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节
概述
概述
前列腺结节是指临床直肠指诊时发现的前列腺结节,质地硬,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肿瘤科
常见疾病
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生殖系统结核、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等。
检查
体格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致病菌培养、B超、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原因
常见原因
(1)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核、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等。(2)肿瘤: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等。(3)其他: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结石等。
前列腺结节抗原偏高是怎么回事
前列腺结节可能是良性前列腺增生,也可能是前列腺癌导致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等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均会升高,但具体数值表现不同。
1.前列腺增生: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一般不超过4ng/ml。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的比例低、数值小,其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占比例高,升高程度往往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
2.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患者中通常前列腺特异抗原超过4ng/ml。随着疾病的进展,前列腺特异抗原往往呈直线上升。
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患者需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接受治疗。
前列腺结节为什么不能直接切除
前列腺结节不能直接切除主要是因为需要先明确结节的性质。
前列腺结节包括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如果比较小,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果是恶性结节,往往需要及早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进行放化疗等。
而单纯靠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结节的良恶性,更不能直接采取手术切除,需要先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是恶性结节后进行手术切除。
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建议及时就诊,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治疗。
检查
体格检查
直肠指诊,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是否存在压痛及范围、程度等。
实验室检查
1.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提示前列腺癌。2.尿常规可排除尿路感染等其他疾病,是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3.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提示前列腺存在炎症。4.致病菌培养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对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结核菌素试验、结明三项检查结明三项检查是:结明实验(MycoDot)、ICT-TB卡与TB快速卡。有助于生殖系统结核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1.B超可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及结构,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脱(胱)的程度。2.CT/MRI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有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定肿瘤(结节)的性质。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前列腺结节及伴发症状,结合相关检查等诊断。
鉴别诊断
1.慢性前列腺炎
主要表现在以前列腺为中心辐射周围组织的疼痛,常见阴囊、睾丸、小腹、会阴、腰骶、股内侧等部位的疼痛、坠胀或不适感;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余沥,或晨起、尿末或大便时,自尿道溢出白色的分泌物;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甚或出现阳痿、早泄、遗精等。
2.良性前列腺增生
储尿期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主要症状为排尿踟躇、排尿困难、排尿间断等;排尿后症状包括尿不尽、尿后滴沥等。可伴有血尿、肾功能损害等。
3.前列腺癌
逐渐增大的前列腺腺体压迫尿道可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线细、射程短、尿流缓慢、尿流中断、尿后滴沥、排尿不尽、排尿费力,此外,还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甚至尿失禁。肿瘤压迫直肠可引起大便困难或肠梗阻,也可压迫输精管引起射精缺乏,压迫神经引起会阴部疼痛,并可向坐骨神经放射。
4.生殖系统结核
可出现尿频、尿急及尿痛,会阴部及阴囊部位的不适,常伴有盗汗、乏力、午后低热、消瘦、贫血等症状。
就医
治疗原则
针对引起前列腺结节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