数低颅压性头痛呈自限性,大多数预后良好。
饮食建议
清淡、低糖饮食,宜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饮用咖啡促进脑脊液分泌。
病因
病因
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病因包括外伤、手术、腰椎穿刺、剧烈运动引起的脑脊液漏,脱水、严重感染、中毒、休克等。头部放疗等也可导致脑脊液分泌减少引起低颅压。少部分患者脑脊液压力正常。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腰穿后疼痛
多在腰穿之后24~48小时之内出现,头痛多为双侧对称性,多见于枕部、额部,也可以是整个头部,可放射至颈肩部。摇头、咳嗽、喷嚏、用力时也可引发头痛。疼痛性质是钝痛、胀痛或搏动样痛。
自发性低颅压
40岁左右成年人多见,约1/3患者有外伤史,头痛多为直立性,通常直立后15分钟内出现,少数可延至数小时。部分患者下午或晚间或用力后头痛,不呈直立性,可伴有恶心呕吐、颈强直、视物模糊、复视耳闷胀感、耳鸣、听觉过敏、眩晕失衡等症状。
诊断依据
头痛症状与体位相关,头痛的发生发展在时间上与脑脊液压力低或脑脊液漏出相关。
脑脊液压力低于<60㎜H2O和(或)影像学发现脑脊液漏出。少部分患者脑脊液压力可正常。
除外其他疾病。
治疗
治疗方针
非手术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有病因者去除病因,不能内科治疗或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静脉输注大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咖啡因和茶碱等。
手术治疗
修补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补片疗法。
其他治疗
去枕平卧、下肢抬高30度,经皮注射血纤维蛋白密封剂等。
预后情况
多数低颅压性头痛呈自限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
低颅压性头痛怎么治疗
低颅压性头痛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硬膜外血贴疗法、对症疗法等。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颅压降低的原因进行治疗,如脑脊液鼻漏可考虑行瘘口修补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予胰岛素降糖等治疗。
2.药物治疗:可考虑使用苯甲酸咖啡因等药物,促使颅内血管收缩,增加脑脊液压力,缓解头痛。
3.硬膜外血贴疗法:主要用于腰穿后头痛和自发性低颅压,用自体血10~20ml缓慢注入腰或胸段硬膜外间隙,血液向上充盈数个椎间隙,压迫硬膜囊和阻塞脑脊液漏出口,进而起到缓解头痛的症状。
4.对症治疗:取去枕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卧床休息;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应为3500~400ml左右;静脉补液,可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穿紧身裤和束缚带等。
低颅压性头痛的病因有很多,建议尽快就医,明确病因,根据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护理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避免呼吸道感染。
饮食调理
清淡、低糖饮食,宜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