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
概述
因严重低血糖引起的昏迷
表现为心悸、出汗、焦虑、饥饿感明显、意识障碍,重者可致死亡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葡萄糖浓度低下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
及时救治一般预后良好,昏迷时间超过6小时,患者可有脑损伤、癫痫等后遗症
定义
低血糖昏迷是因严重低血糖引起的一系列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的神经系统综合征。
临床上一般人群的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被称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可认定为低血糖症。低血糖可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严重者可发生昏迷。
低血糖昏迷可发生于非糖尿病人群,也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后及时进行救治可很快恢复血糖水平,低血糖症状消失。但严重的低血糖或昏迷时间过长,会造成神经系统一系列不可逆后遗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分类
低血糖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美国糖尿病协会分类
严重:由于认知障碍,需要第三方干预治疗。本词条讨论的内容即为此类型低血糖。
有记录的症状:症状不严重,通过血糖测量确认症状发展,自我治疗即可好转。
无症状:仅通过检测血糖值发现。
有可能的症状性:出现低血糖症状,未测血糖。
假性低血糖:血糖不低(>3.9mmol/L),但出现低血糖症状​​​​​​​​[1,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分类
严重低血糖:需要旁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
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
无症状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
按低血糖病因分类
非糖尿病性低血糖
健康状况下,低血糖较少发生,几乎只发生在极限运动后或严重饥饿状态下。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症状​​​​​​​​​​​。
糖尿病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常因为饮食运动不当、降糖方案调整等,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
病因
致病原因
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原因,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非糖尿病患者<2.8mmol/L,糖尿病患者≤3.9mmol/L。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因素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严重肝病患者,肝细胞糖原储存不足及糖原异生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
肠道手术后,如胃切除手术,存在吸收不良。
药物因素
主要见于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不当。
部分其他药物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等,均有过量使用后引起低血糖症的报道。
其他因素
过度节食、饥饿等糖摄入不足的情况。
剧烈运动、发热、严重腹泻等血糖消耗过多。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饮酒。
诱发因素
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调整。
未按时进食或进食量少。
运动量增加。
饮酒。
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
低血糖昏迷是由于血液葡萄糖水平过低所致,低血糖的发生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糖摄入量不足:由于进食含糖食物过少,或者肠道吸收障碍,导致躯体对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发生血糖水平降低。
糖消耗增加:在剧烈运动或者发热等情况下,血糖消耗较正常水平明显增加,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血糖水平会随之降低。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当,也可能使血糖消耗过多。
血糖调节异常:正常情况下,人体会将剩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肌肉等部位,当身体消耗增加时,糖原会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如果糖原合成、分解存在异常,血糖得不到有效调节,有可能发生低血糖。
症状
主要症状
低血糖昏迷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无法唤醒,但昏迷之前常有低血糖症的典型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将发展为昏迷。常见表现包括:
交感神经兴奋
常见心悸、出冷汗、焦虑、饥饿感明显、面色苍白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改变如嗜睡、昏睡。
认知功能受损。
遗忘。
肢体活动无力,言语不清。
癫痫样发作等。
其他症状
心律失常。
躁动。
幻觉。
严重低血糖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会出现胸痛、胸闷、背痛等症状​​​。
并发症
脑损伤
血糖下降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可因脑组织缺糖而引起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或昏迷。
持续6小时以上的严重低血糖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心肌缺血性疾病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缺血/梗死
老年人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
加重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可能使视网膜病变加重。
摔伤
低血糖发作时,患者易发生跌倒,并发生摔伤,但这种损伤属于低血糖易被忽略的损害。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出现意识障碍、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较重情况,应立即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免延误治疗。
内分泌科
对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立即停用一切降糖药物,口服含糖物质,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综合内科
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者均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怀疑低血糖患者,应立即予口服含糖物质(如含糖饮料、糖块、饼干等),如有条件可测量血糖。
若已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行心肺复苏(若不知道如何行心肺复苏,应立即拨打120,在电话指导下完成)。
对于癫痫样发作患者,应使其稳定地坐、躺,保持呼吸道畅通,不要强行固定患者的肢体以免受伤。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昏迷前是否有饥饿感、心悸、出冷汗、手抖等症状?
是否有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程度?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症状何时开始,持续多长时间?
症状有没有加重、缓解因素?
