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球孢子菌病
概述
副球孢子菌病是由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可涉及多个脏器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上气道消化道黏膜、皮肤、肾上腺等。本病在中南美洲散流行,以20~50岁男性常见,尤其多见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巴西的咖啡工人。副球孢子菌病与其他真菌病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等不同,通常与免疫抑制性疾病相关性不大,但也有HIV感染者、肿瘤患者及极少数器官移植者患病病例报道。巴西副球孢子菌推测是以真菌形式存在于泥土中,人体通过吸入孢子而感染。孢子在肺内37℃时转变成侵袭型酵母菌,可经血流及淋巴向其他部位播散。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例发展成播散性感染。
病因
副球孢子菌病是由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可涉及多个脏器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上气道消化道黏膜、皮肤、肾上腺等。本病在中南美洲散流行,以20~50岁男性常见,尤其多见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巴西的咖啡工人。副球孢子菌病与其他真菌病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等不同,通常与免疫抑制性疾病相关性不大,但也有HIV感染者、肿瘤患者及极少数器官移植者患病病例报道。巴西副球孢子菌推测是以真菌形式存在于泥土中,人体通过吸入孢子而感染。孢子在肺内37℃时转变成侵袭型酵母菌,可经血流及淋巴向其他部位播散。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例发展成播散性感染。
症状
1.慢性肺副球孢子菌病
肺是最常见的感染初发部位,但大部分正常人肺感染后不产生任何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发展成慢性肺部感染或急性播散性感染。慢性肺副球孢子菌病多数起病隐匿,症状有发热、盗汗、不适、咳痰、消瘦和咯血等。
2.皮肤黏膜副球孢子菌病
口腔和鼻黏膜是最常见的累及部位,包括齿龈、舌、唇和腭部出现疼痛性溃疡,可影响进食。腭和鼻中隔可因溃疡而穿孔,喉部可因溃疡和瘢痕形成而嘶哑。皮肤累及多见于口周和鼻周。开始为丘疹和结节,数周或数月后形成边缘隆起的斑块,表面可呈疣状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尤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可破溃形成瘘管并排出脓液。
3.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
病原菌经血液循环和淋巴播散可导致全身广泛的感染,包括大肠和小肠的结节溃疡性损害。肝、脾、肾上腺受累或出现骨髓炎、关节炎、脑膜炎和脑内灶性损害等。
实验室检查
1.真菌检查
(1)脓液、痰、皮肤黏膜损害刮取物、淋巴结抽吸物等加10%KOH,镜下可见单芽或多芽孢子。以子细胞与母细胞大小相差悬殊、母细胞呈球形、多个子细胞附于其上呈水手轮状为典型表现,具诊断意义。
(2)培养,培养呈双相型,25℃时见白色羊毛状菌落;37℃血琼脂为酵母样菌落。外抗原试验可快速鉴定。
2.血清学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绝大多数患者呈阳性,注意与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有交叉反应。免疫扩散试验绝大多数患者为阳性,偶与组织胞浆菌病有交叉反应。
3.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主要为化脓性肉芽肿,有多核白细胞浸润,水手轮状或称为“舵轮”状是副孢子球菌的特征性表现。
诊断
1.副孢子球菌病为地方真菌病,患者常有流行区的居留史。
2.肺部感染者,伴有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和淋巴结肿大,或多系统受累时需考虑本病的可能。
3.皮肤副球孢子菌病的诊断比较容易,主要是找到病原菌。
虽然在标本中发现形成特征性多芽体的大型(常>15μm)酵母菌可提供强有力的拟诊依据,但需经真菌培养才能确诊。
治疗
伊曲康唑氟康唑均可选用。建议使用伊曲康唑6~12个月。必要时可用两性霉素B
预防
副球孢子菌病因皮肤接触或者经呼吸道吸入副球孢子菌而致,故预防的措施应针对病因进行。凡进入流行疫区者应避免接触发霉的物品并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此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对本病的防治也很重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