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
概述
肝囊肿是指发生于肝脏的囊性疾病
一般无明显症状,囊肿过大时可能出现腹痛和腹胀等,部分可触及腹部包块
主要为先天性因素,也有部分与肝内炎症、创伤、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大多数不需要特殊处理和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肝囊肿是什么?
定义
肝囊肿指发生于肝脏的囊性疾病,多为良性病变。
囊肿可孤立单发,局限累及一叶或弥漫性累及全肝;也可为多发,囊肿大小不等,其中可能含有液体或固体细胞。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目前多数学者将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分为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性肝囊肿。
先天性肝囊肿属真性囊肿,可同时发生卵巢、肾、胰、脾和肺等内脏囊肿,一般可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多囊肝病
后天性肝囊肿属假性囊肿,根据囊肿性质不同,又可分为肿瘤性肝囊肿、创伤性肝囊肿、炎症性肝囊肿。
寄生虫性肝囊肿
寄生虫性肝囊肿又称为肝包虫病,可细分为肝囊型和肝泡型。
根据囊肿数量分类
单纯性肝囊肿:又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
多囊性肝病:又称为多囊肝病。
发病情况
临床上以先天性肝囊肿最为常见。据报道,先天性肝囊肿患病率为2.5%~18%。
多囊肝病较少见,国外尸检报道为0.05%~0.13%;83%~94%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者出现多囊肝病,并且大多数在35岁以后出现症状。
寄生虫性肝囊肿(主要为肝棘球蚴病),是人畜共患病。我国多见于西北畜牧业发达地区。
肝囊肿有什么危害?
囊肿较大局部出现压迫症状时可出现进食后饱胀感、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囊肿破裂、腹水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囊肿破裂、出血:体积较大的肝囊肿有可能发生破裂和出血,患者可突发出现腹痛、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
腹水、肝功能衰竭多囊肝晚期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可出现腹水、肝功能衰竭。
肝囊肿需要治疗吗?
大部分肝囊肿生长缓慢,囊肿较小,如无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检查即可。
但是如果囊肿较大,局部出现压迫症状时,可通过手术或穿刺方式治疗,通常预后较好。严重多囊性肝病引起肝功能衰竭时需遵医嘱进行肝移植等治疗。
肝囊肿吃什么中药能消除?
肝囊肿能否消除需结合临床具体情况,但中药能改善胸胁胀痛、肝区不适的症状。
肝囊肿是归属中医胁痛范畴,多为湿热之邪、情志所伤。用药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健脾利湿、止痛为主,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川楝子降香郁金延胡索太子参等。
中药在肝囊肿的治疗中能够缓解不适,控制病情发展,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病因
致病原因
先天性因素
胚胎期发育异常
多导致单纯性肝囊肿的发生,具体尚不十分明确,有以下两种观点。
胚胎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障碍,或肝内迷走胆管形成,最终扩张为囊肿。
胚胎期肝内感染引起胆管炎,致肝内小胆管闭锁,远端扩张或肝内胆管变性,局部堵塞形成囊肿。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引起胚胎时期肝内胆管发育异常,主要造成遗传性多囊肝病
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密切相关。
肝胆管炎症或结石
肝内胆管炎症。
胆管结石梗阻。
肿瘤
包括畸胎瘤、囊腺瘤、肝囊腺瘤肝囊腺癌等,比较少见。
创伤
开放性损伤:如意外或手术使尖锐物体刺伤或划伤肝脏,导致肝损伤
闭合性损伤:如身体受到挤压或撞击导致肝损伤。
寄生虫感染
多因接触或误食棘球蚴绦虫卵所致。