病史清单
既往有无糖尿病、胰岛素瘤等病史?
既往有无脑梗死、脑出血、肿瘤等病史?
近期有无调整过药物治疗方案?
近期是否节食?
发病前是否进行过运动?
检查清单
近半年等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验:血常规、血生化、血糖(最近一次测量时间、数值)。
影像学:头CT或磁共振、胸部CT或胸片。
其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用药清单
近三月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降糖药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等。
精神类药物:艾司唑仑、帕罗西汀、奥氮平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节食、空腹运动、剧烈运动史。
患糖尿病,近期进行过降糖药物调整。
全身慢性疾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心悸。
出汗。
焦虑、烦躁。
饥饿感明显。
遗忘。
肢体活动无力、言语不清。
视物模糊、耳鸣。
烦躁,抽搐。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
体征
心率及脉搏增快。
面色苍白。
肢体活动障碍,可表现为偏瘫等类似于脑梗死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糖:指尖血糖、静脉血糖下降至2.8mmol/L以下多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2.2mmol/L以下,可出现脑功能障碍。但个体差异较大​​​。
胰岛素C肽、胰岛素抗体等检查:明确低血糖症病因,急性期较少测定。
血生化:对疾病严重程度判断有意义,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脂肪酶等。若患者出现昏迷等,多有肌酐、肝酶、胆红素、淀粉酶、脂肪酶升高。
动脉血气分析:判断是否有缺氧、呼吸抑制
血毒物检测/尿代谢产物检测:可判断是否有降糖药物服用过量。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用于除外心脏疾病、评估疾病预后,多数患者为正常,可因疾病严重程度出现不同表现。
头部CT/核磁:用于鉴别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检查
用于鉴别心血管疾病。
鉴别诊断
脑梗死、脑出血
相似点:均可出现肢体活动无力、言语不清、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不同点:脑梗死、脑出血发生昏迷前,没有典型的低血糖表现,补充糖分后症状无改善。头部CT、磁共振检查可鉴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似点:均有糖尿病病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不同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气有烂苹果味,尿酮体阳性,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血糖一般高于正常值。
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相似点:均有糖尿病病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不同点: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多为表情迟钝、嗜睡,逐渐转差至昏迷状态,血糖一般高于33.3mmol/L,血钠偏高。
治疗
治疗目的:纠正低血糖,减少死亡率。
治疗原则:尽快将血糖提高到正常或稍高水平,解除导致低血糖的病因。
一般治疗
对低血糖昏迷患者应行心电监护、维持有效循环。
关注患者神志、心率、呼吸、出入量等,必要时可以应用升压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血糖。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葡萄糖
快速有效,常作为首选药品。
临床上多应用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冲入,监测血糖,可重复应用,后可应用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维持血糖。
不良反应:50%葡萄糖注射液可引起静脉滴注外渗、静脉炎等,导致局部红肿、疼痛。
胰高血糖素
可拮抗胰岛素,起增加血糖作用。作用快,但维持时间较短。
常用皮下、肌内、静脉注射。
维持时间短,需监测血糖,嘱患者尽快进食或应用肠内营养,以免再发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
用于出现脑水肿者,可减轻脑水肿。
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预后
治愈情况
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大多数预后良好。
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可导致不可逆脑损伤,甚至死亡。
预后因素
以下因素可影响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预后:
低血糖持续时间。
年龄。
基础疾病。
危害性
昏迷持续时间过长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可逆脑损伤、死亡等。即使抢救成功,仍可能出现后遗症。
新生儿低血糖未能及时纠正可能出现广泛脑损害,导致智力发育不全等;成年患者可有遗忘、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后遗症。
日常
日常管理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管理。
常规监测血糖。
遵医嘱使用或调整降糖方案。
戒酒。
注射胰岛素后必须进餐。
减肥者应选择运动减肥方式,不可过度节食。
病情监测
定期内分泌科门诊复诊。
监测患者神志、认知功能、行为、记忆、情绪等。
糖尿病患者应按内分泌科医生要求监测血糖。
随诊复查
遵医嘱到医院复查。
复查时可能需要血糖、胰岛素、C肽等检查。
预防
随身备糖块、饼干等,当出现心悸、出汗、手抖等症状时,可尽快服用,并尽早就医。
避免空腹剧烈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不要擅自根据症状或血糖水平调整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