细粒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引发细粒棘球蚴病
泡状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引发泡型棘球蚴病。
发病机制
胚胎期发育异常
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通常被认为起源于胆管树,由于单纯性肝囊肿并非遗传性疾病,一般不存在基因组胚系突变。
也有研究认为,胆管细胞发生体细胞突变可能是单纯性肝囊肿发生的重要机制。
基因突变
涉及PKD1和PKD2、SEC63和PRCKSH两组基因。
PKD1和PKD2决定了多囊肾病合并多囊肝病的发生。
SEC63和PRCKSH决定孤立性多囊肝病的发生。
胆管炎症
胆管炎症、水肿和结石导致胆汁分泌增加,进而胆汁滞留使胆管囊状扩张,形成囊肿。
肿瘤
多为肿瘤细胞侵及胆管引发潴留性囊肿。
肝囊腺瘤和肝囊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研究认为主要起源于胆管树。
创伤
肝脏外伤可造成血肿、胆汁潴留或组织坏死,进而形成囊腔。
寄生虫感染
在接触或误食含有棘球蚴绦虫卵的食物或水后,六钩蚴在上消化道内释放并附着、刺入肠壁,进入肝门静脉系统。
绦虫寄居于肝脏内,可生长繁殖,进而在肝脏内形成缓慢增长的囊肿。
高危因素
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
肝胆受过创伤。
做过肝胆手术。
肝部有寄生虫。
患有肝炎或携带乙型肝炎病毒。
患有多囊肾病或家族中有人患多囊肾病。
症状
主要症状
肝囊肿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多在影像学检查或其他腹部手术时发现。寄生虫性肝囊肿多有全身症状,感染或穿破周围组织时可有相应症状;非寄生虫性肝囊肿体积大时可能出现压迫症状。
食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右上腹不适,可有隐痛。
右上腹可触及包块,随呼吸上下移动。
寄生虫性肝囊肿还可出现血痰、瘙痒等症状。
并发症
肝囊肿合并感染
发热,肝囊肿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
疼痛,主要为上腹部,向右后肩背部放射。
囊肿出血或扭转
上腹部急性、剧烈的疼痛。
胆管压迫或胆管炎
黄疸,较为少见。
上腹部不适或胀痛,或呈绞痛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加剧。
静脉血栓
多为压迫下腔静脉所致,极为罕见。
症状取决于阻塞部位、程度和侧支循环的状态,轻度阻塞可无明显症状。
阻塞严重可表现为下肢肿胀(运动后加剧)、胸腹壁静脉曲张、肾静脉高压(腰痛、肾脏肿大),下腔静脉、门静脉高压(肝脾大、腹水、呕血、黑粪)等。
囊型棘球蚴病
主要见于寄生虫性肝囊肿。
并发细菌感染:症状酷似肝脓肿,可出现高热、右上腹疼痛等。
囊肿破裂
囊肿破裂入胆道,可出现轻重不等的胆绞痛(右上腹剧烈疼痛)、黄疸(皮肤变黄)和荨麻疹(皮肤瘙痒、出现风团);重者可发生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表现为剧烈的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甚至休克(发绀、气促、心悸、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晕厥等)。
囊肿破入腹腔,可出现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腹膜吸收囊液可引起荨麻疹、休克等。
囊肿还可破入胸腔、肾、结肠或肾盂等而引起各种症状。
囊肿破裂可导致种植扩散,引起继发性棘球蚴病
多房型或泡型棘球蚴病
以直接浸润破坏肝为主,症状出现较晚。
主要表现为肝进行性肿大,通常可于肋缘下触及质硬、结节不平的肝表面。
晚期肝脏病变加重可伴肝功能损害甚至肝硬化,出现黄疸、腹水、门脉高压或继发性肺、脑转移。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326
肝囊肿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普外科
常规体检腹部彩超提示肝囊肿,或出现腹胀、腹部隐痛、腹部包块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做什么检查发现的肝囊肿?
有没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什么时间出现的?
做过哪些检查、治疗?
病史清单
腹部有没有受过外伤?
有没有得过寄生虫病?是否有牧区生活史?
有没有病毒性肝炎肺部感染等疾病?
家里有人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腹部超声、CT、MRI
血常规
肝功能
免疫学检查
病理检查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326
肝囊肿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肝囊肿病史。
多囊肾病或家族中有人患多囊肾病。
有肝胆创伤史或手术史。
居住在牧区,有羊、牛等动物接触史。
有肝炎病史或携带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表现
症状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囊肿过大时可能出现腹痛和腹胀等表现,部分可触及腹腔内包块。
体格检查
主要为腹部查体,包括包块的大小、数量、位置,肝脏是否肿大,腹部疼痛情况等。
对于较大的肝囊肿,查体可触及右上腹肿块,表面光滑、质韧,肿块随呼吸上下移动。
无明显压痛,合并感染时可伴有触痛。
观察皮肤是否出现黄疸
影像学检查
肝囊肿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目的: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是否有病理改变。
意义: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示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菲薄,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其后回声增强。
注意事项
检查前8小时需要禁食、禁水。
检查时需要脱去厚重的外套,只留衬衣、打底衫、毛衣等贴身衣物。
检查时遵医嘱躺好,不要随便乱动。
检查后可以正常饮食和活动,如果有腹部频繁的隐痛,最好多休息,少活动。
CT检查
目的: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是否有病理改变。
意义
一般可见囊肿呈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如果出现囊内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可见厚壁和囊内密度增高。
寄生虫性肝囊肿CT密度不均,可见囊壁及囊内较厚间隔,多有钙化,呈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状。
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要禁食6小时。
检查前除去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
对比剂过敏者忌行增强CT检查。
MRI检查
目的: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是否有病理改变。
意义:对该病诊断有较高价值,特别是其他检查不能完全确定囊性占位时。
表现为肝内圆形或卵圆形占位,边界清晰。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于鉴别肝囊肿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有神经刺激器、金属牙、起搏器、人工金属瓣膜、眼球异物,以及早期妊娠者,需提前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X线检查
目的: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是否有病理改变。
意义:囊肿巨大时可见膈肌升高,胃受压移位。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应慎行X线检查。
检查前摘去胸前的金属物品,如颈部的项链、带金属托的内衣。
放射性核素显像
目的: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功能、代谢等情况。
方法:借助放射性核素198Au、131I等进行肝脏扫描。
意义:有助于判断肝内是否存在有占位病变,对鉴别囊肿是肝内或肝外有帮助。表现为边缘整齐的圆形或大片状放射形缺损或稀疏。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如孕妇,应慎行。
检查前,禁食6小时以上,可饮水,但不能含糖类等物质。
检查前,避免高强度运动。
检查时,需摘除金属性物品,如项链、耳环、活动性假牙、金属纽扣等。
其他
如肾分泌造影、肾动脉造影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目的:检查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
意义: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注意事项:检查前无需空腹。
肝功能检查
目的:了解肝脏代谢功能情况。
意义:囊肿巨大或多囊肝压迫胆道或合并感染引发炎症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
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空腹。
免疫学检查
目的:检查血清中是否有相应的抗体。
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IHA) 、免疫印迹技术 (WB)和棘球蚴皮内试验(卡索尼试验,Casoni test)等。
意义:用于辅助诊断肝棘球蚴病和囊性肿瘤
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病理检查
目的:了解病灶的病理改变。
意义
肝棘球蚴病:可明确诊断,在手术活检材料、切除的病灶或排出物中发现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
囊性肿瘤:可明确诊断,并确定分型。
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其他
腹腔镜检查:可直视下观察病变,并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及穿刺抽液。属于创伤性检查,适用于疑难杂症病例。
基因检测:怀疑多囊肝病但缺乏家族史的情况下,可行基因检测与多发性单纯性肝囊肿相鉴别。
鉴别诊断
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压迫症状,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肝实性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可有腹痛、腹部包块。
不同点:CT平扫肿瘤大多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分化较好的肝癌可为等密度,边缘不规则或呈分叶状;病理检查可鉴别。
肝脓肿
相似点:均可出现高热、腹痛等。
不同点:肝脓肿表现为液性占位,特点如下。
多有感染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
CT检查脓肿周边可见水肿带,增强扫描可见脓肿壁明显强化。
B超引导下诊断性穿刺抽取出臭味脓液可确诊细菌性脓肿;巧克力样脓液可确诊阿米巴肝脓肿
肝血管瘤
相似点:女性多见,一般无症状或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压迫症状。
不同点:肝血管瘤超声可见瘤体内有血液流入,增强CT可见渐进性强化。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相似点:均可出现黄疸、伴腹部疼痛或触及腹部肿块。
不同点:肝内胆管扩张症引发的囊肿与胆道相通,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或99mTc核素扫描可鉴别。
治疗
肝囊肿较小、无症状时,一般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对于有症状的肝囊肿,主要依靠手术治疗等。
手术治疗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囊肿较大引发症状者,可根据具体条件用以下手术方法。
肝囊肿开窗术
有开腹和腹腔镜入路两种方法。
适应证
对于有明显症状的单发肝囊肿,排除寄生虫性、肿瘤性囊肿及肝内胆管扩张症后,首选此法治疗。
多发性肝囊肿和无并发症的孤立性肝囊肿的减压引流,一般效果较好。
禁忌证
交通性肝囊肿,如合并胆汁瘘。
肝囊肿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者。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已广泛用于肝囊肿的治疗,手术简单,创伤性小(微创),恢复快。
对于位置较深、体积巨大、解剖位置复杂的肝囊肿,慎用腹腔镜手术。
常见并发症为胆瘘、出血、囊肿复发以及严重腹水。
经皮穿刺减压术
治疗巨大的先天性囊肿时,此法可用于术前准备,以免切开后突然减压引发严重生理紊乱。
单纯穿刺抽液减压只能作为暂时缓解压迫症状的措施,有较高的复发率;对于较大囊肿,以引流为宜,使囊肿逐渐缩小。
根治性切除术
剖腹囊肿切除术肝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现已极少。根治性切除对身体损伤较大,应慎重选择。
有蒂的肝囊肿,合并囊内出血、慢性感染者,应采取肝囊肿切除术。
多发性肝囊肿开窗术效果不佳者可行病变肝段或肝叶切除术。
囊肿位置较深者,可行规则肝切除术。
怀疑囊肿恶变,不除外肝囊腺癌者,可连同囊肿周围正常肝组织行肝部分切除术或规则性肝切除术。
囊肿内引流术
适用于合并胆瘘、囊壁较厚的单纯性肝囊肿
将肝囊肿与小肠行吻合,实现囊液的内引流。
一般多行Roux-en-Y术,并吻合预防术后囊肿反流性感染。
肝动脉栓塞术
通过选择性的肝动脉栓塞可特异性地栓塞囊肿血供,使囊肿缩小闭塞,从而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程。
适用于对于多囊肝病的囊肿相对集中于肝段或者肝叶者。
肝移植
适用于病变广泛的多发全肝囊肿,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腹水、黄疸和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者。
寄生虫性肝囊肿
肝囊型棘球蚴病
外囊完整剥除术
适应证:除棘球蚴囊肿巨大、操作空间窄小,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而不能充分显露,或囊肿与周围肝组织间难以找到“潜在间隙”,棘球蚴囊壁过菲薄易破裂者外,其他均适合,并且首选外囊完整剥除术。
缺点:术者技术和器械要求较高。而且,如强行剥除靠近肝门及重要脉管的棘球蚴外囊,很可能损伤主要胆管或血管,导致严重并发症。
肝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多发棘球蚴囊肿局限在一个肝段或肝叶内;复发的厚壁棘球蚴囊合并囊内感染或血性肉芽肿;外囊残腔内胆汁漏长期带管或反复清创不愈。
缺点:外囊残腔存在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外囊次全切除术
适应证:多次手术、病灶巨大而操作空间狭小;病灶与周围粘连紧密而难以剥除;囊壁较薄易破裂的单囊型、间隙难以找到的钙化型囊型棘球蚴病,尤其当棘球蚴囊肿紧贴肝门主要血管、胆管分离困难。
优点:明显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改良式肝囊型棘球蚴病内囊摘除术
适应证:全身情况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所有类型肝囊型棘球蚴病。
缺点:易发生胆瘘及残腔感染等难治性并发症,存在术后肝囊型棘球蚴病复发或播散种植的风险。
经皮细针穿刺引囊液术
适应证:不能耐受开腹手术;客观上既往手术已造成肝表面与腹壁粘连,或者尚不能确诊棘球蚴复发或是残腔的单囊型疑似者。
优点:创伤小、操作简便,具有诊断意义的介入治疗方法,在尚不具备手术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予以推荐。
腹腔镜肝囊型棘球蚴病摘除术
适应证:位于肝Ⅲ、Ⅳ、V、Ⅵ段的单发肝囊型棘球蚴病;外囊壁厚度>3毫米;靠近肝脏边缘、局限在一个肝段或肝叶内多发性肝囊型棘球蚴病囊肿;心、肺功能好,能耐受腹腔镜手术。
优点: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肝移植:肝囊型棘球蚴病病灶压迫第二肝门,导致肝脏严重淤血,传统治疗无法有效改善肝功能、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腹腔积液,或者自体移植后存在肝衰竭风险时,实施异体肝移植。
肝泡型棘球蚴病
根治性切除术是首选方法。
还可选择姑息性手术、局部消融治疗、肝移植、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
术后护理
术后活动
就诊者术后由于伤口疼痛或内心恐惧常不敢活动,术后当天应鼓励其进行床上翻身,并协助其床上被动肢体活动。
可适当多活动,一方面可促进排气,另一方面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之后可循序渐进:床旁坐起、床旁活动、下地活动。
活动要注意身体安全。
术后饮食
术后应遵医嘱开始进食,从无脂肪流质饮食(如藕粉、米汤、蒸蛋羹等)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质饮食(如南豆腐、碎菜粥、蒸鱼泥、脱脂酸奶等),蔬果应切碎烹饪或榨汁食用。
其他
伤口如出现红肿、有硬结、疼痛或发热症状时可能为伤口感染,需及时就诊。
定期复查。
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原理:通过向囊腔内注入血管硬化剂(常用无水乙醇)破坏囊肿的内皮,抽液注药后,囊腔可逐渐缩小,能收到较好的近期效果。
方法:包括囊内注入酒精留置法、穿刺置管酒精冲洗法。
适应证
主要针对直径>5 厘米的单发或多发囊肿。
多囊肝如存在一个或几个较大囊肿并导致压迫症状者。
位置较深、手术开窗或暴露困难的囊肿。
无法耐受手术者。
禁忌证
酒精过敏者。
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者。
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不能排除动脉瘤血管瘤的囊性病变者。
囊肿与胆道、肾盂、胰管相通者。
注意事项
有时可以出现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具体是否选择本治疗方法需遵医嘱。
对于多囊肝病,单次穿刺硬化治疗效果有限,易复发,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穿刺硬化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治疗的所有药物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使用,切勿擅自使用。
单纯性囊肿
此类囊肿无药物治疗。
多囊肝病
此类囊肿很少采用药物作为常规治疗,据报道可使用的药物如下。
生长抑素类似物
可抑制囊肿体积增大。
常用药物:奥曲肽、帕瑞肽、兰瑞肽等。
熊去氧胆酸(UDCA)
UDCA为内源性亲水胆汁酸,口服可促进胆汁淤积,进而降低肝脏中的胆汁浓度,还可抑制胆管增生。
mTOR抑制剂
作用:通过作用于IL-2R下游的信号传导系统,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和S期,从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常用药物:西罗莫司(又名雷帕霉素)和依维莫司等。
肝棘球蚴病
药物治疗是手术治疗必不可少的的辅助手段。不进行手术治疗单纯药物治疗,通常难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常用药物为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阿苯达唑片是公认有效的首选药物,长期应用可抑制病灶发展,但可能延长病程。
应按医嘱规范、合理使用;及时随访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中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肝囊肿发展缓慢,囊肿较小、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复诊即可。
单发性肝囊肿经手术治疗可以痊愈。
多囊肝经治疗后可缓解症状,对肝功能的恢复及全身状况的改善皆有帮助。
危害性
部分肝囊肿可引发黄疸、腹水、囊肿破裂和囊内出血等并发症。
合并多囊肾者,可因肝、肾衰竭而死亡。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三餐规律、少食多餐,严禁暴饮暴食,八分饱即可,维持适宜体重。
不吃高盐高脂食物,如肥肉、油炸、烧烤腌制食物等。
优先选择低脂食物,如可多摄入低脂牛奶或酸奶(一天1~2杯)、豆类、鸡蛋清(全蛋每周不超过3个)、去皮鸡肉或鱼虾类(一天一个扑克盒大小),每周食用一次动物肝脏(生重约2两)。
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和豆油等。
主食不要局限于精白米面,交替变化吃各类粗粮、杂豆、薯类。
少吃高糖食物,如白砂糖、糖果、甜饮料、糕点、浓缩果汁、果酱、蜂蜜等。
多吃蔬菜(每日约500克),尤其是绿叶蔬菜;每天吃约1个拳头大小的水果。
戒酒,防止酒精进一步损伤肝脏。
严禁摄入霉变食物、不合格饮水等。
运动管理
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时间不要过长,不感到疲劳即可。
作息管理
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或过累,加重肝脏损伤。
保持规律作息。
其他
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药物代谢多需要经过肝脏,因此切勿自行服用其他药物,或者改变用药剂量。
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体检: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年1次为宜,如有慢性病者可遵医嘱检查相关指标。
病情监测
肝囊肿虽然一般发展较慢,但日常中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腹痛、腹胀等表现时,应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肝囊肿较小时,可无症状,一般无需治疗,但需遵医嘱定期随诊复查,关注囊肿变化。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餐前便后洗手。
避免饮用卫生情况不明的水。
不吃卫生情况不明或未完全烹饪熟的食物。对一些可能自身易携带病原体的食物,如猪肉、猪内脏、鹿肉、贝类等,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保护肝区,避免受到外力碰撞。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